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耿阳 《新闻爱好者》2010,(10):135-136
媒介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它与社会文化发生作用从而形成特殊的媒介文化。媒介文化能够超越传播内容本身去影响受众甚至整个社会,形成了某一时代特殊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郭伟 《报刊之友》2014,(2):107-108
媒介形象千姿百态,各有不同,职业运动员媒介形象作为当代一种特殊的媒介形象,始终保持着高关注度,对受众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我国职业运动员媒介形象的分析,以期职业运动员的媒介形象能够对社会文化的风貌乃至未来文化的构建发挥正面的媒介文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媒介环境,而媒介环境决定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我们可能已经明显地感受到,随着电子媒介特别是电视的普及,影视媒介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影视媒介消费占据了人们大部分业余时间,成为消遣娱乐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人们的文化素质也决定其文化消费的方式。受众的文化素质不同,其选择文化消费的方式也不同。受众素质直接决定着影视艺术传播的效果。受众素质是构成影视艺术传播环境的特殊要素。传播效果取决于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方式、传播的范围、传播的场景等,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素质,尤其是影视艺术传播,受众素质是决定影视艺术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张媛媛  张宇丹 《传媒》2021,(1):42-44
Vlog作为当下颇为受众喜欢的一种媒介,其记录生活的方式别有特点.本文通过聚焦Vlog受众文化群体被承认的需求、了解政治事件的需求、社会交流的需求与娱乐休闲需求,来探讨Vlog这一媒介形式的媒介文化特征,通过受众需要作为参照点,来分析Vlog媒介文化的整体风貌,以及受众选择Vlog这一媒介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融合文化随着媒介融合逐渐形成发展,并极大地影响了受众的信息传递方式、认知方式和加重了受众的媒介依赖。  相似文献   

6.
“娱乐至死”的担忧虽有道理,但忽略了我国的国情和媒介体制,缺乏对中国式娱乐的深层认识,忽略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娱乐解放力和转型中新闻体制的双重性挤压所带来的娱乐偏向力,忽略了媒介作为文化的载体在解构文化的同时也在昭示着现代文化的某些品格。娱乐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是通过媒介受众的主体参与和媒介意识的养成,来形成媒介娱乐化的主体启蒙价值的,其良性发展需多向度规范,而糅合我国群众性政治取向的大众文化思路,则可以突破对媒介娱乐化的单向批评,以更加理性的、务实的、建构性的取向来实现媒介文化的自我扬弃。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是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导致的受众参与形式与内容也发生了转变。事实上,媒介融合不仅仅是技术、机构以及参与形式的融合,更代表了一种文化变迁。从受众参与的视角思考媒介融合或是一种媒介融合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业务研究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正在改变着受众参与媒介的方式,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媒介文化样式,这就是参与式文化。面对参与式文化的挑战,以培养受众具备媒介批判意识为核心内容的传统媒介素养教育将会向以培养个体的新媒介交往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新媒介素养教育转向。  相似文献   

9.
宋妍  贾淼 《新闻传播》2007,(10):46-48
大陆的媒介娱乐文化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了,受众的娱乐欣赏水平随着媒介娱乐文本的不断变迁,也在逐步提升。娱乐文化是一种教育,媒介娱乐文本与受众的媒介素养,在十年间,在良性的互动中获得“双赢”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姚君喜 《新闻界》2006,(1):89-90,88
大众传播媒介直接影响着公众的信息认知,不同的受众对媒体的内容和功能也有不同的认识。“媒介使用与依赖”理论认为:大众媒介是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产物,相应地,个体的媒介使用动机和需求也受制于社会环境。受众对信息的不同动机和需求产生了不同的媒介行为,从而  相似文献   

11.
马鸿龙 《今传媒》2011,(7):110-1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大,媒介文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此过程中,一些新的媒介文化相继涌现,并且在受众的体验再塑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此为背景来略谈一下在数字空间的感官沉浸方面新媒体文化对受众体验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粟幸福 《今传媒》2010,18(10):38-40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作者以湘西地区为例从传播渠道、接触频度、内容偏好等三方面分析了大众媒介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受众精神文化消费的影响。经过分析,得出这样几个结论:电视是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受众获取各种精神文化消费信息的主要渠道;媒介的接触频度对西部地区农村受众的精神文化消费有一定的影响;媒介内容偏好仍然呈现娱乐>信息>知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新闻媒介的受众观体现出一定历史时期的新闻意识。我国媒介受众观的流变过程大概可以分为指导受众、接近受众两个阶段。而在当前,追随受众的新闻意识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新闻意识的流变与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是密切相关的,并反映出了社会文化体系由精英文化和主导文化占主要地位向大众文化占主导地位转变。  相似文献   

14.
媒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人们的思想、感情、社会行为等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之深刻、广泛、复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作者现从三个方面,对媒介对受众社会行为的影响加以论述。从媒介的功能看其影响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5.
于媚 《新闻通讯》2009,(9):31-32
媒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人们的思想、感情、社会行为等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之深刻、广泛、复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作者现从三个方面,对媒介对受众社会行为的影响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时代,媒介编辑在文化价值观的表达中处主导地位,他对文化价值观表达的意识、内容和策略,不仅影响着本土受众的思想和行为,也影响异域受众的思想和行为;不仅对本民族的发展起着导向、规范、凝聚和驱动作用,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具有示范作用.因此,媒介编辑要有对文化价值观表达的强烈意识和责任,要有对文化价值观表达的高度自觉和自信,要有文化价值观表达的高超手法和艺术.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媒介时代,媒介教育的主要功能不同。传统大众传媒时代媒介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启迪民智,以达到“以文化人”的教化启蒙目的;融媒体时代,以互联网媒介为中心的媒介使用者不再局限于大众传媒时代受众线性的、单方向的信息接收方式,而是可以通过双向的、自下而上的受众同参模式参与信息产消的全过程,凸显其主体性,从而推动媒介教育的新转向。认知并理解融媒体时代基于媒介文化嬗变所引发的媒介教育新转向,需要从媒介本体、媒介文化的主轴新闻传播以及媒介使用者关系的变化角度去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类视听节目让中华传统文化以更亲切的方式走进大众心中,在其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过程中,“再媒介化”创新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实现路径包括:从新视角出发创新传统文化的语态表达方式,用现代化、国际化的新制作打造国风美学,借助新技术调动受众共现“再媒介化”的参与式创新等。深入探究实现传统文化“再媒介化”表达的创新路径,可为有效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播破圈,为推进全球受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提供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9.
黄金  张娜 《新闻前哨》2014,(7):71-73
本文从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狂欢理论、媒介民粹主义消费与文化工业等四个维度,解析韩剧在国內热播的原因。本文认为韩剧网络消费热是媒介民粹化生产和受众民粹化消费的合谋产物。在"粉丝狂欢"的表象之下,是文化工业生产者对粉丝的成功收编。这为如何提高我国国产剧的受众满意度以及做好文化产品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系的乔纳森·格雷教授深耕媒介与受众研究二十余年,尤其关注粉丝研究、电视受众研究等议题。乔纳森始终保持批判与反思的立场,另辟蹊径地关注到反粉丝、非粉丝以及对特定媒介产品抱有负面情感的受众,并指出受众研究在当下新媒介环境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此次访谈从乔纳森的研究历程开始,回顾粉丝研究的三波浪潮与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随后谈及他的新书《厌趣相投:媒介、受众和品味动态》对一类特殊受众——即明确表达“不喜欢”的受众的研究。最后,我们回到《复兴受众研究》,讨论广泛意义上的受众研究的发展,反思受众理论式微背后的问题,同时展望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