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立体几何初步”中的“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为例,呈现了单元教学设计的完整流程,从数学分析、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评价分析等五个方面进行教学要素分析,从课时教学内容、单元教学目标、单元重点难点等三个方面进行单元框架设计,以具体课时的教学过程为例呈现出课时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主要有“横向迁移”和“纵向发展”两种类型,以及从“四基”“四能”到“三会”的主线.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是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理性最强、知识点最多、课时相对较少的一门课,为了增强这门课程的实效性,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就成为必需.文章对何谓教学设计,尤其是“原理”课教学设计进行释义;对“原理”课宏观教学设计相关问题如教学目标设定、教学重点凝练、教学起点厘定、教学策略选用、教学评价设计等进行简析;对各章进行微观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3.
《最后一头战象》一课教学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由“象”导入,初读了解大意,再读理清条理,三读想象画面,扫清了生字词障碍。以下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放眼当前的教研舞台,遍地开花的观摩课、展示课、竞赛课、研讨课,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少有人单独执教第一课时,偶有执教第一课时的,也往往会把课上得不伦不类。从课的起点看一学生对文本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可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又无疑是第二课时。再仔细一琢磨,觉得既不是第一课时,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又不是第二课时。因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起点上。这样的教学安排,有人称为教学内容“前置”,即本该第二课时学习的教学内容被提前到第一课时,而第一课时该落实的教学目标却没有进行或匆匆走个过场,这就使第一课时被上得“太胖”。这种“太胖”了的第一课时。老师们看了之后,都会心存疑惑:第一课时这样上,第二课时干什么?导致这种不正常现象的深层原因,是教者缺乏课时观,课时目标如雾里看花,模糊不清。[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岳麓版历史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课教学难度比较高,难在跨度大、容量多、线索乱和对主要史实的取舍不易等方面,用3个课时完成课标提出的三个要求比较困难。本人依据课改理念和教学实际决定尝试用4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第1课时完成“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主要从阅读教学课型设计的方向性、课型设计的系统性、课型设计的艺术性三个角度,谈了阅读教学多变的课型必须以不变的教学思想为宗旨,符合课型设计多变和不变的教学辩证法,从而达到“课要有型,型要多变、变不离宗”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数学教学要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文章基于缘起、策略、实施、展望四个维度,在整体观下探讨“整式及其加减”单元教学设计:遵循课时编排,整合教学内容;围绕“整式加减运算”这一主题整合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形成探究规律专题课,聚焦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促进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把握,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学校,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实践课教学的意义,合理地、科学地突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按教学课时“三段式”和教学过程的“三个步骤”搞好教学计划设计,加强教学基地和师资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大单元设计”理念的引领下,教师不仅要重视从“双基教学”到“核心素养”,还要关注从“课时教学”到“单元教学”。本文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基于“大单元设计”理念开展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匡慧 《江西教育》2000,(3):44-45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在教学中 ,练习课所占的比重很大 ,课时约占总课时的50 %。其作用也很大 ,许多数学问题 ,学生往往是通过练习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课的基本结构虽有别于新授课 ,教学中重点突出一个“练”字 ,但又不能上成作业课。练习课的教学结构及习题的设计 ,应根据练习内容 ,确定练习重点、练习层次和题型 ,努力做到目标明确 ,重点突出 ,纵横联系 ,难易适度 ,题量适中 ,小坡度、多层次。通过纵向归纳演绎…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新教材于2019年在五省(市)试点后逐渐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文章重点探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时教学过程的设计。首先,提出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的界定及特征;其次,创造性地提炼出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的四大原则;再次,依据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的原则总结出课时教学过程“四环教学”模式;最后,依据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原则对一节概念课做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一节的磨课过程,逐步确立了“情境为载体、问题为线索、探究为手段”的教学思路,解决了原设计中情境创设与教学过程“两张皮”的问题,在教学情境功能价值的挖掘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阅读教学课型设计的方向性、课型设计的系统性、课型设计的艺术性三个角度 ,谈了阅读教学多变的课型必须以不变的教学思想为宗旨 ,符合课型设计多变和不变的教学辩证法 ,从而达到“课要有型、型要多变、变不离宗”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4.
"基本课型教学行为设计研究"是为解决课改中出现的课堂教学行为与课改理念脱节的问题而提出的,它基于特定的课型必然有特定的教学过程结构的理论,它强调可观、可测的行为设计,主张以学定教。其研究过程为确定课型、要素分析、课型设计、设计论证、实践反思、再次设计、再次实践……这样的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最终研究成果包括"课型学习目标"、"本课型的学生一般认知过程"、"课型设计表格"、"课型设计使用说明"、"典型的课时设计"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15.
课段式课程表(Block Scheduling),又称连续教学时间表,中文文献中有数个译名,如“时段排课方式”、“长班”等。它是美国中学最为常见的一种弹性课程表,也是美国中等教育改革中最具争议性的教育实践之一。一般来说,“课段”(block-time)并不等同于“课时”(class period)。课时又称“学时”或“教时”,是教学时间单位。在我国,通常一节40-50分钟就是一个课时。而在美国的中学一般是40到60分钟一个课时。“课段”的内涵却要宽泛、广义得多,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时间长度的非标准性、非固定性,因此它不仅可以指传统意义上的一节课,也可以是…  相似文献   

16.
一、略读课文教学“略”“精”不分的现状 1.面面俱到,不敢“略”。 有的教师不清楚略读课文的课程价值.不清楚精读课型和略读课型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形态方面的不同,不知道略读课文在阅读内容上应“不求甚解”.在阅读技能培养上更强调运用.教师的教要“略”.学生的学不能“略”等教学特点.所以不知略读课文教学要“略”教。这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担心略读课文略教了.自己的学生会在统考时栽跟斗.所以不敢“略”。把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变成两课时、三课时.结果造成课时不够.匆匆忙忙赶进度.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单元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细化课时活动与作业设计,并形成一些方法,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师较为困惑的问题。依据上海市长宁区小学科学教研团队提炼的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科学单元教学设计路径,围绕单元教学设计的“结构化设计”与“可检索呈现”特征,以沪教版《科学与技术》“水和空气”单元中“找空气(2)”一课为例,阐述课时活动与作业的设计方法,呈现单元教学设计对课时教学设计起到的联通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学设计更是从课标、教材到课堂教学的桥梁。基于课标要求,以“复数乘、除运算的三角表示及其几何意义”为例,设计“单元—课时”教学,巩固“四基”“四能”,使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中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听课和评课》中说过“课的一切方面、组成部分和阶段都必须服从它。”因此,制定一个具体、恰当且行之有效的课时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乏发现教师制定的课时目标过于形式化,毫无可行性。在他们看来,课时目标只是教学设计中的“空头时目标”。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堂写作课的教学思路,只是一个大体思路而已.该课之前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写了《说“曲”》一文,教师批阅后进行了讲评.讲评之后,教师写了一篇“下水文”,意在启发学生能够按照“联想、分类、层进”的思维方式来构思本文.这种课型对于规范学生写作思路有好处.计划用一课时,适宜高二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