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虞文 《世界文化》2006,(5):51-52
今年年初,我有幸去韩国参加了一个冬令营活动。在韩国的半个月时间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韩国人衣、食、住、行的别样风情。衣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也就是说人长得好,要靠打扮来衬托;人长得不好,更要靠打扮来修饰。在韩国,这条定律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素以化妆品闻名的韩国,所拥有的化妆品品牌还真不少,而韩国的女性几乎人人都化妆,浓妆淡抹的脸上给人一种修饰过的精致感觉,很耐看。韩式服装比中国服装更强调突出人的线条美,所以在大街上穿裙子的人很多。一方面让人觉得很有女人味,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女性的美…  相似文献   

2.
风情万种的洱海,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迷人的。譬如在漫天霞光辉映下,身着艳丽红妆的洱海。又是一番风情迥异的俏丽模样。  相似文献   

3.
伍振 《寻根》2005,(5):36-42
天津是个寂寞的城市。小洋楼的繁华与热闹似乎随着袁世凯北洋时代的结束,也慢慢归于沉寂。表面上看,天津在中国的直辖市中是最没有特点的一个,既缺少北京那种宏伟大气的庄重,又没有上海那种城开不夜的繁华,也不像重庆那样山重水复,诡谲多姿。  相似文献   

4.
莫斯科地铁始建于1935年,从通车到现在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它现有9条地铁线路,其中8条穿过市中心繁华区,呈放射形;另一条是绕市区的环形路,总长达二百三十余公里。每条线路都有十几至二十几个车站。这些地铁线纵横交错,互有交叉,最多的有4条线在一个车站交汇。  相似文献   

5.
秦志华 《寻根》2000,(3):107-108
1800年的广州,虽已有了那么点从同街十三行飘出来的“洋味”。而人们的生活,却仍然是一秉旧俗。这民俗民风,于寻常百姓而言,颇有些“日用而不知”的味道,但在精明的商贾眼里,却是赚钱的好门道。  相似文献   

6.
天津,一个不事张扬的城市。小洋楼的繁华与热闹似乎随着北洋政府时代的结束而慢慢沉寂。天津既缺少北京宏伟大气的庄重,又没有上海霓虹闪烁的繁华,也不像重庆山重水复,诡谲多姿。但静静地融入天津,便会有另一种体会。  相似文献   

7.
刘晨 《世界文化》2014,(5):44-46
提篮桥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东南部。提及“提篮桥”,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提篮桥监狱。在上海人的口语中,“提篮桥”就是监狱的代名词。提篮桥监狱被称作“远东第一监狱”“东方巴士底狱”。但是,从1933年第一批犹太难民到上海,直到1949年前后他们陆续离开,上海虹口的提篮桥地区成为犹太难民最主要的聚居地,并在这里创造了别样的“维也纳风情”。  相似文献   

8.
蓬生 《世界文化》2011,(2):27-28
哑行者,中国上个世纪曾旅居英美42年的文化名人蒋彝之谓也。20世纪30年代,他首先去英国,在那里生活达22年。这期间,他开始以哑行者为笔名,用英文创作系列游记,而其中的《伦敦画记》《牛津画记》《爱丁堡画记》《湖区画记》最负盛名。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四川宜宾宴饮类型习俗、酒谚民谣俗语的产生、人事交往礼俗等三个方面。阐述川南民众的酒俗风情及其人文精神,指出源长厚重的宜宾酒业、酒文化所孕生出的朴实浓美的酒德、酒礼、酒仪、酒行、酒宴、酒乐、酒歌与仁义和美的酒俗精神,是宜宾成为“酒都”的极重要而又特色鲜明的精神人文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