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太极拳抗衰老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人体衰老的机理、太极拳的特点和健身作用的基础上,对太极拳抗衰老的机理作了系统的剖析,认为太极拳能提高大脑皮层的生理功能,延缓大脑衰老的进程;太极拳能使全身气血流畅,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太极拳能使身体各部分得以全面锻炼,延缓机体衰老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一切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性等能力的统称。生物学者通过大量的人体活动机能实验认为,人的力量、速度、耐力和协调能力的发展,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其中最重要是: 1.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结构的形态特征产生变化。2.人体肌肉的化学成分和机体组织中的物质代谢过程的改善。3.调节肌肉和内脏器官活动的神经、体液等生理机能的改善。此外,人体的一切活动还会受到外环境变化的影响。人们认识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变化,对于进行运动训练是必要的。一、身体素质训练过程中的制约现象许多运动员在系统训练的最初阶段,无论从事哪种项目的训练,身体素质都会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锻炼健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健身项目,它具有调整人体中枢系统机能活动,改善循环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等作用,对人体整体机能的改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有研究表明,适宜的体育活动是改善人体抑郁、焦虑、人际关系不良、偏执、敌对等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另外,不同运动负荷、不同运动方式对人体心理的影响是不同的。但是,身体活动方式、运动负荷与人体不同心理表现之间的影响规律是什么?本课题通过心理健康问题调研,建立心理健康评价系统的同时,通过实验的方式,探寻以上各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建立起改善学生不良心理表现的运动处方系统。体育活动对改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健身功效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论述人体衰老的机理、太极拳的特点和健身作用的基础上,对太极拳健身功效的机理作了系统的剖析,认为太极拳能提高大脑皮层的生理功能,延缓大脑衰老的进程;太极拳能使全身血气流畅,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太极拳能使身体各部分得到全面锻炼,延缓机体衰老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为了找到延长人类寿命的方法,科学界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各种理论。有一种理论认为,人体中的核酸是强化体内的细胞和组织的重要因素。人在不断得到充足的核酸后,这些核酸可以延缓皱纹出现、人体组织松弛以及阻止人体松弛。下列食物可以使你的营养中含有足以延缓衰老的核酸:  相似文献   

7.
一般情况下,人过中年,身体各器官机能便会发生一系列退行性改变.如果养生有道,则可以延缓衰老的过程.研究表明,人体的衰老过程与机体的新陈代谢休戚相关,从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来看,体育运动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比的,故有生命在于运动之说.  相似文献   

8.
张晓武 《武当》2014,(6):43-44
积极的意念活动,可以改善脏腑功能,提高人体生命质量。而消极的意念活动,可以损害脏腑之气,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人体折寿短命。  相似文献   

9.
脑的营养特点脑在整个人体中是最活跃的器官,其重量只占人体的2%强,而其消耗的能量却占全身总耗量的20%。所以大脑需要大量的营养素来补充,才能保持、改善脑的功能及延缓脑细胞的衰老过程。人体的脑细胞和其他普通细胞大不相同,关于热能的燃料,普通细胞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或脂肪均可,但脑细胞的热能燃料只有碳水化合物,据估计,一个脑细胞需要的碳水化合物比一个普通细胞多5倍;对身体来说,蛋白质是第一重要的,而对大脑来说,脂肪是第一重要的;对大脑有益的食物,一定也对身体有好处,而对身体有益的食物,不见得对大脑也有好处,食盐、白糖、动…  相似文献   

10.
广场健身舞具有健身、健心、健脑、健美的价值。经常进行广场健身舞练习,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消化,消除大脑疲劳和精神紧张,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延缓衰退,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等良好的健身作用。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解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条例》并结合广场健身舞特征,对广场健身舞在全民健身工程中开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利用广场健身舞实践全面健身工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武术演艺是武术与表演艺术的有机结合。它的出现,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武术的娱乐功能、商业价值的凸显;更是武术文化价值的重要展现形式,武术演艺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武术演艺也为当今的武术学科增加了新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它更加体现了武术的一种时代特征和时代需求,是当代武术发展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民国时期的武术发展特征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传统武术的转型与演变、竞技武术初步萌芽、武术社团组织规模扩大、武术初步步入学校,认为武术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受中西方思想、文化思潮交融的影响及政府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武术活动,人们对武术价值功能认识的提高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发展"竞技武术"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的本质是永恒的,其功能和形式是可变的,是随着武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武术的功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竞技武术具有一种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新功能。它的产生是对武术众多功能的丰富和发展,这将有利于武术体系的完善和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功能价值结构谈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我国迅速发展,它是以传统武术为主体,以动作的攻防技击性、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为主要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竞技武术套路在继承传统套路的基础上,不断借鉴、移植、创新,按自身模式发展起来。同时竞技武术套路的功能逐渐延伸,不断扩大,除具有竞技功能以外,还兼有健身、修身、娱乐、观赏、教育、经济等社会功能,从而稳固了竞技武术套路存在的自身价值。所以说,对竞技武术套路功能价值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关系到其发展方向的关键问题,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和谐思想内涵是深邃的、系统的,包括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以"仁"为核心的价值尺度、"中和"为上的思维方式、强调"内外兼修"的练功功能、形神兼备的审美评价和多元并存的开放格局。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我国,研究传统武术的和谐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要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重要的是要正确分析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其内涵及外延表现在传统武术中人的行为文化或人体文化,即传承人文化,传统武术赖以生存的地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组成的“文化空间”。要注意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性保护,不能人为地割断传统武术与生态环境以及与文化整体的关系,要加强传统武术的地域生态文化环境保护、传承制度和“口传心授”方式等文化空间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武术套路是民族体育课程设置体系之重点,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文章通过对武术套路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指出教学中教师对武术套路技术的教法缺乏创新等不科学、不规范之处。并剖析其中原因,总结出武术套路教学的基本特点和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规律,从而为高校更好地开展武术运动、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略论传统武术的悟道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悟道,是传统武术中颇有特色的思维方式。传统武术的悟道模式,乃是“道进乎技”,即在对技的训练中所实现的精神境界的自我超越;并对传统武术之悟道思维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追溯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论武术学科理论体系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术学科理论体系,是由武术和相关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知识层面所组成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其研究对象包括武术和从事武术锻炼的人;其研究方法是注重整体思维、注重和谐、注重技击特点和辩证的现代科学综合研究方法。该体系分为武术的中国哲学和社会科学基础;武术的生物学和其它学科基础两大分支。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对21世纪传统武术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传统武术要依靠国家和社会力量做好对传统武术的挖掘、整理、继承、发展和创新工作;把传统武术纳入完整的正规教育体系,为传统武术的社会化及国际化提供舞台;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二者应协调发展,武术的发展才能稳固和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