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通感”     
“通感”(Sytiaesthesia)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术语,但又常作为一种不大为人注意的修辞手段出现在诗、中。探讨通感的概念及其在学上的运用,以及作为修辞格的“通感”与“移就”的异同,有助于对古今中外学作品的欣赏。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中学语文教材里的精美散文,其文词之典雅、用语之丰采、造句之奇特,令人心旷神怡。特别是文章中两处运用通感手法写出的美妙句子造成的奇妙感受,更让人回味无穷。对这种手法的理解和分析,就成为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可惜的是,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人教版必修本却有意淡化“通感”的提法。在课后练习第二题中将运用通感手法的句子说成是比喻句,又说“用诉诸听觉的音乐来比香味,来比光与影的组合,明与暗的变化”,根本未提及通感,不知编者何意。但是,在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  相似文献   

3.
《中国修辞学》(天津南开英华书局1926年),其书以“移觉”指称“通感叶旨出:将甲种感官的作用,移道乙感官上,使文词别生一种美丽。如《史记》:“此与以耳食无异。”《唐书》:“道路目语。”《史记》:“十九人相与目笑。”  相似文献   

4.
对高中语文课文文体分类的一点异议——兼谈记叙文的定义问题东北师大附中沈艳春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中现代文部分的编排体系是以文体为序组合成若干单元,各单元标明文体,突出教学重点。文体分为两大类八种:一般文章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文学作品分为诗...  相似文献   

5.
关于细节描写的重要性,著名作家贾平凹曾说:“找出两三个典型的细节,再加上开头结尾,一篇小说就出来了。”初中课文里有不少“瞪眼”细节,我们不妨品味几例。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课文中,篇幅短小而内容精干的文章很多,因此也衍生出了针对长文和短文的不同教法——即长文短教和短文长教。本文就针对其中的短文长教,结合具体课例,谈一谈短文长教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7.
西方十八世纪的神秘主义者圣·马丁曾说自己“听见发声的花朵,看见发光的音调。”①读者可能会说这是宗教信徒的瞎说。但纵观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却发现不少杰出的作家艺术家亦能“耳中见色,眼里闻声”。②例如: (1)多少年啊!你唱着世道的不平, 唱着国破家亡,天灾人祸。 从劝年一直唱到头发斑白, 歌声里滴着眼泪和鲜血! (闻捷《莲花山上的儿子》) 诗人在歌声中分明看到了“眼泪和鲜血”,这种听觉和视觉的沟通,不仅没有损害意义的表达,相反它帮助人们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步入高一,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既新鲜又陌生。在高一语文教材的第一课就会接触到一个新的修辞格——通感。  相似文献   

9.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异同的思维方式,只有将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以比较后,才能准确地鉴别事物、  相似文献   

10.
11.
低年级段文本内容,通俗易懂,有趣生动,尤其以故事类文章更甚,牢牢吸引着孩子好奇与天真的眼光,敲击着他们纯真心境的懵懂萌芽。故事类文章中的人物角色富有亲和力,是孩子喜闻乐见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通感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有着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从认知的角度来看,通感现象是不同感官之间的经验映射,是一种认知方式,它的认知机制与隐喻相同。  相似文献   

13.
一提到词语教学,教师大都唉声叹气:词语教学太枯燥了,学生不感兴趣,教师也教不出什么名堂,不像句段、篇章,可读可品,可诵可演。难道词语教学真的不能像其他教学内容一样精彩纷呈,常教常新?怎样才能将词语教学提到高效的层次呢?  相似文献   

14.
近日去听一教师上课,执教的是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文章表达的是东北人民对侵略者的愤怒,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文章本身感情充沛,全文激情澎湃,读之令人热血沸腾。执教者精神饱满,朗读声情并茂,情境创设自然,还收集了许多“九·一八”的资料辅助教学。但学生却似乎并不动情,上课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课后通过了解才知道,原来学生对作家的名字产生了怀疑。课文注释说这是一个东北作家,但学生却觉得这是一个“日本人”的名字。于是产生了诸如此类的疑问:“他怎么会有一个日本式的名字?他去过日本或移居日本才改成了‘日本人’的名字?既然…  相似文献   

15.
山水田园诗是古典诗歌的一类题材,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知识点之一。作为高考语文考查重点内容,其课堂教学内容往往过于强调鉴赏技巧,而忽视了诗歌本身。此类诗歌教学,教师应该尝试通过赏析,让学生爱上山水田园诗,感受到诗中的自然之宁静与和谐,从而生发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熏陶,并联系现实,牢固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最终实现德育渗透。同时,诗歌的魅力,不仅仅是会鉴赏、会考试,更重要的是把"诗和远方"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爱上诗歌,并能尝试去赋诗写歌,这才是如今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6.
“简约而不简单”是一句人们熟知的广告语。不过,这句话倒比较贴切地概括了略读课文教学设计的一般特点。透过左容、陈渝老师的两篇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看出,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都应简约,但不应也不能简单。  相似文献   

17.
把描写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教材内容称为“红色经典”,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当然,“红色经典”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对于它的内涵或者外延,我们还很难做出科学、公正的界定。本文所指的“红色经典”课文,泛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课文,以及描写伟人高贵品德的课文。  相似文献   

18.
提倡探究性学习,给学生一个自我发现,自我学习的天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享受到探索、发现、创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小议“通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就是人的诸种感觉的相互交通,也叫“移觉”或“感觉借移”。著名学者钱钟书曾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