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探索基于"学"的教学设计转型要关注五个前提、三条路径、三个目标。每个任务创设要围绕"核心问题、教学目标、基于教材、基于学生、任务小目标"五个前提,通过创设"可学的材料"、经历"可见的思维"、发现"可现的生长",形成可学、可见、可现的任务路径;达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介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探究留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以生长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2.
庞洪 《化学教与学》2013,(6):39-40,42
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问题是情境的灵魂。"问题情境创设"就是在学生新旧认知结构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强烈的探求知识的愿望和动机。化学学习分为五个阶段。文章着重从五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出发,讨论如何进行"问题情境创设",从而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课堂"任务活动"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组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意义的活动任务,使学生在"做中学",以活动为载体来获取知识。"四层次"目标即了解层次、操作层次、领会层次、探究层次,是用任务型学习加以整合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是教师以"四个目标层次"为前提,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任务,学生以"四层次目标任  相似文献   

4.
构建基于素养发展的教育目标需要探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之纲,它应该包括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不同性质或不同层次的目标。不同性质的目标和不同层次的目标的实现方式是不相同的,需要用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把高阶能力作为目标的教学应该创设自主学习的学习状态和综合性学习的任务环境。  相似文献   

5.
"分层跑班"的机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了更为有利的学习环境,在此背景下,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要分层设置教学目标,分层设置阅读任务,分层设置反馈练习。  相似文献   

6.
<正>"分层异步"是指分层教学和异步达标两个意思,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和兴趣爱好分成二至三个层次,再把这些层次的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师对这三个层次的学生要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分层评价等。异步达标就是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要布置相应层次的任务,并完成相应层次的目标,即教学目标要多样化,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段学习目标,以使不同的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逐步完成更高的目标。实践表明,"分层异步"教学法是实现"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兆中 《小学生》2011,(2):26-26
1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再次,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相似文献   

8.
也谈分层递进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分层递进教学”,就是在保持原班级不变的前提下,按学生某学科学习情况、能力倾向和学习目标的不同,将全年级学生划分为该学科 A(基础层次 )、 B(普通层次 )、 C(提高层次 )、 D(特长层次 )四个层次,在不同的教室里进行教学。   分层递进教学就是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生长的环境和条件。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在集体中进行,但集体只提供了一种背景,很难发挥集体的作用。分层递进教学根据学生水平相当的原则在教室中重组新模式的课堂学习。这种模式为发挥所有学生,尤其是发挥被忽视的学生的积极性提供了活动的条件。   …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不能只改教学模式和方法,应该尽可能地做到"满足不同人学习数学的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应让班上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都有所发展.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必要的分层教学,把班上学生分成实力相当的几个小组,组内学生分层,组与组之间竞争,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目标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目标,让全班学生都有收获,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学生有差异、有层次,这是每个课堂都面临的实际问题。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课堂上都能有最大限度的收获?这是每个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要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就需要独辟蹊径,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强调以教师为主体,强调课本知识,重视教师的讲授,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学生的实践锻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要挖掘学生自身的内动力,必须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真正让他们动起来,而"自主学习"正是挖掘学生内动力的最好方法。所谓"自主学习",即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自  相似文献   

11.
追求"教-学-评一致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理,通过确立教学目标,规划教学过程,设计评价任务,由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引领课堂教学,实现教书育人。在"糖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实验探究、汇报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再通过不同的评价主体,结合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落实评价目标,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教师的工作是帮助学生学习。可如今的教学目标设计大部分内容是针对教师的要求及任务,学习成了教师"我要让学生做到什么",而不是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我需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为改变这种"本末倒置"的问题,"思维碰撞"课堂倡导把教学目标和成果指标(学习目标是更具体化的一种呈现形式)分别进行呈现,即在教案中呈现教学目标,而在"学业纸(学生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 育阶段的数学课程, 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全面、持  续、和谐的发展。”可见,现行的数学教学已不再以 “传授数学知识”为目的,而是更加关注数学过程中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 题的不同策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等。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基础和个 性差异出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参与和表 现的机会,特别要注意…  相似文献   

14.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情境——分层合作——达标”教学,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同时,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成绩差别较大的实际.将学生分成A、B、C个层次(A层为基础较好的学生;C层为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并确定相应的.依次递进的教学目标,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而在同一节课的同一情境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进而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个人与小组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客观看待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制定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过程的多维度、多元化,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能力做出准确定位,在不打击其学习自信心的前提下,帮助其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跳一跳,够得着”是教学目标分层的标准之一,即学生可以通过努力逐步取得进步。具体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考虑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层次:A层: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培养优等生的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16.
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努力达成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做到让学生"一课一得",触类旁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设计要有明确可行的目标。从纵向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有四个层次:总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达成目标。达成目标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必须落实  相似文献   

17.
教学研究表明:教学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学实际,不仅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让情境创设体现"数学味",让学生在情境创设中学习数学,学会思考。如果片面追求教学热闹,忽略数学学习的本质,忽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阐述了基于任务驱动法如何在教学中开展和应用,在课程中开设"任务",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设工作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实际应用当中,真正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把课程教学引向设计性,开拓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目标是教学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要实现改革的目标,需要一些可行的平台来支撑,"乐学平台"就是其中一个,在长久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笔者觉得三个因素可促进学生的"乐学平台"的构建:动机、兴趣、成败。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来,我国中学的作文教学迫切需要一个新的教学方法来改进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状态。因此,由任务驱动型作文所衍生出的任务驱动教学理念开始应用于课堂,并且愈发成熟。一、任务驱动理念(一)任务驱动教学理念内涵所谓"任务驱动",就是指教师根据学习内容来设计各种任务,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完成这些任务,通过这一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得学生主动构建"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五位一体的高智慧学习体系。任务驱动教学理念基本环节有四个:一是创设情境;二是确定好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