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关于课堂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观点,但是怎样认识、如何实践.又如何处理好与传统教学(主要是授受式教学)之间的关系,却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学习、探讨。1.关于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4.
李晓宁 《江西教育》2004,(13):65-66
“语文之于人,虽然是一种工具,但它更是一种文化。当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时,语文就是一种生命活动,精神活动。”(焦名海《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教学观,就是把课堂当着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陶成部分。所以,新课程特别强调语文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与驱使下,语文教学改革迎来了新的天地.全新的教学理念、新奇的教学方法、独到的课程意识等激荡着每一个课堂.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部分课堂也出现了一些与课改初衷相背离的现象:一是虚.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花花动作多;二是杂.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各种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课堂上吹拉弹唱尽显其能,与语文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三是闹.  相似文献   

6.
关于实施分层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方位推进,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改革课堂教学、创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已全面铺开,我认为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实施分层教学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日益关注学生的主动投入,但仍有些课堂“江山依旧”,课堂上生命沉睡已成当前课堂教学的一种尴尬。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班组授课无法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理念,而分层教学与小队教学虽各自都保留了传统班级授课及分组教学的优点,并且同时也具有自身的优越性,但两者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不足,然而若将两者进行整合,则不仅能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而且更符合新课程理念下人的主体性发展及保证教学的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同时也适应现代网络化与多媒体的教学,从而为终身学习、学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分层教学与小队教学的整合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组织形式的最佳选择,不仅是因为它具有了其他任何形式所没有的无比优越性,更由于它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探究课堂的特征,不能只从课堂的表现形态上看,更要从表现形态的背后隐藏着的根本关注上去剖析。这个“根本关注”在无形、无声地左右着我们的行为。一、教育关注的本体回归:学生生命发展新课程带来的教育根本理念是关注生命发展。从“泛教育”的角度看,这个理念应该是关注师生的生命发展;但从“本体”的最终廓清看,教育教学全部行为的根本着眼点是学生生命发展。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这“生命”是指教育意义上的生命,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理性生命,即理智、逻辑、抽象、意志、知性等;二是感性生命,即情感、直觉、想象、灵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略为《语文课程标准》)的公布,教师对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日渐重视,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操作、如何体现呢?这是广大教师共同面对的一个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学者黄克剑先生曾把教育的使命归结为三大层面:“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并就三者关系发表了精辟论断:“知识若没有智慧烛照其中,即使再多,也只是外在的牵累;智慧若没有生命隐帅其问,那或可动人的智慧却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萤照。”字里行间,透析着一种发人深省的辩证理念:回到生命,才意味着找到了教育表达的本源。近期所做的家常课《按比例分配》,让我对此略有所悟。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理念特别强调中学数学教学应立足于“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各自学习习惯的不同.生活环境的不同及其他因素的干扰.导致了班内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灵活应用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在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如何正视这种差异,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从而解决优秀生“吃不饱”、后进生“消化不良”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关于生命与教育两者的关系成为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关注热点,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就此问题给出了近乎相同的答案,那就是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成长过程和成长规律,教育必须彰显生命价值,提升生命品质,实现生命意义。教学是  相似文献   

14.
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本旨在通过对现行教材《百分数统计表》的备课和课堂教学的分析及反思,阐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落实新理念,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评价学生成为教师们最关心的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既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对课程评价的新要求,也符合国际课程评价发展的动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下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小华 《教育探索》2003,(11):37-39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探索一种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陈书楼 《考试周刊》2011,(78):70-70
一、引言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数学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作文教学改革随之深入。但是,对于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不少教师的认识仍然存在着一定偏差,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习作课上教师的命题虽然大多是话题作文,但很大程度上只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在”为什么而写”的问题上,学生仍然很难感受到作文是自己生活和生命成长的需要。作文指导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为作文而作文,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应试”而不是“应需”(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要)。  相似文献   

19.
笔者曾经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真正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升华,即所谓"文以载道";只有工具性的语文,犹如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只有人文性的语文,也好像虚幻飘渺的空中楼阁。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这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得到了众多教师的认可,并在教学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