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属于注重学习成果导向的教育模式,通过该理念的渗透与指导,可以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素质进行明确和促进,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从职业教育角度而言,OBE理念及其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契合"学习产出"的预期目标,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转型与创新要求,为增强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提供支持。据此,本文从工程专业教育角度,探讨OBE理念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中的应用,通过阐述内涵、教学比较等方式,尝试实施教育教学模式设计,依托一体化分级培养方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OBE理念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我国已有个别高职院校应用OBE理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已经开始推行OBE理念。"职教二十条"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的普遍做法,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深化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树立OBE理念,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为我国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就业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品质的主要指标。职业教育质量与产业发展需求耦合的理论内生力,高职学生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供需差距的市场驱动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类型教育定位的政策牵引力,国际关注毕业生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的外部催化力,这四个方面促使就业能力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生长点。在产业革命持续推进就业能力需求变革的背景下,整合理论基础促进跨学科研究、转换研究范式加强循证教育研究、拓展研究视野更好地回应社会需求将成为未来就业能力研究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高职院校的自身需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机遇四个方面论述了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并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根本目标、基本要求、根本路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教学范式改革作为时代教育革命的先导和核心,是高职本科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赋能器。随着新时代教育环境和教育主要矛盾的本质变化,传统教学范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人人出彩、人人成才"的职业教育理念。如何破解预设性教学范式在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现实困境,探索向创造性、开放性、生成性的教学范式转变,助推高职本科的类型转变和内涵发展,是新时代本科职业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更是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构建产出导向的工匠精神培育模式,以培养适应新时代企业价值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关注点之一。目前学术界鲜有从岗位行为需求出发,反向设计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模式。鉴于此,本文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文献研究,结合OBE理念的学习产出四步骤,以企业视角分析了工匠精神的行为定义、实现原则和评价维度,构建了“守”“破”“创”“合”四阶段的工匠精神培育模式,并在实践过程验证了可行性,以期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群培育工匠精神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当前高职教育及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为例,从培养方案制订、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课程及毕业考核模式改革、教材建设、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培养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并对提升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可供转型发展期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工科类专业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支持下,建立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新生态的条件已成熟。“新生态”是职业教育发展与创新的重要策略,也是职业教育发展与创新的必由之路。为高职教育建设数字重构赋能的新的教学整合模型,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改变当前高职教育的办学现状,构建数据驱动的有序循环、开放促成的动态平衡的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新生态,助力高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范式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从教育信息化到教育数字化,高职院校赢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职业教育数字化是开辟职业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职业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建设也需要紧跟时代,以智能技术激活教育数据的价值,赋能教学实践的痛点问题,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教学体系、教学资源、教学范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为基本路径,实现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数字化转型,推动职院校思政课程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OBE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实际产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其模式下课程设置以学生未来的工作需求为导向,所有教学环节围绕学习产出进行设计。基于OBE教育模式的高职《财务管理》课程以明确学习成果预期、围绕学习成果组织教学、基于学习成果单元考核、完善学习成果反馈为教改实施主线、以提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为教改实施目标,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优化传统考核方法,建立适应现代企业需要和符合高职办学理念的课程教考模式。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中有效工人的培养——构建职业与教育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工人的培养需要基于职业的学习过程,以及职业与教学标准的互相融合,这对依附传统教育发展的高职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转型的契机;同时经济、产业与教育的交集,有效工人的顺利"产出"也意味着一种统一与兼并.教育在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过程中,以往那种单纯的供求已不复存在,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理应与市场紧密联系,当我们在强调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应以需求为导向时,当依附于封闭传统教育的高职教育被放到市场这个环境中去审视时,应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去寻求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而来自于横向的职业学习过程以及纵向的标准重组也不仅仅是为了职业与教育的融合,而是寄期望于在瞬息变化的市场经济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OBE教育模式是教育范式的一项重要革新,其注重教学成果的产出,强调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能否获得真正的能力,与传统内容驱动式教育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以基础日语课堂教学为例,将OBE理念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教学设计,处理好日语课堂在使用资源和教学方法等内容上存在的不同问题,实现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日语课堂教学形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职业人文教育为职业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必须重塑并彰显职业人文教育的本然要义。职业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精神为旨归、以培养"成人"为价值追求的职业教育,它是一种存在教育、素质教育与生态教育。实践职业人文教育,必须从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上入手,进行理论范式的转型与渗透。  相似文献   

14.
高职"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开发基本理论包括现代职业教育学习理论、行动导向教学范式理论、职业教育传播理论、高职教材评价理论;基本原则有:能力本位原则、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职业成长规律原则、行动导向原则、职业教育课程论与专业教学论原则、教育传播原则;开发模式有:通用模式和"4912"实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教学模式呈现出重知识、轻能力;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弊端,已不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必然的趋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遵循“明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评价”基本流程,发挥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双重优势。OBE理念是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或结果导向的教育,遵循定义学习产出、实现学习产出以及评价学习产出的步骤,注重学生的学习产出。基于OBE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创新,可以更好地明确教育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效果,突出学生主体的地位,进行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16.
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为核心理念的OBE模式是一种国际教育改革的先进教育范式和主流理念.虽然OBE理念在工程教育中被广泛应用,在文科教育中还少有涉猎,但是,近年来,通过国内学者的逐步研究发现,OBE理念在学前教育专业改革发展中得以应用.目前,国内学前教育领域相关文献基于OBE理念主要从人才培养、课程与教...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在工科类高职院校艺术团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工科类高职院校艺术团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旨在推进高校美育教育,为高水平艺术团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学报必须实现其职能转型,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主要包括围绕教育目的顶层设计的由服务学校向服务职业教育转型,围绕人才培养的由服务科研向服务专业教学转型,围绕校企合作的由服务教师个体向服务行业组织转型。  相似文献   

19.
艺术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但是目前部分工科类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仍然十分薄弱。工科类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更新育人理念,构建工作机制,多途径加强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中高职衔接已成为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但现行的中高职教育衔接仍然存在“贯而不通”等诸多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中高职衔接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