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及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阶段:选择课题、确定课题、设计方案、研究课题、结题答辩、评价反思。详细分析了各阶段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并对各阶段中教师的角色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进行了具体阐述。希望能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以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成为当前学校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分析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区别与联系,提出研究性学习与化学学科“整合”的基本思路,就实践中如何实现“整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学习,严格说有范畴区别。但在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二者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又殊途同归。我国中小学研究型课程尚少,但各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丰富多彩。本文试就信息技术与两种学习方式的整合提出研究型学习模式,供教学实践与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5.
《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整合的两种主要方式:实验探究式与问题探究式,以及整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如火如荼地变革着。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是每一位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工作,对“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课题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不应该为“研究性学习课程”所独有,它应该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研究性学习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阐述信息技术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实践来指导如何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进而指出信息技术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整合研究》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经过大胆探索总结出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工作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形成了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五段”工作机制和“六环”教学模式,初步实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了学生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发展空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改革指导下,任何一门学科都为我们设置了有待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发的大块空白,将教育指向自觉地延伸到生活的广阔空间,为引导学生从有限的教科书走向无限的知识海洋铺设了轨道。本文通过分析高中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的现状,提出了以研究性学习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以及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效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