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山狼传》里,作者写东郭先生在赵简子的盛怒斥骂下,“伏踬就地,匍匐以进,跽而言日……”其中的“伏踬”,新编语文课本解作“趴下”,误。按此二字原本作“伏质”。课本编注者为迁就其“趴下”说,迳改作“伏踬”。“伏”是趴伏,“踬”指绊倒,合起来不正是“趴下”吗!但“伏”  相似文献   

2.
马中锡的《中山狼传》已选入一九七九年湖北省编高中《语文》第四册。我对这课中的几条注释有不同看法,今提出来商榷。1、“有狼当道——有狼在道上。”显然,此注是将“当”释为“在”了。“当”并无“在”义。此处的“当”是遮拦、阻挡的意思,“当道”即站在路当中,把路拦住。《史记·赵世家》:“他日简子出,有人当道,辟之不去。从者怒,将刃之。”在“有人当道”之后有“辟之不去”四字.“当”  相似文献   

3.
《中山狼传》使用了“毛宝放龟”这一典故,作注者均注毛宝“为东晋人”。但《中山狼传》写的是春秋时代晋国赵简子猎狼的故事。引用东晋典故显然不合情理。这一差错,或者是作者马中锡的疏忽,或者是尚有作注者未见到的史料。  相似文献   

4.
一、“毛宝放龟而得渡”。典出《搜神后记》(东晋陶潜撰?)。引文如下:豫州刺史毛宝威邾(zhū)城,有一军人于武昌市买一只白龟,放之江中,后军人因作战失败投江,为龟负载至岸而得生。二、“隋侯救蛇而获珠”。典出《淮南子·览冥训》:“譬如隋侯  相似文献   

5.
明代马中锡(1446——1512)撰《中山狼传》,成功地塑造了中山狼和东郭先生两个典型.作者通过思想、心理、语言、行动,集中地表现了中山狼的可恶和东郭先生的“可爱”,把这两个寓言形象刻划得入情入理,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6.
《中山狼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古代寓言小说,它成功地塑造的东廓先生和狼的艺术形象,早已家喻户晓。这篇文章选入统编高中语文第三册。如何分析东廓先生这个典型形象,准确理解作品的寓意,还有不同看法。狼的本性凶恶狡诈吃人,对它不能讲仁慈,必须坚决消灭之,这是传统的认识。课  相似文献   

7.
明人马中锡的《中山狼传》,过去曾劳烦许多学者去进行推测,其本事出于何处?郑振铎先生推测此文是根据宋代谢良所作增补而成,电有许多人认为此文是马中锡写来讽刺李梦阳对康海的忘恩负义(见《玉剑尊闻》、《池北偶谈》、《茶香室三钞》),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认为此文系以前人创作为蓝本,对其本事来源都未述明。那么,中山狼本事到底出自何处?笔者认为系出自民间故事。今年暑假,笔者曾到乡间进行一次小规模的民间文学调查,获一《智童降妖》故事。情节与《中山狼传》十分酷肖,如出一辙。这个故事说的是,古代有一个作恶多端的妖怪,被张天师捉住,用一特制的瓶子装好,埋到荒郊野外。后来由于水土流失,瓶子露到地面上。  相似文献   

8.
寓言故事《中山狼传》用全文一半以上的篇幅描写人物对话,有声有色地展示了中山狼狡诈凶残和东郭先生迂腐软弱的性格特点。中山狼狡诈凶残的本质,是通过它乞求救助、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这三部曲逐渐显露出来的。在这三个过程中,它各有一段长篇表白,在这三段话里正好可以找到它凶残本质逐渐暴露的线索。第一段话,是它被赵简子发矢射中,失声而逃,来到墨者东郭先生跟前乞求救助时  相似文献   

9.
统编高中语文第三册《中山狼传》写东郭先生向杖藜老人求救的一段文字中有“岂天之未丧斯文也”一语。课文对“天之未丧斯文”的注释是:“这里是天不让读书人丧命的意思。语出《论语·子罕》。文,原指文化,后来也用‘斯文’指读书人。”其他几种选本的注释也与此注基本相同。我觉得这样解释,虽然也讲得通,但总感到与文意不尽相符。现提出一点异议,和同志们商讨。查《论语·子罕》原文: 子畏于匡,曰:“文王即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於斯文  相似文献   

10.
《中山狼传》是一篇生动的寓言故事,选自《东田文集》卷三。作者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东郭先生和中山狼这两个寓言形象的典型性格,概括当时社会中存在的某种类型人物的共同特征,有着浓厚的褒贬色彩,也有着鲜明的思想内容。它告诉我们,狼吃人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对恶狼一样的坏人,切不能温情脉脉,而应该坚决斗争到底!  相似文献   

11.
“孔子作《春秋传》说”首见于清人张沐《春秋疏略》,再见于清人许伯政《春秋深》,三见于近人毛起《春秋总论初稿》,非始于姚曼波女士。姚曼波女士《春秋考论》的考证推论充斥着穿凿附会、武断臆测。  相似文献   

12.
六年制第九册17课《再见了,亲人》这篇散文,文朴情真,不亚于一杯浓浓烈烈的离别美酒,酷似一支满含深情的抒情曲。本文中的“再”,恰似美酒中扑鼻的浓香,犹如曲中激情的音符。题中的“再”揭示了本文的背景,其义不是第二次,而是“多次”,并且是“多次”中的“最后一次”,含有一种何日复今朝的惜别之情,所以全文的情感基调激人情思,催人泪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从1958年起分期分批撤离朝鲜回国。本文是志愿军最后一批回国的情景,作者把八年相聚的深情全部浓缩于一“再”。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深情厚谊,真有道不完的离别话,诉不尽的难舍情。可是,送别的时间实在太短暂,“八年真情”与“瞬间的追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作者就是利用这种反差手法,使  相似文献   

13.
王晓星 《考试周刊》2009,(39):230-231
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英国《破产法》第214长和《公司董事丧失资格法案》第10条对公司拯救文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房子由于年久失修,瓦片破了几块,一遇下雨,家里总是要用几个脸盆接漏。一个星期天,正在同朋友闲聊的时候,孩子插话说:“爸爸,现在趁雨季未到,你应该抽空修补一下房顶,免得雨季一到,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我觉得孩子的话颇在理,于是连声答应“好的,好的”,并进而联想到“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青”的谚语来。趁,就是要求争时间,抢速度,不要错过机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去实现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因为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山东省教育厅日前下发通知,严禁该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  相似文献   

16.
朱弁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文人,《曲洧旧闻》是他重要作品之一,全文十卷约有四万多字。其中具有小说特征的内容占有很大比重,通过对具体笔记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曲洧旧闻》中有大量属于笔记小说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小说学意义。从内容来看,《曲洧旧闻》还呈现出大量的诗性内容,受到“温柔敦厚”的诗教影响,具有诗性美。此外,作品中大量对北宋都城东京的描绘,也展现出作者朱弁对东京特殊的城市记忆。  相似文献   

17.
经济是人类通过生产技术手段从自然生态系统中猎取的并纳入社会系统中流动转换的物质能量总和。基于对再生资源为载体的生态能量的循环利用,决定农业成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互动的重要端口,从而成为支撑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农业与工业的结构配置问题,农业对经济发展提供的产品、市场、要素及外汇贡献表明,农业在任何经济体内都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小猫种鱼》的寓意是学习这篇课文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些宫有启发性的问题。如:1、花生生长在什么地方?2、鱼生活在什么地方,鱼种到地里能活吗?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容易明白:植物的种子在合适的土壤中就能够生长;鱼是动物,离不开水。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贝、小猫为什么想种鱼?用什么办法来种鱼?2、小猫的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3、小猫错在哪里?4、小猫只有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鱼?通过对这组问题的讨论和回答,从而使学生懂得: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里,通常有“好学生”与“差生”之说。前者,指的是那些各门功课成绩优良的“尖子”;后者,一般是成绩平平,或中等偏下的学生的代名词。由于“好学生”直接与升学率挂上钩,而“差生”又往往会把平均分拉下来,故此前者受到格外青睐,而后者则被视作“包袱”。这种“好”、“差”之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醒世姻缘传》中不仅含有“把”字短语和“被”字短语同时并列出现在状语位置的这一句式;还有其特殊的“把”“被”同现句:“把”字后介引工具;“被”字短语嵌套在“把”字短语中等。“把”“被”同现不仅有其句式、语义上的相宜性,还有其产生的内在动因:汉语动补结构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