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蕾 《中国德育》2024,(5):26-30+36
劳动教育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在学术成果呈现相对“井喷”的态势下,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仍有诸多要点需要厘清、挖掘与探讨。其中,劳动和劳动教育基础理论构成基本点,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任务构成落脚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构成关键点,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协同构成着力点,劳动形态和教育方式变革构成增长点,教育对象和研究视野扩展构成拓展点。把握这些要点并持续加以深化,有利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意义。作为国家级综合实践基地,兰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学校积极践行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大力构建涵盖“绚丽甘肃、生态兰州、创新之城、九曲不回”四大板块的“创·兰州”课程体系,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育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类劳动的形态有不同之处,劳动教育的内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2020 年 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在强调新时代劳动教育对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重要性的同时,也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但是综观目前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社会忽视、学校轻视、家庭漠视、学生无视等现象。这既有悖于新时代教育方针,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打折扣。学校在这背景下如何整合资源、开创劳动教育新样态、开辟劳动新途径就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学校劳动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劳动文化建设有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提升他们的劳动素养.新时代劳动文化指向价值观培养、呼应新时代劳动精神、关注动手实践.中小学可以从"挖掘丰富的教育资源,打造劳动文化环境""开展多元的主题活动,营造劳动文化氛围""借助多样的媒体平台,进行劳动文化宣传""发挥各界的协同力量,形成劳动文化价值认同"出发,探索学校劳动文化建设实践路径,丰富学校劳动教育内涵,落实学校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5.
朱燕 《上海教育》2023,(18):52-53
<正>我们围绕“一颗种子的力量”项目,结合“学院制”培养模式,以“劳动教育”为引领,以“尚蔬农耕”为举措,开展劳动教育各类活动,实现“以劳育德、以劳启智、以劳达美、以劳强体”,最终实现“五育融合”。“五育”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五育”并举、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结合当下的教育新时代背景,上海大学附属小学确立了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涵。学校积极加入宝山区“行知行”劳动教育实践与研究项目,立足实际,打造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五彩课程,创造积极的教育生态环境,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开展实践与探索,以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6.
艾莉 《今日教育》2023,(5):22-25
<正>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同年7月,教育部颁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细化了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要求。可见,新时代国家高度重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劳动课程建设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注重发挥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辽宁省实验学校赤山校区力求“劳以育人,劳以致远”,从实践和研究出发,探究“九年一贯·三位一体”劳动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将劳动课程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贯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与德智体美相融合,整体优化劳动课程建设,全方位、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劳动教育要突出综合性与统领性,让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实现有机融合。学校在推进劳动教育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格、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强健体魄磨炼意志、发展学生审美素养等综合育人功能,并在家庭、学校、社会不同层面分别通过劳动教育的常态化、专业化及多元化助力共育“五好学生”。  相似文献   

9.
“行知”劳动教育课程基地以劳动教育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学校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立足陶行知教育理念和新时代劳动教育价值观,创建鲜明的劳动教育环境,架构立体的劳动教育课程,打造特色劳动教育发展共同体,构建多元主体、多重导向的评价体系,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确立正确劳动观念,最终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重视劳动教育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主要阐述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分析温州市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新时代高职院校应当通过发挥学校教育主体作用、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激励机制等,推进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孙洁莹 《辽宁教育》2022,(24):22-24
<正>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以下简称“学校”)是沈阳市“幸福教育”引领下的高品质学校。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等精神,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以项目化的方式积极打造全方位、全领域劳动实践场域,将劳动教育与学校特色融合、与学科教育融合,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情,形成涵盖学校、家庭、社会多维度的劳动课程,让劳动教育为学生成长赋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使乡村学校劳动教育顺利开展,文章对“三农”视野下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进行了论述,包括立足农业生产的劳动教育、立足学习和服务农民的劳动教育、立足乡村建设的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育新时代的劳动者。学校可从实际出发,用好“五个一”:搭一台“导航仪”,明晰劳动教育的方向;循一条“时间轴”,梳理劳动教育的脉络;铺一张“资源图”,寻找劳动教育的素材;织一张“教学网”,夯实劳动教育的实践;建一个“作品集”,讲好劳动教育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对于劳动教育,他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新时代劳动教育正在起航前行,如何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以及幼儿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劳动创造的积极性,显得更为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国家课程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赋予劳动教育以新的内涵,对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探究是创新发展新时代中职劳动教育的基础。基于劳动教育内涵,主要采用问卷、访谈调查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现状及效果,描绘现阶段中职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探索改善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中职生具备良好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但劳动价值观有待提升;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不符合学生发展期望;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外部支持不足限制了其发展。研究提出营造新时代劳动教育文化、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加大劳动教育资源投入和专业指导等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6.
郴州市第四十完全小学是一所新建的城区小学,地处闹市中心,共3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人。围绕“建最美家园式学校,办最有爱的教育”的办学理念,我们以“新时代劳动教育”为突破口,不断打造融合劳动思想的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努力做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劳动教育发轫之时,我国青少年劳动教育应立足学校教育的平台,传承借鉴成功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走出创新之路。学校劳动教育意义重大,关乎青少年未来的人生幸福,关乎国家高质量发展。本文比较中、美、日三国劳动教育的发展进程,分析我国学校劳动教育可以借鉴的经验,创新劳动教育教师培养方式,探索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助力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构成了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三类劳动教育”的体系化设计与实施是落实国家劳动教育政策、提升劳动教育质量的关键。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应围绕家务劳动教育活动和学校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活动展开,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觉劳动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生产劳动教育应围绕农业劳动教育活动和工业劳动教育活动开展,且兼顾传统与创新两个方面,传统维度重在体现劳动与生活、劳动与文化的关联,让学生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和美好生活以及劳动创造历史和文化的历程,创新维度重在提升学生生产劳动教育的创意能力;服务性劳动教育应围绕关爱型服务劳动教育活动和公共型服务劳动教育活动实行,在对他人、学校和社会公益岗位的服务中,增强学生共情的能力、服务的意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9.
何利 《湖南教育》2021,(1):26-27
株洲市天元区新马小学自2017年秋季开办以来,针对当前小学劳动教育弱化、淡化甚至缺位的现状,突破校园空间不足瓶颈,探索劳动教育新思路、新策略,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短短三年,学校办学水平和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赞誉学校劳动教育系列校本课程获得第二届湖南省学校文化建设创新成果一等奖。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在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积极建构劳动课程体系,从“小”入手,创设“小巧手”“小边角”和“小公益”课程,分别指向生活能力、探究精神和感恩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