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职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关键看是否具有就业竞争力。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四结合”即人才培养与就业核心力的提高相结合、创业教育与就业关键力的培养相结合、文化共生与就业软实力的增进相结合、党建创新与就业服务力的提升相结合,切实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职从诞生起就凸显了鲜明的就业特色,国家有明确的针对市场办学的政策,职业技术学院也多以“以就业为导向”为办学理念,但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实践中,应谨防三种倾向:即人才素质上谨防一次性倾向;学校定位上谨防应声虫倾向;教育实质上谨防急惊风倾向。高职与就业的联系也应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人才,面向就业市场,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出服务,与就业市场相结合,成为地方高新技术的孵化站和传统技术改造的服务站。服务就业,也创造就业;立足就业,又指导就业,这才是高职教育应有的立场。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数学教学应以“服务专业、注重应用、培养能力”为原则,优化教学内容,针对高职生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建立能力考核为主的评价体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地方性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努力研究与实践“地方性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体系建设研究”这一重点课题。一方面,实行“学研产训推”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建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院所合作新的办学模式;另一方面,实行“学研产训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技术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创造性地构建适合地方性高职院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业、产业、就业、创业四业相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发挥自身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不断为地方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对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具有长远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要以就业为导向,构筑“三基”结构。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及手段,积极推行“双证”制度,体现高职特色。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6.
旅游产业在“海西”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于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因此,高职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与市场接轨,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基本能力、职业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基本能力夯实就业基础,以职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以综合能力满足就业需求,加强实践性教学资源建设。构筑适应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办出高职特色。  相似文献   

7.
创业教育对高职学生就业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己任的高职教育明确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院校纷纷加大了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这种思潮下,转变思路,探讨创业教育对高职生就业的现实意义,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就业指导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其核心理念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取向是“就业与成才”,主要内容是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职业技能发展,高职教育就业指导要贯穿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学视野下分析“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探索高级技术人才市场供给与需求、校企合作资源配置方式与效益、高职增加投资与促进就业、职教链与产业链对接、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等,揭示高职教育与企业经济关系,加快培养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劳动力市场需求发生变化,高职院校人才供给难以匹配,高职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发生转变等问题的不断显现,导致用人单位“招聘难”和高职学生“就业难”并存,影响就业质量。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需要政府、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等多方协同努力。政府引导,不断开辟优质新岗位;高职院校调整就业工作模式,全面提升促进就业创业能力;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实现最佳人职匹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高职类建筑工程专业《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实践,阐述了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1]的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紧跟国家新标准、新规范,并结合市场实际需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动手能力强、适应岗位快、零距离就业”的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建设工程生产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大量不良供给和局部供给过剩并存的问题.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视角进行深层次剖析,传统人才就业模式存在一些病症.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着眼于人才就业模式的改革创新,采取“对症下药”的办法,尝试从供应链的全过程入手,秉承“从源头开始抓就业”的全程就业理念,主动探索研究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逐步构建起基于GPS导航“三维联动、四阶融合”的人才就业工作新模式,实现了招生与就业、课堂教学与实境锻炼、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学校就业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用于高职院校管理,有助于构建“无缝对接”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理想的高职教育供应链应体现办学主体多元、学历层次齐全,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就业渠道、生源渠道互通互连。实现这种“无缝对接”,需要政府参与调整供应链结构,高职院校实施拉动式人才供应链战略,并与外界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同时做好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是为企业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要想实现高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就要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对接,而对接的途径是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校企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路径,“订单式”培养有效实现了高职院校毕业生走向就业的“零过渡”。文章结合“联想专班”的实践经验,探索了我国目前高职教育如何与企业深层次合作,共同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6.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提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当前急需深入思考研究和着力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多维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产学”结合的“实践型”学科与课程体系;建立多途径、多形式,畅通无阻的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以就业为宗旨,以服务为导向”。为了培养更多的“实用型”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尤其重要。产学结合是建设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育坚持从“培养技术型人才”转向“培养技能型人才,重视就业发展能力”,从“学校核心、全日制主体”转向“校企合作、弹性学制”,从“重知识考试,重学科标准”转向“重就业能力、重社会评价”,从“书本学习是基础”转向“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习,就业成为促进学习的重要动力”。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极大地提高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一二三”培养模式.即确立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的一条教学主线,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与“仿真+全真”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两个教学体系.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产与学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可以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有后劲”的高职通信人才。  相似文献   

20.
大量的民营企业成为浙江高职学生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小企业解决大就业”成为浙江特有的一种现象。浙江民营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取向表明,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中心,建立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教学体系,探索“多证多能”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素质型、技能型、复合型与国际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