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思想品德课三维教学目标中的首要目标,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和德育功能。主要就教师增强社会责任感,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创设课堂情境;坚持平等、开放的教学模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开展思想品德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五个方面对如何达成思想品德课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维目标的统一。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学的影响,部分教师只重视能力和知识这两个目标的达成,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达成,从而影响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发挥。因此,本人通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课以及使思想品德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和途径,促进思想品德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发挥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三个维度的立体教学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目标,位于上述立体目标之首.对于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思想品德课来说,更应该重视人性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更应该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导地位.要促进情感目标的达成,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细节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三个维度的立体教学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目标,位于上述立体目标之首。对于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思想品德课来说,更应该重视人性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更应该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导地位。要促进情感目标的达成,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细节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把对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列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终极目标,是思想品德课的最高境界。位置的改变与调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转变,也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居于三维之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作为思想品德的执教者,我再次就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略谈自己的几点思考,以引起同行们的真正关注。  相似文献   

6.
如何有机渗透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凸现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味"是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要在思想品德课中凸显"学科味",应做到:运用恰当、典型的案例开展教学;抓住教育契机,开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通过教师情感渗透,营造情感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由此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以下简称情感目标)在三维目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在教学实践中,情感目标的不可测性和潜在性,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困惑,更是课改中的难点问题.所以,小学品德课教学中情感目标的达成现状并不乐观.下面,笔者就小学品德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制定和达成策略,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在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应发挥巨大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过多地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不够重视。美国教育家托马斯·克里纳把情  相似文献   

9.
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在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应发挥巨大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过多地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不够重视。美国教育家托马斯·克里纳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比作“沉睡的巨人”。思品课应该如何唤醒这个“沉睡的巨人”;值得广大教师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他们要肩负起伟大的历史使命,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是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精神实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就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渗透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目前思想品德课在情感渗透方面存在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在实现"三位立体"的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最终的落脚点,说明了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渗透尤为重要。但  相似文献   

11.
情感因素的培育和养成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育主体必要的情感能力素养,加强教育对象敬畏、责任、移情等相关情感能力的培育,以情育情、以知育情、以境育情,实现思想品德的内化,最终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当把培养合格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实现“三个代表”的标志,建立,健全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主干的理论课程体系,以大学生思想修养为主干的德育课程体系,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为主干的教学能力的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理论素质,服从国家需要思想,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下的中学思想品德课,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做到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为此,应通过教师“活”教,学生“活”学,课内“活”导,课外“活”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思想品德课“活”起来。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的说来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念的多元倾向;是非标准的多元倾向;非道德化倾向;社会公德和明行为的淡漠。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德育与智育在实际工作中一手软一手硬;片面渴求子女成才的家庭教育;大学生特殊社会身份等原因。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着眼点在于: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路要改变;制定适宜的目标,激活个体道德需要;同时,要在生活中生成和养成德性。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的今天,特别是针对中专卫校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这一目标的特殊性,实践时有着一定的难度。教师在实现这一目标时应注意从教师素质、师生关系、学科意义等方面不断发掘改进。从而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具有充分的知识储备与娴熟的专业技能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素质素养,是更为长远的目标。为了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在“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授课中,合理结合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了较好的效果。文中以该课程中的一些知识点为例,从教学思路、具体实施、预期目标等方面展示了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7.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如何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成长规律,进行教改,使之成为受欢迎、并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是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案例教学法不失为教改的有效措施,它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都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础英语课是一门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培养为一体,专门为英语专业开设的综合性主干课程,在语言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则是该课程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但是在实际语篇分析过程中,学习者通常只满足于文章字面信息的获得,而忽略了对作者写作的目的、语气、价值观及意识形态等问题的挖掘。评价理论是一个语义资源系统,主要关注使用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将该理论应用到基础英语教学中去,引导学生从人际意义的角度对篇章进行深入分析,能够加深学生的语篇理解层面,培养学生独立的语篇分析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基础英语课程的授课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兴的育人模式,是将思政教育融入各专业课程,促使专业教学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为了给理工科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纲要性的指导,本文详细阐明了在理工科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提出了具体的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和教学要点,也对开展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所需要的教师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可望为理工科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较为全面的理论支持,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专业精湛的新时代学子。  相似文献   

20.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历史与社会》课程目标的核心。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实施情感教育要遵循层次性原则、体验性原则、选择性原则和师生互动原则,注重对学生课前的认知铺垫、导课中的“启情”和课内外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