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志学 《档案》2014,(5):22-23
正抗日战争初期,中国政府和苏联签定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随着西北国际交通线的建立,苏联政府援助中国抗战的飞机、大炮和枪支弹药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兰州是西北国际交通线上的战略支点和中国政府接受苏联援华物资的重要基地。苏联政府还派出援  相似文献   

2.
<正>云南在全面抗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938年武汉会战后,大量企业、机关、学校、科研机构移滇,云南成为抗战大后方,并很快成为中国获取国外资源的核心枢纽。1941年底,日军占领越南,1942年5月至1944年底,日军占领缅甸和滇西怒江以外地区,云南成为抗战前线。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形成至抗战胜利,云南还是中国和东南亚战区盟军作战的主要基地,及获得美国援华物资的战略走廊。1938年9月底以后,云南成为日军空袭的  相似文献   

3.
王文元 《档案》2015,(4):40-43
对于抗战期间的中国来说,支撑军队作战的物资极为紧缺,美国、苏联伸出援手,愿意向中国提供大批物资。交通线路成为支撑中国抗战的命脉。中国连接世界的公路交通线路大体上有西南、西北两条。西北国际交通线的开通甚至比云南、缅甸这条线还要早,坚持的时间最长。尤其是在1942年到1944年间,滇缅公路被日寇截断后,西北国际交通线成为中国唯一的国际大通道,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这条道路源源而来,所以尤显重要。然而,由于道路年久失修,路面狭窄,河流横亘,峡谷拦路,这条国际交通大动脉早已千疮百孔。它如何才能确保畅通呢?  相似文献   

4.
滇西反攻,打响抗日战争中国正面战场战略反攻第一枪,也是抗战中最惨烈的一役。和整个滇西反攻相同,腾冲的胜利是以惨重的伤亡为代价,敌我伤亡比例高达1:6。而整个腾;中城,也在血雨腥风中毁之殆尽。  相似文献   

5.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引起国际社会的反对,国际社会在谴责日本的同时,也开展对中国伤兵及受伤难民的援助活动,其中,成立于1881年的"美国红十字会"等民间机构自发掀起对中国的援助,主要是救助战争受害者和伤兵。但因运输困难导致美国红十字会援华物资难以运入中国后方,在此情况下,来自南洋的华侨机工承担起运输"红十字会"援华物资的任务。本文以保存于云南省档案馆的历史档案探讨"南侨机工"运输美国"红十字会"援华物资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前后,越南民主共和国向中国请求援助。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根据苏联的战略安排,基于对国际共产主义原则和国家安全的考虑决定"援越抗法"。  相似文献   

7.
吴臣辉 《兰台世界》2016,(2):109-111
滇西抗战能够成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先声,不仅有中国军队的英勇奋战,浴血杀敌,盟国部队的参战,全国人民、云南民众和华侨的支援,更主要的是有保山民众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了最大的保障供给;他们顾全大局、克服困难、牺牲自我、贡献力量,保证道路的通达畅通,粮食、蔬菜、柴薪的充足供应,物资的及时输送,兵源的有效补充,在滇西抗战史上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管卫中 《档案》2018,(9):29-37
抗战初期,远在边疆的盛世才见中国形势岌岌可危,图谋挟带新疆投靠苏联,但他仍然奉命转运了大批苏联援华物资。德、苏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抓住盛世才又打算靠拢中国政府之机,软硬兼施,果断解除了盛世才的兵权,将他调回内地。新疆终于回到了中央政府统辖之下。  相似文献   

9.
1945年1月27日,中国远征军经过八个月的浴血奋战,把日本侵略者逐出了滇西,打通了国际援华物资进入中国的陆上运输线——滇缅公路,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活极端贫困的保山人民竭尽全力支援抗战,为支援远征军作战,献出了最后的口粮和劳力,甚至献出了生命,为这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无数外国友人伸出了援手,其中来自苏联的志愿航空队协助中国军民度过了抗战最艰难的岁月。1938年初,随着苏联援华物资陆续运抵中国,此前在对日抗战中损失殆尽的中国空军终于得到盼望已久的补给。加之苏联志愿航空队来华助战,日军在中国领空上遇到了强劲对手。  相似文献   

11.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苏联对华军事援助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之苏联对华军事援助,由于战争期间中苏两国政府均曾播迁,文件分散乃至被焚,加之中国专司对苏易货贸易的行政院对外易货委员会经管人员遗失单据事时有发生,致使不少苏联运华物资无案可稽。因此,直至目前,对苏联援华军火及各战略物资之品类、数量、价值,仍无精确统计问世。而对诸如苏联对华借款笔数、金额,苏联援华军事顾问、教官、军事工程技术人员、航空志愿队员以及其他来华服务人员数量,其在华为抗日捐躯者若干等等,亦只有粗略估计。这不能不给苏联援华抗日史的研究带来相当困难。有鉴于此,笔者首先从苏联援华军火这一主线的相关史料梳理起,此后再逐步旁及其他,冀能对苏联援华抗日史的深入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地处祖国大西北的甘肃成为抗战的大后方,而兰州则成为苏联援华物资的中转站,也就成了日军飞机进行空袭和破坏的主要目标。为此,甘肃先后成立了防空和救济组织,进行应对。一、兰州省会防空协会1937年7月,时任甘肃省政府主席的贺耀祖感到甘肃的形势有些吃紧,就召集有关单位开会,讨论甘肃省会兰州的防空办法及设施,会后成立了"兰州省会防空协会"。这是甘肃省在抗战期间成立的第一个防空机构,贺耀祖兼任会长,下设防护团和情报通讯所,并推选西北混成旅旅长杨德亮兼任总干事,防空协会成立后并未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两个月后就被甘肃省会防空司令部所取代。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出版》2017,(18):75-75
人文精神思想智慧生活·讀書·新知三联书店抗战以来,我们摧毁敌人要塞式的阵地,松山之役,该算是第一次。我们硬自敌人手中争夺名城,腾冲之役,该算是第一次。我们沿着公路线作战,而能攻占它的要点,龙陵之役,可说是第一次。——中央通讯社记者黄印文云南的松山、腾冲和龙陵,是1944年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对日军实施战略反攻作战的核心战场。以滇西战场的胜利为先声,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拉开了胜利的序幕。这段历史长期不为公众所熟悉。军旅作家余戈历时十余载,先后完成并出版了"滇西抗战三部曲":《1944:松山战役笔记》(2009年)、《1944:  相似文献   

14.
<正>八十年前,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这场正义斗争中,苏联履行了自己的国际义务,向中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而作为一名亲历者,库·米·波克罗夫斯基见证了苏联军事顾问援助中国抗战的神奇经历。越过雷池的一步自1937年末起,根据中苏两国达成的贷款协议,从阿拉木图至兰州的3000公里公路上,苏联汽车队向中国运去大批苏制武器和燃料。这条路线跨越高山和沙漠,车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云南省档案馆编辑出版了《云南抗日风云老照片》画册,画册收集了170余幅抗战时期的老照片,详实、完整地反映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作为抗战大后方和抗日最前线的云南人民抗战的风雨历程,生动再现了云南人民的民主救亡、滇军北上、抢修滇缅公路及远征军滇西反攻战的全过程,是了解云南抗战史不可多得的史料,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较高的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6.
姜太芹 《云南档案》2011,(12):23-24
史迪威公路又称中印公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由中、美、印、缅4国人民冒着日军炮火,在蛮荒的原始森林中修建的以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雷多为起点,横贯缅北后进入中国滇西,最终到达昆明的一条国际救援运输通道。作为当时唯一能够深入滇缅战区的陆上援华物资输送线,史迪威公路为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过巨大贡献。随着战争的结束,有的路段虽已不再复用,但它依旧横卧在祖国的滇西大地,为保卫边疆守护国防奉献了六十余载。如今的史迪威公路正以崭新的面貌和蓬勃的生机准备迎接沟通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区域经贸合作、增强各国文化交流及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17.
父亲有几册老照片,始终带在身边,且保存完好,不幸在十年浩劫中抄家时被毁,现今只留下很少的一部分。这些幸存下来的老照片,记述了父亲一段难忘的历史。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根据当时缔结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派出援华空军志愿队支援中国抗战,援华空军有飞行员、飞行教官与地勤维修人员、作战飞机及其物资装备。其中苏联驱逐机大队参加抗击日寇,直接对日寇空军作战,这些优秀飞行员英勇善战,血洒长空,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8.
张玲  郭梅 《四川档案》2010,(2):26-29
抗战中盟国对中国的医药援助问题,迄今为止仍是学术界关注较少的一个题目。一些学者在研究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史时略有涉及。本文以抗战时期的档案、报纸、期刊为主要研究史料,来探讨抗日战争中盟国对四川省的医药援助问题。笔者希企以四川省接受盟国医药援助的个案研究为例,揭示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接受盟国医药援助的真相。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惟一全面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盟国空军援华抗战历史的“飞虎队纪念馆”,坐落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机场北侧,是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的重要展区之一,由修建于1943年的中美空军指挥塔、中美空军俱乐部以及奠基石、中美苏三国空军纪念碑、新建成的展览馆、和平友谊林等组成。该馆所展示的1000余件抗战档案与实物,均为首次在芷江向世人亮相。  相似文献   

20.
国人对苏联专家援华建设的事情已耳熟能详,但外交部档案中显示,其实在1957年到1960年期间,中国也向苏联派遣了很多专家进行技术援助和其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