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名本来只是一个地理符号,然而当它出现在诗人的诗歌作品中时,却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符号,而且往往还代表了与诗人、时代背景等密切相关的多种含义。因此,分析杜牧诗歌中地名的艺术功能,探析杜牧诗歌中的地名与其诗风转变的关系,对于进一步了解和评价杜牧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骆一禾创作前期的基本精神是对生命的肯定、热爱与赞美,该时期的重要意象是春天。在创作后期中他建构了一个辽远无垠的诗歌世界,该时期的重要意象是麦地,他也得以在当时的诗坛树立起纯血诗人的形象。骆一禾认为诗歌是生命的象征,与生命密不可分。在生活不断吸收和沉淀的过程中,他在诗歌里加入深挚的情感,浓缩出生命的精华——血液中的水,也形成了他的诗歌美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以《致杜鹃》为例,探析华兹华兹诗歌中的生态思想,挖掘出回归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生命共同体意识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4.
唐代科举中用诗歌干谒名流,而金榜题名者甚多,白居易、王维、杜牧、朱庆余、卢储、高蟾、杜荀鹤等人都以生花妙笔的干谒诗展示自我才华而走上仕途。解读这些干谒诗,是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5.
以功能语法的概念功能为理论框架,以杜牧的《秋夕》为范本,对该诗的原文及其四种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旨在探讨诗歌英译与功能语法的关系,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是如何在诗歌原诗和英译文中得以体现的,以及及物性的各个过程在表达诗歌主旨和情感上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贺诗歌意象探析李军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诗要用形象思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①。确实,李贺诗歌意象精采纷呈,具有其鲜明特点,杜牧《李长吉歌诗叙》对此曾作过十分精当而形象的描述,可谓至论。但另一方面,李贺诗歌一直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千古不解之谜,读者...  相似文献   

7.
在唐代诗学体系中,杜牧的理论颇具特点.他反对奇丽之风,反对囿于时尚,强调创新,主张意为主而气为辅.在对李杜、韩柳、元白、李贺诸人所作的评述中,他又表明了自己对诗歌本质特征和审美意义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8.
杜牧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那远大的抱负、坎坷的经历、敏锐的才思和旷达的性格使其诗歌形成了“雄姿英发”、“清新俊逸”的鲜明风格。其咏史七绝在题材和艺术上的特点是:一、议论纵横带有史记色彩;二、含蓄蕴藉,不着议论而议论自见;三、论列大事,指陈病利,揭露大胆,鞭挞有力;四、游历之作,抒情性强,含而不露;五、写景怀古,意境深远,情韵悠长。杜牧咏史诗承前启后,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杜牧在湖州有很多小诗,特别是杜牧的外集中有一首《叹花》诗,历来被认为是风情之作,文章从杜牧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叹花》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认为它不但不是一首风情诗,而且还是一首感伤时世很强的政治诗。从而揭示了杜牧在湖州的有些风情诗和写景小诗绝非风情或闲来之笔,其中蕴涵着杜牧强烈的个人身世遭遇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0.
大学时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可以使学生懂得热爱生命,认识生命和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本文在探讨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出仕与归隐的人生矛盾与其家族有着重要关联。家族的曾经与现实、曾祖与外祖的影响,对陶渊明共同产生作用,影响了陶渊明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他在出仕与归隐之间反复徘徊。  相似文献   

12.
杜甫与陇右的缘分,可谓得山川之助,歌诗更助于山川。他从雄秀奇丽的高山巨川感发诗兴,与大自然展开心灵的对话,从而发出和谐的共鸣,赋予陇右山川以美学品味,为中国古代诗歌史增辉添彩,给后人尤其是甘肃人民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宣传甘肃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发旅游资源,滋润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离骚》是一首自叙式的政治抒情诗,是屈原生平思想最深刻的揭示,也是屈原心灵世界最生动的写照。本文对诗中“吾”的心路历程作了梳理和分析,从其心理活动过程来看,较大的波动有八次,内容顺序如下:条件优越,自负不凡;纯洁高尚,遭遇不公;回家遭训,被迫出走;虚设幻境,倾诉心声;“求女”为喻,以通君侧;占卜决断,指点迷津;昆仑寻根,往而复返;先贤召唤,舍生取义。将其全过程贯穿起来后就能看出:《离骚》是屈原悲剧性人生道路上心灵历程的吟唱。千载独步,无可比象!  相似文献   

14.
川端康成的《名人》塑造了一位视围棋艺术为生命的卓越棋手形象。这一形象具有著名棋手吴清源的精神底色,体现了围棋世界技与道的纠葛。追求与生命融合的道之境界,应是每一棋手毕生奋斗的目标。今天普及围棋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贝多芬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的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所处的时期,正是欧洲的社会生活、政治宗教、哲学科技等领域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是启蒙运动带来的思想繁荣时期;是德国古典文化崛起的时期;同时也是伟人频出的时期。贝多芬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而他所关心的远不仅仅是音乐,从很多史料记载中也能证实,在许多方面他也可算是博学,作为这样一个人,不可避免地会被各种相互激荡的思想意识所影响。然而,外在的思想冲击与他内心世界的自我感悟在他人生的各个时期和阶段肯定是大不相同的,本文也希望能结合对贝多芬影响较大的哲学、科学、宗教思潮等领域来考察贝多芬晚期作品所体现的艺术追求和思想表达;通过对特定时代中多种相互激荡的思想意识的考察,从人文角度尤其是哲学与宗教倾向方面,考察贝多芬的晚期思想境界,思考贝多芬晚期作品中、与其形式特点相对应的内省性、幻想性、宗教性等风格特征在形而上学层面的成因。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理解和还原一个作为凡人的贝多芬的晚年心境,从人所可能产生的信仰力量中获得对今天、对自身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综述保尔·朗格朗教育理论前期研究基础上,对朗格朗体育教育观进行了探讨,认为朗格朗的体育教育思想为:“身体”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运动技巧的阶段性,体育运动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其思想对中国学校体育深化改革具有借鉴与启示:学校体育的连贯性与整体性,技能技巧练习的阶段性,了解与爱护你的身体。  相似文献   

17.
灰色文献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是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的信息资源,对推动政治、经济生活起着很大作用。国外对灰色文献的开发比较早、面比较宽,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要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加强协作,资源共享。充分开发利用灰色文献。  相似文献   

18.
阮籍、陶渊明和王维所处时代际遇各异,在遭遇到人生困境尤其是政治挫折之时,他们都选择了退却,同时还以诗传心声.但是在诗歌的意象选择、思维模式、精神风貌方面却相去甚远.这里除了他们各自的家庭影响和性格差异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思潮的变迁,阮籍之外“玄”内儒、陶之儒道交融、王之归心佛理,是其诗风大异之关键.阮籍《咏怀诗》意象继承楚辞、以神话居多,精神风貌上展现的是“穷途恸哭”式的儒家之悲愤;陶渊明《饮酒》、《咏贫士》、《读山海经》、《杂诗》等作品,意象中虽有神话,但以历史类的居多,展示的是“倦鸟知还”的“固穷”、“任真”;王维辋川诸作意象以山水田园为主,展示的是“水穷云起”的随缘任运.这一线索也展示了古代士人在立德立功方面受挫之后转向内心自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9.
杰克·伦敦的一生都与海洋密不可分。少年时期,出海是他维持生活的方式;中年时期,这成了他避开俗世,获得灵感的途径;而在内心深处,海洋最终又成了他所向往的天堂。作家与海洋世界的密切关系成就了他的海洋书写,这不仅成了他后期作品的主要内容,而且也事实上成了极具贯穿性的一个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Designed to move活动为基础,分析体育品牌体验对消费者行为(品牌忠诚)的影响,这种形式的品牌体验能够给消费者的生命资产和生活价值观带来影响,具有研究价值。本文采用Brakus的SEMs模型测量品牌体验,通过实证分析,探究了感官体验、情感体验、行为体验和智力体验与品牌忠诚之间的作用关系。分析发现,感官体验、行为体验和智力体验对品牌忠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在体育品牌体验中情感体验对品牌忠诚影响不显著,这对体育企业的营销活动和体验手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