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工社会角色需要多元价值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前,“技工短缺”的字眼就频现于国内各大媒体,然而时至今日,它依然是我国多数制造型企业最为头痛的问题。有人形象地称,如今是“大学扩招,技校关门”的时代。背后的无奈尽显无余,高校毕业生由于技能的欠缺而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一些企业减少了用人计划.就业成为不少职业技校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就业渠道是否通畅.直接影响到职业学校的招生顺利与否和发展的好坏。然而.在今年河南省的招聘市场上.我们发现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校毕业生仍然抢手.中职类技校毕业生摇身变成了主角.汽车维修、机电技术及应用、现代物流、土木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九十年代初 ,国家劳动部就提出了在技工学校中推行“双证书”制度的要求。此外 ,不少用工单位对技工学校毕业生提出应具有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这两个要求 ,从根本上说 ,都是劳动力市场对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提出来的。北京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从 1992年开始 ,就在主体专业中对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这样 ,学生在毕业时可以同时取得技校毕业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几年的实践 ,我们感到在技校毕业生中推行“双证书”制度 ,是技工学校主动适应劳动就业的有效措施。现在 ,培养中级及中级以上的技能…  相似文献   

4.
在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择业难、企业下岗职工上岗难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寻业难的今天 ,技校毕业生就业更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 ,作为技校家族一员的徐州煤炭高级技术学校 ,近几年紧紧围绕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大作文章 ,使得该校毕业生在市场上“热销” ,同时学校也闯出了一条面向市场求生存的新路子。一、把保证就业作为办学的立足点随着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徐州煤炭高级技术学校的隶属上级单位徐州矿务集团公司逐年缩减对学校的补助资金 ,学校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生死抉择。在此情况下 ,该校牢牢把握市场经济的脉膊 ,放眼外部市场 ,紧紧围绕保证…  相似文献   

5.
《职业技术》2006,(15):57-57
据黑龙江省劳动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高,呈现出毕业生选择企业的态势。2005年全省技工学校一次性就业率为95%,全年就业率高达96.5%。今年全省技校生就业率几乎达到100%,除省内企业消化了80%的技校毕业生外,在省外、国外就业的毕业生占总人数的20%。  相似文献   

6.
汪煜 《职业技术》2004,(6):28-2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了适应这一转变,我国的人事制度正在经历着一次"从身份到契约"的重大变革,使市场的需求成为人才培养、流动的决定性因素.体现在毕业生就业领域就是从国家包分配向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转变.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达成形形色色、内容各异的协议.其中,不符合法律规范性的约定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7.
今年我国高校在去年扩招的基础上继续扩招,必将导致近几年“普高热”的升温与技校生源的更趋紧张,生存问题将成为各技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技校如何摆脱当前的困境?笔者就此略谈浅见。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设置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要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各技校必须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 (一)各技校必须成立一个与社会、企业紧密联系的专职机构,广泛搜集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的最新信息,深入到各厂矿企业调查各企业的发展情况、结构调整情况、对人才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而技术学校的高级技工班却呈现招生、就业两旺的势头。很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又走进技校学习。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回炉"上技校正在由个体变为群体,成为一种现象、一股热潮。如何面对大学毕业生"回炉"现象?对于处在发展中的技校来说,这是一个不得不正视和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新途径——"毕业生回炉"制度构建做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9.
毕业生就业校园市场是高校就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但现有的毕业生就业研究对校园市场建设的理论探索关注较少。文中以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和相关理论为指导,以部分高校毕业生校园市场建设的实践总结为基础,以服务企业人才需求、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为目的,在科学认知毕业生校园市场的内涵、要素、功能、作用的基础上,尝试提出符合校园市场规律、操作性强的校园市场优化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一、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当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技工学校毕业生虽然凭着一技之长的优势成为就业市场新宠.但是由于受自身就业心理障碍和技校职业指导工作相对滞后的双重影响,不少毕业生在就业上仍然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中国职工教育》2014,(18):163-16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在相当程度上已是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不断满足人力需求日益旺盛的各类产业。本文以企业的用人需求与高职毕业生现实情况的差异为切入口,通过对企业的实证调查,得到企业对高职生的要求不仅是技术技能方面,更多地在于毕业生的职业综合素质的结论,并提出提高综合素质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企业服务,为了切实了解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需求情况及能力要求,我们对济宁市及周边城市的15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居于首位,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总体管理素质和能力基本肯定的,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高职毕业生首先要加强的技能是营销能力,其次是社交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也对高职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英语能力、财务能力等问题提出了要求。企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应该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技校毕业生的社区就业与职业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长期从事技工教育工作,深感毕业生就业压力之大。如果一部分技校生能够纳入社区就业,那么这对于促进技工教育发展,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加强社区两个文明建设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一、技校毕业生社区内就业的可行性技校毕业生社区就业的可行性有以下几点:第一,社会就业空间的可行性。社区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社区居民需求,积极开展社区的福利和公益服务、卫生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法律服务、家政、物业管理和职业指导的服务。社区内有些技术岗位,一般劳动者难以适应,这就给技校毕业生留下了择业空间。随着社区现代化建设的主…  相似文献   

14.
学生就业前考察创业,就业时护送上岗,就业后跟踪服务,是环球技校毕业生安置工作的"三部曲",多年来,这"三部曲"演奏得有声有色,给学校带来了信誉.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亟待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本科生、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毕业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仅去年就有1500多万本科学生待业.相对的,中专、技校毕业生反而容易找到工作,于是就出现了部分本科毕业生去中专"再深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从"技校毕业生"到"全能型普通机床操作工人" 1960年,我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1977年我以270分的成绩考进了上海液压泵厂技工学校. 在技校半工半读念了几年书,1980年12月,我从技校毕业,被分配进了上海液压泵厂,成为了一名初级技术工人.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三资"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要求,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口语教学难以满足"三资"企业实际用人需求的原因,从校内显性与隐性教学、课内外教学链接、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了优化高职"双语"毕业生培养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与普通本科毕业生有所区别,应具有特殊的素质要求。企业对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的评判和就业需求情况对于研究和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特殊素质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这就要求高职高专教育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特有的素质。  相似文献   

19.
背景:每年7、8月份,职校总要面临激烈的招生竞争,本刊上期关注了职校与技校之间的招生大战。本期再次关注职校招生中的另一现象——“零拒绝”招生。一面是大学毕业生工作难求,毕业即失业现象并不鲜见,高校毕业生回炉技校职高的消息也时有耳闻;另一面却是职场上高级技工炙手可热,良将难求,不少技工岗位的薪资甚至已经远超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20.
大学毕业生日渐增多,就业形式严峻,为企业培养"信得过、用得上、留的住"的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经济发展与社会竞争是影响企业对员工素质要求变更的决定因素。本次调研就是以问卷的形式对企业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目的是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和校企合作提供依据,为毕业生就业增加砝码,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