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导读,就是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学“读”,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阅读和学习的规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场合,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或画了全副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语文教学与此类似.要想“极省俭”地提炼出文章的精髓.就要学会巧妙地抓住文章的“眼”。文章的“眼”在哪儿?以散文的导读为例.应是指抓好文章的“课眼”、“文眼”以及“字眼”。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课的题目,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一个短语,有的却是一个句子,所以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分析题目的语法结构,准确判断出关键词——题眼。  相似文献   

4.
文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是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是把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是文章的感情基调,能显示文章的中心。阅读教学应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这实际上就是要抓住课文中的“文眼”。我们语文教师如能潜心钻研,抓准文眼;紧扣文眼,梳理脉络;挖掘文眼,升华情感,必能透过这双美丽的眼睛.找寻语文课堂教学的通幽曲径。一、潜心钻研。抓准文眼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也就是说,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5.
6.
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抓住文眼即能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文眼的巧配妙置,是实现作者、读者双向交流作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众多例子说明紧扣文眼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多多指导学生从找准文眼入手,整体上把握文本。这对于学生快速地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中各个方面的关系,更深层次地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8.
人有人眼,风有风眼,题目、诗句及文章也都有自己的“眼睛”。人眼是心灵的窗户,风眼是狂飙的中心,由此可见,题眼、诗眼、文眼的地位和作用当然是举足轻重、不可等闲视之的。先说题眼。题眼是题目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词,  相似文献   

9.
陈章明 《考试》2004,(2):11-12
一首诗的诗题往往起到提示全诗中心的作用,因而对诗题必须认真分析,不可轻易放过。如杜甫诗《望岳》:  相似文献   

10.
崔巍青 《小学语文》2010,(11):30-31
众所周知,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中藏眼”,它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也许它只是个普通的词语,也许是一个优美的句子,而这些内容正是我们展开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地方。教师应把“文眼”作为一个板块来设计课堂教学,以点带面展开相关的教学实践,使文本的精华成为课堂的精华,成为课堂教学实践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1)若某气态混合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6,或它的平均化学式为CxHy,其平均碳原子数1相似文献   

12.
一篇好的文章.总有一两处“点睛”之笔.这往往是理解和领会全文的关键.人们常常称之为“文眼”.我认为.好课也应该有“课眼”.有“眼”的课才有灵气。一堂课.如果没有“课眼”.就如同画龙没有点睛.顿时失去了灵性。“课眼”既是课堂教学的切人点.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聚焦点.  相似文献   

13.
14.
李维新 《现代语文》2006,(12):104-105
一篇章之中,“眼”位置究竟在哪里呢?一概说来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皆因而异,且有规律可循。清代刘熙载说:“揭全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这段话告诉我们:“眼”或设在篇首以举其纲,或设在篇末以总其旨,或设在篇中以承前启后,突出主题。教学中,教师如能有效地捕捉“眼”,然后据“眼”求法,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将是令人瞩目的。  相似文献   

15.
技法一点通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文章的题目被称为文章的眼睛。那么,文章的主要内容则要依据题眼展开叙述。就《和家人一起看奥运》这一题目而言,题眼是“看”,因此,全文的主要内容应紧紧围绕家人看奥运时的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来写。如果失重了,这篇文章就会主次不分,偏离主题了。  相似文献   

16.
崔巍青 《学周刊C版》2010,(5):106-107
早在1985年,淮北煤师院中文系、中教法教研室金海侠副教授依据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继承前人“评点法”的精髓,结合系统论原则和语文教学实际,创立了“文眼导读教学法”。此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有着不可估量的实践价值。所谓文眼就是:“文中藏眼”。它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也许它是个普通的词语,也许是一个优美的句子,而这些内容正是我们展开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地方。教师应把“文眼”作为一个板块来设计课堂教学,队点带面展开相关的教学实践,使文本的精华成为课堂的精华,成为课堂教学实践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文泽芝 《湖南教育》2003,(11):37-37
抓住“题眼”,引导学生粗读课文。教学时,抓住题目的中心词———题眼。例如课文“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甲”字就是“居首位的,第一”的意思。由“桂林山水甲天下”引出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让学生具体感受它们的美,最后可获得清晰的感受:桂林的山水确实天下第一。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及良好的阅读习惯。抓住“文眼”,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文眼”是作者感情升华的表现,在文章中常常能起到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熟读“文眼”所藏的段落,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地扩展开来,这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能起到事半功…  相似文献   

18.
文眼的“眼”,关节。引申为文章的精要处,即诗文精要吃紧的文字。教学倘若把握不准文眼,势必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不得要领,“以其昏昏”欲“使人昭昭”,无滋无味,哪来教学效果?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把握住文眼,就掌握了诗文的精神实质。文眼,文章的点睛之笔,不同文体的文章,其文章的  相似文献   

19.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能传神,这说明眼及眼神对人和交流情感的重要性,同样,一道题中关键的词句(条件)也可称为“题眼”,找出了“题眼”,联系相关的物理量,物理规律便可相应地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