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要求和学科前沿方向,该文设计了"复合抗菌材料制备与性能"综合实验。分别以生物炭(BC)和聚丙烯腈(PAN)为载体,以复合季鏻盐为抗菌药物,制备了2种复合抗菌材料,利用平板法测定了它们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该实验项目包括复合季鏻盐、生物炭和纤维薄膜材料的制备与结构的表征,吸附性能和抗菌性能测试等内容,涉及高压静电纺丝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电喷雾质谱仪和X-粉末衍射仪等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ZrO2纳米复合粉末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活性等特性,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效率,因而其纳米微粒在催化方面的应用很广.并且获得的高纯、超细、均匀的ZrO2复合粉末还是制备优良性能的ZrO2陶瓷材料的关键.本文介绍ZrO2纳米粉末的制备及其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纳米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纳米复合镀层的制备、分类及耐磨减磨、耐腐蚀、耐高温、自润滑、催化、导磁等方面的性能,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纳米颗粒在复合镀层制备过程中的沉积机理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表面活性剂对复合电沉积法制备纳米碳管复合镀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复合电沉积法制备纳米碳管复合镀层,在控制实验基本工艺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加入不同的表面活性剂进行电镀,测量纳米碳管的质量占所得镀层总质量的百分比。经过分析后可以得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更有利于制备纳米碳管复合镀层的电沉积;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则不利于制备纳米碳管复合镀层的电沉积。  相似文献   

5.
喷雾干燥是喷雾转变工艺(SCP)制备纳米结构WC-Co粉末的前期工艺。章探讨了喷雾干燥过程中温度、时间、表硕活性剂等因素对WO3-CoO复合粉及纳米WC-Co复合粉制备的影响,着重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WO3-CoO复合粉的形态。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利用天然马脾铁蛋白制备的核壳型纳米复合粉末的成分及组织结构、纳米复合α-Fe含量对电磁参数及电磁损耗的影响,以及以纳米复合α-Fe作为吸波剂的吸收性能。结果表明:利用天然马脾铁蛋白可以制备粒径均一的核壳型纳米复合α-Fe,一次粒径小于12nm;随着复合α-Fe含量的增加,介电常数ε′和ε″基本上单调增加,同时有助于磁导率μ′和μ″的提高;电磁损耗单调增加,损耗中以电损耗为主,磁损耗次之。用纳米复合α-Fe作为吸波剂,可以在厘米波范围内取得较理想的吸收效果,是一种新型的、耐腐蚀性能好的纳米吸波材料。  相似文献   

7.
纳米铁氧体复合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和机械共混法两种方法制备了纳米Fe3O4和BaFe12O19改性丙烯酸树脂涂料,并对复合涂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的纳米Fe3O4和BaFe12O19改性丙烯酸树脂涂料的吸波性能明显优于机械共混法制备的纳米复合涂料.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研究化学镀镍磷复合镀层的性能,在研究了镍磷化学复合镀新配方的基础上,在A3钢片表面分别制备了纳米和微米复合材料镀层N i-P-MgO(CuO).用称重法测定厚度;通过10%NaC l溶液测定其耐腐蚀性;GB5935 86标准贴滤纸法测镀层的孔隙率;MH-3硬度仪测定其硬度.结果表明:在最佳施镀条件下,可得到耐磨性、硬度强于A3钢片、N i-P镀层和N i-P-MgO(CuO)纳米复合镀层的微米复合化学镀层,和光亮致密耐腐蚀性强于A3钢片、和N i-P-MgO(CuO)微米复合镀层,与N i-P镀层相当的N i-P-MgO(CuO)纳米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9.
纳米金复合凝胶由于其在工业催化、传感器件和药物释放等多个领域的优异表现,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综述纳米金粒子的制备方法:溶液还原法,模板法,电化学法,纳米金复合凝胶内部的作用机制:氢键作用机制,反应基因作用机制,纳米金复合凝胶的应用,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高温固相法制备层状钛铌酸钾盐(K T iN bO5)。通过硝酸酸化、剥片处理等获得亚级钛铌酸钾纳米片。分别用二氧化钛和氢氧化铁溶胶对钛铌酸钾纳米片进行复合,获得两种钛铌酸钾纳米片为基质的复合纳米催化剂。最终分别考察了亚甲基蓝(M B )在两种改性的钛铌酸钾纳米片表面上吸附和光催化效果。结果表明,两种钛铌酸钾纳米片为基质的复合材料在氙灯下对亚甲基蓝均具有良好地复合改性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复合化学镀方法制备了镍-磷-氧化铁纳米复合材料镀层。通过孔隙率、耐腐蚀性、硬度、耐磨性等性质试验,结果表明:纳米复合镀层致密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等均优于A3钢片,甚至优于Ni-P镀层。  相似文献   

12.
以冷冻干燥和纳米合成技术制备生物玻璃和胶原复合支架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弯曲强度测试等分析手段,对复合支架的理化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支架具有多孔结构.在制备过程中,两相间产生了化学键合作用.由此论证了复合支架的孔隙结构可为细胞生长及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提供充分的空间.两相间的键合作用对于提高骨支架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减弱植入体内后在体液中的膨胀和浸析反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该文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和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PVP/Ti(OiPr)4复合纤维,并对其进行热处理,制备了尺度均一、形貌较好且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TiO2纳米纤维.并通过对PVP/Ti(OiPr)4复合纤维进行各种表征,确定了不同温度下TiO2先催化剂的晶型.  相似文献   

14.
结合科研工作热点和学科前沿方向,该文设计了“SA/rGO@CuS光热转化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综合性实验.将具有光吸收能力的硫化铜(CuS)纳米粒子负载在具有高导热系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上,制备得到rGO@CuS复合物,以其为载体材料负载相变芯材十八酸(SA),设计制备出具有光捕集、光热转换和定形相变储能...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新型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的,以抗菌药物恩诺沙星(ENRO)为靶向药物,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的高分子聚合物聚乳酸(PLA)纳米纤维基复合药物载体。通过XRD、红外光谱和热重进行表征,结果表明ENRO药物是以物理分散的方式分布在纳米纤维内部和镶嵌在表面。研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ENRO对纳米纤维膜亲水性能的影响,发现静电纺丝PLA纳米纤维膜属于疏水材料,ENRO药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静电纺丝PLA纳米纤维膜的亲水性能。通过SEM表面形貌观察和直径分析可知,10%PLA纺丝液制备的纳米纤维粗细均匀,且没有珠节,静电纺丝载ENRO/PLA纳米纤维的直径在300~900 nm。体外释放实验表明,静电纺丝PLA纳米纤维对ENRO具有很好的缓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纳米缓释系统具有高达50%的载药量,长达72h的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16.
石墨型氮化碳(g-C_3N_4)和纳米金属银(Ag)都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在光催化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以g-C_3N_4和纳米Ag构建的复合型光催化材料,既可以克服g-C_3N_4导电性差,光生电子和空穴复合几率高的缺点,又能利用纳米Ag的局域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进一步拓宽可见光吸收范围,或通过g-C_3N_4和纳米Ag界面处的肖特基势垒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Ag/g-C_3N_4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文章对近年来Ag/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纳米Ag负载增强g-C_3N_4的光催化性能的机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MA-AA)/羽毛多肽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了铅离子的初始浓度、反应的时间、羽毛多肽的含量对复合纳米纤维膜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铅离子浓度的增加,复合纳米纤维膜吸附量增大且纳米纤维膜吸附铅离子为吸热反应;在60min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且饱和吸附量为33.46mg/g;未加入羽毛多肽时,纳米纤维膜吸附量为34.5g,羽毛多肽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纳米纤维膜吸附量最小;羽毛多肽质量分数在10%~20%时,复合纳米纤维膜吸附量逐渐增加,羽毛多肽质量分数超过20%时,无法收集到纳米纤维膜。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化学还原和晶种诱导结合法制备银纳米粒子,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制备的银纳米粒子进行表征;用大肠杆菌为受试菌株进行药敏实验,采用纸片法通过比较抑菌圈大小测试了不同浓度银纳米粒子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单分散的、平均粒径约为15nm的准球形银纳米粒子对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且抗菌效果随着纳米粒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还原和晶种诱导结合法制备银纳米粒子,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制备的银纳米粒子进行表征;用大肠杆菌为受试菌株进行药敏实验,采用纸片法通过比较抑菌圈大小测试了不同浓度银纳米粒子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单分散的、平均粒径约为15nm的准球形银纳米粒子对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且抗菌效果随着纳米粒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20.
纳米材料指微观结构至少在一维方向上受纳米尺度调制的固态材料,其晶粒或颗粒尺寸在1~100nm范围。银的纳米级颗粒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很高的比表面积、表面活性,可用作催化材料、防静电材料、抗菌材料和生物传感器材料[1,2]等,是一种新兴的功能材料。一、纳米银的不同形貌在实际应用中,不同行业对纳米银的特性有着不同的需求,而纳米银的特性主要由它的结构、形貌、尺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