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惠 《学语文》2004,(6):15-16
《春》是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许多选本都将其选入 ,多年来也一直是初中语文课本必选的散文示范篇目之一 ,不知熏陶了多少少年对春的热爱 ,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文学的热爱。那么 ,这篇散文究竟魅力何在呢?除了朱自清先生一贯的充满诗意的情趣之外 ,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呢?我想 ,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即这篇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既遵循自然规律 ,又契合人的心理感受 ,将客观写照对象融入主观心灵之中 ,既如实描写了自然之春 ,又饱含了作者的内心情感。《春》的开篇说 ,“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一句话虽然简单 ,包…  相似文献   

2.
学习散文应着重体会散文景物描写中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能找出优美精辟的语句,理解它们的意思,体会其好处;同时能进行美文欣赏。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层次。如《春》紧扣春天“新”、“美”、“充满活力”的特点,由宏观勾勒到微观描绘,展现了春的画卷;《济南的冬天》则扣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由“山”  相似文献   

3.
说明:本文内容适用于学习描写景物的作文。朱自清先生精致的散文《春》在写作构思上能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呢?我们可以多角度地进行分析与理解。一般的分析是这样的:《春》的写作角度可以理解为"盼春"、"绘春"、"赞春"。这样的分析简洁而明晰地点出了《春》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一、说课题《兰亭集序》二、说教材(一)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将古代散文分为"记叙散文、山水游记散文、传记散文、议论性散文和抒情散文"五类,本课为《必修二》第三单元,也可以说是古代散文第二单元。作为山水游记散文,不仅描写自然景物、记游经历,还倾注了作者的兴趣和感慨,表达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如本文和《游褒禅山记》就是如此,又如《赤壁赋》在描写江月山川的同时,抒发了达观超然的情绪。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以其动人的描写打动了千万读者,他们的文章为什么有如此的魅力呢?关键是他们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运用了恰当的表现手法,写出了真情,我们如何写出一篇优美的景物作文呢?  相似文献   

6.
散文被人誉为“美文”,很多人喜欢用散文抒发感情。而描写景物是传达和烘托感情的有力手段,作家在描写人物心情或抒发自己的感情时,总要选取适当的景物来渲染衬托。因此,一篇散文既要有“景”,又要有“情”。景物是客观存在的,但作者描写景物时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写景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而且景物描写往往要与人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那么怎样在写景中具体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呢?常用的方法是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与借景抒情两者都要力求达到物我相谐,主观感情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境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一方面,“感情是散文内在线索之一,支配着人、事、  相似文献   

7.
以写景抒情为主的散文、游记 ,都离不开景物描写。成功的景物描写起到烘托环境 ,渲染气氛 ,刻画人物内心活动的作用。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 ,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既然好的景物描写有这么大的作用 ,那么如何进行景物描写呢?学会观察。第一 ,调动人体一切可以用来观察的器官 ,眼、耳、鼻、舌、体 ,耳闻目睹、鼻嗅舌尝、亲身体验。第二 ,观察时要按一定顺序 ,也可按时间顺序。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描写百草园 ,可由春天观察到冬天。春天的百草园景物多姿多彩 ,冬天的百草园捕鸟神奇、有趣 ,这里采用的就是时间顺序。《春》中描绘…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的散文以其个人真切的见闻和独到的感受,以及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荷塘月色》是他的经典美文,备受读者喜爱,其中的景物描写细腻传神,技巧精湛。对它进行细致地分析,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大致说来,《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一、单元教学提示本单元几篇课文,都是写景散文.教材的"单元教学要点"提出了两点:1.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2.体会描写的作用.(一)根据本单元所提供的几篇范文,写景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表现出所写景物的特征.例如《春》,抓住了春草旺盛,春花灿烂,春风和暖,春雨细柔的特点,进而描绘了春天生气勃勃而又多姿多彩的景象.要抓住景物特点,首先要学会观察.观察细致是写出特点、写好景物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杜一仙 《现代语文》2010,(3):129-130
在记叙和抒情的文章中,一段优美的景物描写,就像一幅山水画,但是景物描写的写作教学难以落到实处。在景物描写的作文训练中,学生往往只是粗略地勾勒景物轮廓,缺乏色彩,语言平淡。如何进行景物描写训练呢?笔者经历多次失落和反思,积累了一些指导学生景物描写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2009年执教的市课改展示课《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以春为载体,学习景物描写的写作指导课),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在优美散文《荷塘月色》的写景中运用了许多比喻,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淡淡月色中荷塘上许多美丽的景物,又营造了浓郁的诗的意境,无不把读者的思绪带入了一个理想的、美的“另一世界”里。辨析比喻在《荷塘月色》景物描写中的作用,可以得出两点认识,一是运用比喻能够使景物描写更加形象生动,二是运用比喻能够营造出浓郁的诗的意境。发现并掌握比喻的这些规律,将有助于更好地欣赏作品和理解作者。  相似文献   

12.
《春》《济南的冬天》分别是朱自清和老舍写于三十年代初期的借景抒情散文,都是半个多世纪以来脍炙人口的传统名篇。它们出自不同作家之手,描写不同的景物,有着迥异的语言风格,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通过比较阅读,可引导学生发现两文之间  相似文献   

13.
《野景偶拾》是一篇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的咏物散文。这类散文,常常要求作者不断变换立足点,从不同视觉角度,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景物,并借助景物描绘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对这类散文的教学,我主张抓“体”务“景”,一课一得。所谓“抓体”,即抓文体的特点;“务景”,即致力于景物描写的教学。只有抓住文体特点,致力于景物描写的教学,才有可能突出重点,让学生学有所得。为了做到抓“体”务“景”,在教学中,有必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相似文献   

14.
《荷塘月色》和《绿》是朱自清先生的两篇著名的写景散文.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体会朱自清先生在特定情境下的思想感情,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学时应把重点放在理解和学习景物描写的手法和语言上.当然,景以孕情,研究景物描写不可能不涉及景物描写的意义与旨趣,因此,除让学生熟读课文,背诵写景的几个段落,自然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外,在必要时对这两篇散文的写作背景与动机还应作适当的交待介绍。《荷塘月色》导读步骤:拟导语——创设意境  相似文献   

15.
叙述散文,景物描写是作品的有机体。不论是“竹篱茅舍,红杏掩映”的简略描写,还是象冰心《小橘灯》开头整段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写春的章可以说不下万千篇了,但为什么只有朱自清的《春》脍炙人口,备受推崇呢?这除了《春》的语言是诗的语言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选取了春的典型景物,通过对春的典型景物的生动描写,使章意境浓如诗,美如画。  相似文献   

17.
缘情写景,指作者带着自己的主观感情去观察和描写景物,客观景物的描写完全取决于作者主观的心情,作者描写的客观景物无不染上其主观感情的色彩。杜甫的《春望》中有这样的两句诗:“感时花溅  相似文献   

18.
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艺术大师,在古代游记文学的开创上,他杰出的游记散文,占重要历史地位。今天来分析总结他的成功之道,对创造写景散文的意境,仍有借鉴意义。 (一) 人们喜爱柳宗元《永州八记》的景物描写,原因之一就是他写得自然,不显人工雕饰的痕迹,并且能寓情于景,把情与景融为一体,达到了天然浑成的境地。请看《钴鉧潭西小丘记》中的一段: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的散文《春》是篇脍炙人口的美文,而人们在赏析《春》的时候,过多地强调了物美,而忽视了其中人物的描写,《春》中的人物描写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20.
《江南的冬景》是郁达夫的一篇优美散文。文章是一篇写景散文,景物描写是文章的主体,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了浓郁的人文气息。作者在描绘每一幅图景时,都不忘用人物的活动来点缀画面,景物中因有了人的活动,那原本可爱迷人的景色便有了灵气,也更有生活气息了,这也是这篇文章与一般写景状物散文的最大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