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2014,(19):49-53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新的政治环境催生了舆论工作的新变化,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相生相伴,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作为舆情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积聚的突出反映。传统网络和微博平台作为快速发展的舆论思想阵地,形成的"民生舆论场"影响着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决策。在4G移动互联网时代,政治环境与媒体的移动趋势催生了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与舆情监控的新需求,已显现出了网络舆情的物质载体由PC转向智能手机,内容载体由图文转向视频,内容平台由社交化网络媒体转向视频社交移动APP终端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移动互联网的网络舆情成为公共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情阶段性的生成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内涵,网络舆情的传播载体、传播方式等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本文将对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网络舆情的阶段性状态呈现以及新的特征内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客观分析目前科技期刊发展所面临传播形式单一、网络平台不足,期刊网络、数字化发展的管理标准不统一、市场和营销模式不成熟和复合型编辑人才的缺乏等问题,提出综合运用互联网思维,强调用户、平台和产业链跨界等意识,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探讨适合当今科技期刊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4.
阎海虹 《东南传播》2014,(12):57-58
近年来,互联网迅猛发展,传统媒体下行趋势明显。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已从行业共识上升到国家战略。融合,既不是简单地为传统媒体增加新的平台和渠道,也不是浅层次地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让节目形式多样化,没有终极的成功模式,只有阶段性的成功实验。从"以内容制作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由做单一媒介产品到建多介质内容平台,打造全媒体的文化生态圈,这是一场依赖智慧和勇气才能赢得胜利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5.
严小芳 《传媒》2021,(8):74-76
做好网络舆情监测,有利于政府有效把握社情民意,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有效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网上网下安全稳定.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使得舆情监测工作在人员素养、技术运用、语言交流、圈层传播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需从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联动协作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公众在传播过程中可以更及时的获取信息,并能表达自己的观念.新媒体以互联网为代表,有着自发性、匿名性、情绪性、碎片性的特点,就是因为这些特点,决定着整个社会舆情的表现形式.因此,舆情突然的反转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融合发展成为现阶段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媒介技术平台以及产业与内容等等的整体表现抑或是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的各自现况,均对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媒体只有切实从实际情况出发,明晰"互联网+"环境下的融合发展必要性,才能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从而通过实践摸索探寻出媒体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论是现实社会的镜像。从网络舆情的视角出发,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在对2014年网络生态变迁和国家治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社会舆情指数,从2014年1500起影响较大的网络舆情事件中选取500起影响较大的网络舆情案例,将其与2013、2012年各500起影响较大的网络舆情事件进行比较,以凸显2014年网络舆情的特点及规律,呈现2014年中国社会的发展脉动。  相似文献   

9.
激进主义在互联网艺术中的出现,是西方国家固有社会矛盾在新媒体应用条件下发展的结果。其主力为烙有黑客印记的艺术家与艺术群体。他们从争夺公共空间的意愿出发,在传播领域反监视,在经济领域反垄断,在政治领域反精英,运用以假乱真、寓庄于谐、推谬返正等手法进行社会批判。对于相关作品的研究,有助于认识赛伯世界所包含的复杂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形式,具有其它传播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在我国,这种传播优势还并不明显,还有待进一步地挖掘和应用。如果将这种传播优势转化为传播胜势,是互联网传播要应对的一项永恒课题。概括起来讲,这种传播优势主要体现在传播互动性、方式多向性、受众随意性、传播服务性、信息丰富性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互联网信息的瞬息万变,用户所关心的某关键词在网络上新增或删减的速度要小很多。给定某关键词,关注其在网络中的变化,最节省计算成本的方法莫过于使用百度搜索,比较各时段搜索结果之变化。基于这一思想,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百度搜索的互联网新舆情监控客户端,在应用试验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代表性技术之一,在无形中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经济、文化和政治等领域变革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媒体生存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如何更高层次发展、如何同互联网有机融合,优化产业格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共同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媒体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效应,提升传媒业技术含量,赋予传媒业新的发展活力和生命力。但是,当前互联网时代下传媒业融合发展受限,甚至出现了发展方向本末倒置的情况,有待进一步改进。本文从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出发着手分析,探究传媒业融合发展现状,了解科学技术对传媒业发展的影响,提出合理有效措施,进而推动传媒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网络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与普及,我国现在已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获取所需信息已经成为人们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计算机网络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迅速地改变了传播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前有必要结合网络新媒体的内涵、特征,就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新媒体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寻求更加科学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原有的模式和格局,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发言人,通过社交软件可以随时随地发布新闻、评论新闻。这些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产生剧烈的冲击,因此还需要重新审视新旧媒体融合的问题。本文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途径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二者的融合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时光匆匆,2014年即将过去。回望这一年,互联网行业有欢笑也有泪水,有兴奋也有惋惜。这一年,大家努力、拼搏,抓住机会、找到出路,热闹、浮沉、纷乱中,时光如白驹过隙。但不管怎样,总结了10个关键词,回顾这一年,总结这一年,盼望新年的来临。  相似文献   

16.
贺涛 《东南传播》2012,(6):74-76
本文通过比较BBC和CCTV电视台的新媒体发展战略,分析和总结两者在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两种平台上的新媒体发展现状。从比较中发现两者新媒体的发展战略都注重多平台业务的发展,不同点在于BBC重点发展在线的信息服务,注重平台之间内容的互补;CCTV则重点打造多终端传播格局,但目前CCTV各终端的发展不平衡,在内容上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创新已经深度融入到社会各行各业。对于媒体行业来说,传媒行业格局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在呈现相互融合发展之势。面对大形势、大趋势,传统媒体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形成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观念与新认识。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下的媒体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媒体发展规律,运用互联网思维思考媒体的发展规律,扬长避短,创建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本论文就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做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罗丹  朱琳 《今传媒》2020,28(1):83-86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根本性重塑。社群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可规避的基本社会联系,社群的概念与聚合特点自然也随着媒介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媒体平台中信息传播的数字性、双向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以此为聚合形式的互联网社群展现出与传统社群相异的发展趋势,诞生了如虚拟社群、亚文化社群等新的互联网社群类型。互联网社群的发展呈现出部落化——去部落化——再部落化的发展路径,并且互联网社群开始呈现出向其他领域交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岁末年初之际,笔者参加了《计算机世界》报社、计世网组织召开的"2007年计算机互联网年会"及新媒体论坛。会议中,我们看到在这调整的一年中,以创新为主打牌的新媒体以其独特的"气质"为2007年的中国互联网带来了欣喜与振奋,也令我们心中怀揣了更多的期待。新媒体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流量至上"主义在一浪高过一浪的质疑声中已无法大行其道,纯粹的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