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3年12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就当时民众普遍关心的国事问题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被试者1007人,平均年龄26岁左右。这次民意调查取得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值得注意的问题有:1.“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为什么?”答俄国的497人,答美国的107人;俄国为中国之友的主要原因是“因其为社会主义国家,以不侵略为原则。”2.“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答者竟在列之世界人物中,以列宁票数为最多,几占全数之半。以国别论,俄国占9人,共263票;其美、德、法、英及印度虽有人,然合计不及俄国票数之多。”3.“现在…  相似文献   

2.
香港青年状况之研究(续一)○郭海燕(五)、香港青年对香港社会的看法在“您对97年之后香港的前途有什么看法?”这一题的198位选答者中,“有信心”的39人,占197%;“难以预测”的96人,占485%;“信心不足”的46人,占232%;没信心的1...  相似文献   

3.
香港青年状况之研究(续完)郭海燕(八)香港青年的人生价取向以及道德状况在“你赞成哪一种人生价值取向”一题的194位选答者之中,选择“为社会服务”的28人,占14.4%;选择“为个人幸福”的20人,占10.3%;选择“二者兼顾”的占了绝大多数,共145...  相似文献   

4.
上当题析(19)     
例1、图1中abcd是一绝热容器,原来左边盛有理想气体,右边为真空。现将隔板A突然抽走,最后气体充满整个容器,则气体的温度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上当”途径:气体的温度将下降。因为将隔板A突然抽走后,气体绝热膨胀,体积增大,对外做功,不能吸热,内能一定减小,故温度将下降。“上当”分析:由于热容器的右为真空,将隔板突然抽走后,气体向真空膨胀过程中不受阻碍(即不受外界阻力),气体对外  相似文献   

5.
疑问代词“何”一般代事,疑问代词“谁”一般代人,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并非尽然。在《鸿门宴》中,叙述樊哙闯帐后,项羽问道:“客何为者”,教参译作:“客人是干什么的?”不够准确,因为从张良的回答“沛公之参乘樊哙也”看出,答句答的是“什么人”,如果将“何为者”解释为“干什么的”,则张良的话答非所问。  相似文献   

6.
谁在思考?     
“老师先问?学生后答?”“老师先问?学生后答。”这答案不仅看似天经地义,实际上我们不也是这么做的吗?让我们回想一下:在我们的语课上,有多少次是我们站在高高的讲台上,以“高屋建瓴”之势向台下的“芸芸众生”发问;有多少次是我们端坐在写字台前“点灯熬油”,为课堂如何发问“犯愁”;有多少次是我们环顾教室,为“鸦雀无声”,无人回答而“灰心丧气”;有多少次……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的介词多是由动词虚化而来,“问“也不例外。“a问c曰b”句式是“问”字虚化的基础。在这一句式的频繁使用中,“问”字语义泛化,削弱了其动词性,使其“询问”义消失,因此不再指示时间信息,虚化为介词;整个“a问c曰b,句式由连动式变为状中式。“问”虚化为介词后,对“问”字句(含有介词“问”的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形成制约;只有三价的、内向的动词才可以进入“问”字句。与“问”相应的“答”字却没有语法化,那是因为“答”字预设了前有疑问信息出现。  相似文献   

8.
道德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道”和“德”二字在先秦古籍《论语》《老子》《孟子》等中就有表述。所谓“道者,路也”,后来引申为“规范、规矩”;所谓“德者,得也”,从“心”“直”,后被引申为内心“品质”“自我觉悟”。战国后期儒家代表人物苟子把“道”“德”二个字合起来使用:“故学至平礼衙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宋代理学家朱赢也有关于“道德”的注解:“无乎不在之谓道,自其所得之谓德,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人之所自得也。”  相似文献   

9.
首先我们必须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则。 (1)教学应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成了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所谓的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相似文献   

10.
新闻发言人答记问时的机智、幽默,常常令人们拍案叫绝,而教师答学生问,虽无需达到那样的境界,但它同样是一门艺术,我们经常看到教师答学生问时。有的人或一语中的,或循循善诱,令学生满意而归,甚至终生受益;而有的人或不切主题,或出语伤人,不悦的记忆令学生多少年后仍难以忘怀,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去深思、探讨、研究,本试说明数学教师答学生问中的“五宜”。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选入了苏轼的《赤壁赋》一文。在课堂教学中,“苏子答客”一段的议论(“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是难点,尤其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一句,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字丰富多彩,能使人所要表达之意更加征细。如看,远宕为跳,近者调视,此外有“瞟”、“瞄”、“睹”、“凛”等等。再如说,声大谓之吵.音小口之语;表示说的内容的,有一道”、“日一、“云”、“言”等,表示动作形状的,有“叫”。“嚷”、“呼”、“唤”等;对话则如“谈”、“旧”、“告”、“诉”、“问”、“答”等举不胜举。中国文字组成的词汇更是多姿多彩,妙趣汉生。其中不少是外国人怎么也弄不懂的。如有一位外国留学生,稍学些许中国文字,似懂非位对中国同学赞叹:“你们中国人真会劝告别人珍惜时间广中国同学不解,…  相似文献   

13.
缪燕 《云南教育》2005,(28):39-40
本设计力求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的教学模式,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及创新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相似文献   

14.
教师提问导答策略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印涛 《中国教师》2006,(11):42-43
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这在师问生答的过程中有更加明显体现。为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应在提问和导答过程中注意察言观色,便于随机应变。根据长期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学生在提问和导答过程中的表情大致有如下几种,教师应心中有数:1.含笑举手,眼眸炯炯者——“不成问题!”(胸有成竹者)2.小手高举,目光乞求者——“快叫我答!”(急不可耐者)3.笑的娴静,不求发言者——“这题我会!”(隔岸观火者)4.佯装走神,智求招呼者——“犯纪律,看你叫不叫?(”以假乱真者)5.手举又止,三心二意者——“答?没把握!”(…  相似文献   

15.
考试妙答录     
考生实乃世界第一聪明搞笑专家。君若不信,请看:语文试题:“清水出芙蓉”,下半句是什么?答一:碧血洗银枪。(这位老兄应该是个古龙小说迷)答二:乱世出英雄。(有气魄!)语文试题:“奇文共欣赏”,后半句是什么?答:好酒同品尝。(要么本身就爱喝两口,要么是广告看多了。)语文试题:“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什么?答:人不风流枉少年!(此乃“新鲜人类”的心里话。)语文试题:“不畏浮云遮望眼”,后一句是什么?答:飞来峰上有晴天。(若不知正确答案为“只缘身在最高层”,似乎此答案也还蛮像那么回事。有意思的是,经…  相似文献   

16.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相似文献   

17.
思琼同学,听了你的倾诉,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后生在路上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问老禅者:“什么叫团团转?”老禅者随口答道:“皆因绳未断。”后生听后很惊讶。他想,老禅者怎么能知道呢?原来,他在路上看到一头牛被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可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他以为老禅者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没想到老禅者竞答对了。老禅者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缠身而不能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相似文献   

18.
1.玻璃管倒立前为什么要在管中灌满水银? 答:给管灌满水银,才能使管中的空气无“占脚之地”而被全部排出管外.管子倒立在水银槽中后,管内水银柱上方才会形成真空(此处压强为零). 2.为什么要用大约1米长的玻璃管? 答:由于大气压大约能支持76厘米高的水  相似文献   

19.
“笞刑”考     
笞,音chi(痴)。“答者,击也,又训为耻,言人有小意,法须惩械,放加捶挞以耻之。心签刑是用竹板或细木棍击打犯人身体的一种刑罚,主要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犯人。它产生于先秦时期,汉代成为正式刑罚,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是中国刑法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刑罚。笞,源于《尚书·舜典》:“扑作教刑”。扑,是用和楚两种木棍制成的打人工具,因又名夏,所以,扑刑又称“夏楚”。据《正义》,扑刑乃“师儒教训之刑”。也就是说答刑最初并非刑罚,而是掌管教化的人用以惩戒受教者的一种方法。到了奴隶社会,随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出现,答…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作者之谜的破解,为“金学”热门话题之一。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是为化名。“兰陵”者,非为地名,亦非酒名,而为教坊职业的代称;“笑笑生”者,人笑笑人之义,亦为说唱职业的概括。所以,作者非为文人类,而为教坊说唱艺人。书中有其身影,即为李铭。李铭作是书,是为报复、洗白潘金莲主仆等人无端加于自己头上的冤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