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教学时突出问题导向,抓住教学的核心问题,用"问题串"进行有效追问,把学生思维引入深处。善用开放性问题,拓展、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进一步体验与探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2.
<正>何谓深度教学?李松林教授认为:"深度教学是走进学生情感和思维深处的教学;深度教学是触及学科本质和知识内核的教学;深度教学是打开学生学习与发展内部转换过程的教学;深度教学是促进学生自主发现和真正理解的教学。"充满挑战的课堂,给学生畅想的权利,给学生拓展的空间,是我从教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本人有幸上了一节题为"我能行"的省级优质课,从最初的准备到正式上课,这一过程很紧张也充满挑战性,但收获颇多,尤其留下很多关乎深度教学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案例:人教课标版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片断。 师出示红蓝纸片问:前面我们可以用重叠法和数方格法来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那么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哪个大哪个小呢?  相似文献   

4.
案例:人教课标版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片断。师出示红蓝纸片问:前面我们可以用重叠法和数方格法来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那么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哪个大哪个小呢?  相似文献   

5.
<正>"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是学生利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方法的基础,蕴含了较为丰富的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本文通过对这一内容的前后两种教学设计的比较,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具备一定思维深度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有效经历"从惑到识"的过程.一、原先的教学设计1.情境引入问题1观察方程x2-2x+1=0的根;  相似文献   

6.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底×高",而不是"底×邻边"?这是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比较困惑的问题.教学就要基于学生的这种真实思维而展开,想学生所想,研教学之法,才能促进有效建构.  相似文献   

7.
通过"面积与面积单位"的两次教学,分析学生建构面积概念时出现的真实思维障碍。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有层次性的活动,给予学生足够的操作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既能了解面积是表示"形"的大小,又能很好地把握面积的"实质",从而促进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真理解。  相似文献   

8.
当前课堂教学的普遍问题是缺乏深度,集中体现为学生体验不深切、思维不深入和理解不深透。缺乏深度的教学难以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深度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实质与方向。走进学生情感和思维的深处,触及学科的本质与知识的内核,打开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内部转换过程,促进学生的自主发现和真正理解,是深度教学实践的四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深度学习是从知识层面走向思维深处,发展数学思维,进行有思维深度的学习,其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作为数学教师,应于教学中践行深度学习理念,着力通过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深度学习是以理解学习为基础,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思想,并让它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的一种学习方式。深度学习强调了"理解学习"和"高阶思维"两个要素。而运用"比较"法,不失为一种促进语文深度学习的好方法。语文教学中比较的天地十分广阔。古今作品之间、中外作品之间、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之间都可以运用比较法,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深度的训练,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1.
[案例] 在复习整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等计算公式后,教师设计了以下复习题: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3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一层次,学生用"(6×3+3×3)×2"计算;第二层次,引导学生想象侧面展开图,得出侧面积的另一计算方法"底面周长×高"——(6+3)×2×3.  相似文献   

12.
<正>"认识面积"一课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几何概念教学课。从长度到面积,是学生空间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同时也为第二课时面积单位的教学以及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提供了思维的基础。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对面积意义的理解由于受到周长的思维定势的干扰,课堂教学总是不尽如人意。在几次的听课磨课活动中,下面的三个教学  相似文献   

13.
对于"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通过从关注知识的教学到关注思维的教学再到关注渗透数学思想的3次磨课经历,深刻体验到:深度课堂源于对概念本质的把握;深度课堂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深度课堂要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相似文献   

14.
江云 《亚太教育》2019,(11):169-169
问题是思维的基础,思考是智慧的源泉。教师在教学时应突出问题导向,抓住核心问题,以问题为载体,用“问题串”进行有效追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索、主动探究,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进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5.
<正>前段时间,笔者听了江西师大附小邱艳萍老师执教的《梯形的面积》一课,深受启发,受益匪浅。邱老师的这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多种教法有机结合,创设了许多良好的教学情景,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她做到了"两个尊重",即尊重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在把握"两能"和"四基"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特别是注重感悟数学基本思想,让学生触摸数学转化思想的灵动。片段一:重叠比较,直观解决问题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一组青山湖区日新月异的图片)城市的快速发展,给青山湖区注入了新的活  相似文献   

16.
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要引导学生主动走进文本深处,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而生本对话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拓展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漫溯在文本深处,获得独特感悟。  相似文献   

17.
在市里的一次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中,两位教师都选择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虽然选择了同一课题,但两人的导入部分就截然不同,我觉得这无疑是进行比较研究的极好案例。当然,笔者无意站在评判者的角度来分析比较两种导入孰优孰劣,但是,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我们或许能更清晰地认识到,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里。现将两位老师的教学片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文章立足“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以《红楼梦》为例,探讨了高中语文整本书深度阅读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互联网+”深度阅读秉持鼓励学生合作、共享与交流的基本理念,为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阅读情景平台,利用阅读资源引发学生深度阅读;提供有效的互动讨论环节,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利用分享点评与反馈,碰撞学生之间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反思与提升。  相似文献   

19.
问题是思维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会有方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有效地通过"问题",引领并促成学生从知识层面走向思维深处,理解数学内涵,感悟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真正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20.
在听一位教师教学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量一量"这节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出示长方形与正方形)怎样比较这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呢? 生:把这两个图形重叠起来. 师:(演示后)大家看,用重叠的方法很难比较面积大小.下面同桌合作,利用身边的材料,想办法动手比一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