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习作的任务“要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像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明确提出“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定下来”。教师要根据新大纲的精神和要求,结合现行教材,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像空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用直观手段引入情境 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现行教材,要求学生坚持练笔。每一次练笔,都为学生巧设情境,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步入想像的殿堂。比如,在学习《长城》一课后,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去登长城好吗?(放映长城的录像)此时,…  相似文献   

2.
程建云 《山东教育》2002,(31):38-38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为学生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像,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溪流,流出心田。 1实物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的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运用新颖独特、灵活多变的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让一个个静静的汉字都活起来,让学生的想像在识字教学中“轻舞飞扬”。那么,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想像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原形启迪,唤起想像中国汉字源于象形字,虽然这些象形字已由过去简单的图形演变为今天明朗的线条,但我们仍可以用原形启迪,唤起学生的想像。比如在教“月”…  相似文献   

4.
学生有良好的再现语言表象的能力,才能在朗读中有较好的语感。想像法就是将文中语句具体情境化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能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如在指导朗读《做什么事最快乐》一文中“啄木鸟、水牛、蜜蜂”的语言时,让学生想像一下“啄木鸟在大树上捉虫子,水牛在田野里耕地,蜜蜂在花丛中采蜜”的繁忙景象,  相似文献   

5.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和语言情境的理性认知,借助视听感知和想像,使学生得到身临其境的体验,进而培养、健全学生情感品质,以便达到了良好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情境化”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将“情境”作为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语言体验、意义协商、情感交流的方式来习得语言的教学过程。这种“情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1)学习要与情境相联系;(2)学习要与真实活动结合起来;(3)学习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的情境越真实,学生构建的知识就越可靠,学生就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7.
一、在活动中激发说话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李吉林说 :“言语的发展地是具体的情境 ,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 ,提高语言的材料 ,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因此 ,说话教学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 ,创设情境 ,使学生积极地观察、思考、想像。如《我的家》要求学生说话 :“你家在哪里 ?你家里有哪几个人 ?你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如果让学生一个个回答 ,太单调了。我组织了这样一个游戏 :在观看西瓜灯节文艺演出时 ,广场上人山人海。在放烟火时 ,冬冬和爸爸走散了 ,急得直哭。这时 ,一位阿…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以往在指导学生写想像性的作文时,我总是创设想像的情境或给一个想像的触发点(如“二十年后的我”、“克隆自己”、续写、故事新编等),训练学生将想到的合理组合,写成一篇习作。可一次想像作文的指导改变了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想像力既是组成智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因此,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是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小学语教学中有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创设情境,激活想像;抓住“空白”,展开想像;巧借插图,启发想像;体验角色,放飞想像。  相似文献   

10.
诗人艾青说 :“所有意想 ,意境 ,象征都是通过想像而产生。”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像 ,同样 ,诗歌的鉴赏也离不开想像。无论诗歌意境的建构还是诗人情感的领悟 ,都需要学生展开想像、联想的翅膀 ,从自身的生活经验中去寻找相应的形象感受和情绪体验 ,从而达成与诗人的沟通。正如叶圣陶所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 ,更要在想像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因此 ,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 ,感受诗情画意。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想像的欲望情感是想像的动力。诗人“情动而辞发”引发出“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文本提供的情节、人物形象等,巧妙设疑,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进而诱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索和探究。这种师生间的一引一探,所依托的前提是巧妙地提问,这种提问应有较强的情境性、开放性、创造性和挑战性。“巧妙设疑,诱导想像”,有助于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意识和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巧妙设疑,诱导“入境”李吉林老师倡导的“情境教学法”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教师创设的情境极大地诱发了儿童的想像。巧妙设疑,诱导想像,可跨越时空,浓缩距离,将文本“还原”到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学生通过想像,产生如临其…  相似文献   

12.
当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标准颁布后,小学生的习作有了一个新的表达天地和自由想像的空间。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像”,要“写想像中的事物”,要写“想像作文”,这一提法对于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体现在英语教学中,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过多的做语言形式的练习。因此,增加语言实践的量就成了外语教学改革的核心。  笔者以为,“增加语言实践的量”作为基本教学要求,必须以“创设语言情境、创造良好气氛、创建良好师生关系”为前提,“三创”围绕“一增”,成为有机的整体,就能增强学生的内在求知动力,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良好的口感、语感,学到“活”的英语。  一创设语言情境,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激…  相似文献   

14.
要想搞好课堂教学,教师的语言要活泼、有趣、逼真,又浅显易懂、深入浅出,使学生有“如临其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要通过语言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善于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要能引人人胜,要善于联系实际,恰当举例,把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无声语言变成有声语言,生动地再现教材的知识内容和思想内容。其次,要善于运用贴切的、有趣的比喻,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考,摒弃那种刻板、枯燥的讲授,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我在讲“速度”这个概念时,是这样选例和表述的:乌龟和小兔来一次赛跑,小兔仗着自己会蹦会跳,根本不把乌龟放在眼里,停在起跑线上倒头便睡。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李吉林说:“言语的发展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高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对小学生进行说话教学,一定要从学生言语发展的心理阶段特点出发,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说话。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想像能力和创造潜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想像可以使人成为万物之灵”。由此可见,想像力是人类思考的原动力,也是创造的源泉。离开积极丰富的想像既难以理解教材内容,又难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一、借助插图,激疑拓展,激发想像小学语文教材,一般都是图文并茂,情趣盎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插图,激发学生想像。可让学生绘声绘色地…  相似文献   

17.
《雨铃铛》是一首清新别致、童趣盎然的小诗。本课教学可以诵读为“经”,以想像为“纬”,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充分的阅读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魅力,积累语言精华,展开想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教学片断]师: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音乐(播放轻柔的乐曲《糖果仙子》)……你看见什么了?看见雨铃铛了吗?生1:我看见了。雨铃铛很小,很轻,它挂在房檐上,一滴一滴,很透明。(他兴奋得很,连说带比划)生2:我也看见雨铃铛了。一串一串雨铃铛从房檐上落下来,叮、叮、叮,落到水…  相似文献   

18.
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过程中,想像具有重要作用。而凭借教材练习想像作文是培养学生想像力的有效途径。一、利用课文提供的“空白”,展开想像,练习想像作文文学本身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NJS文训练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其中包含了许多“未定点”(不确定性)和“空白”。这  相似文献   

19.
<正>语言运用是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之一。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祖国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习情境创设大都比较重视,但由于对“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解读不够,创设出的情境很难调动学生语言运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紧扣“真实”“语用”两个关键词进行情境创设,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那么,“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应该如何设计呢?  相似文献   

20.
所谓“情” ,就是教材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境”就是教材中所描绘的形象及景物画面 ;“情境” ,就是教师运用语言描述或其它形象化手段 ,把某种情形、某种状况、某种景象表现出来 ,使学生宛如身临其境。在这样的条件下 ,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思考问题 ,从而诱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丰富他们的思维。语言教学要巧设与语文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 ,创造和渲染气氛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创设情境的关键在于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 ,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以唤起想像 ,沿着作者行文思路的轨迹 ,悟情入境。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