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媒体的主干。形式除了"播新闻"外,"说新闻"、"播说新闻"等节目形式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新闻节目怎样创新?怎样在激烈的"视听"竞争中取胜?辽宁经济广播《大城小事》节目作了有益尝试。节目以"新闻演播+音效点评"的样式出现,可谓是  相似文献   

2.
《大刚说新闻》是南京广播电视台于今年3月1日开播的一档直播电视新闻栏目,最初播出时段为18:00-18:20.现在的播出时段为17:48-18:20。  相似文献   

3.
本文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如果没有历史发现者对具有新闻价值的历史事实的"发现",历史活用为新闻就很难实现;在"历史"活用为新闻的过程中,历史发现者的"发现"是创设新闻由头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历史发现式新闻"比"历史新闻"的提法更能够体现出历史之与新闻的合法关系,因而更容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4.
"短新闻"是一种新闻体裁,也是目前大力提倡并在各种新闻评奖中设有奖项的新闻体裁。一个记者如果想使自己的作品达到获奖的水平,特别是在国家级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清朝新闻官方新闻控制思想及新闻管控实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清朝各阶段新闻控制思想与管控实践的特征,发现清朝主流思想与新闻传播实践相互形塑的时代特点.清初官方的主流思想以"外王"儒学观念为主,官方新闻控制思想也表现出"内敛"的特征,新闻管控较为宽松;清朝中期儒学"内圣"兴盛,而官方控制思想也逐渐强势;清朝末年,西学引...  相似文献   

6.
吴佩兰 《今传媒》2016,(2):141-142
播音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论促进了播音员主持人业务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有志于电视播音事业的同行经过不懈努力,播音质量和理论研究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随着时代发展,新闻类节目播出形式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播出形式从之前的"播"新闻逐渐也有了"说"新闻、"评"新闻等类型,本文仅就"播"与"说"两种新闻播报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熊萍 《新闻知识》2008,(1):84-85
新闻需要发现并成于发现,记者的发现力直接决定记者怎样做,能够走多远,但当前部分记者缺乏的就是这种能力,发现不了有价值的新闻,有时新闻素材摆在面前却"嗅"不到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或者根本就不愿花精力和时间做深层挖掘而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浅层次报道上,哄抢新闻并由此造成简单重复,以致一些本具有极高新闻价值的作品因记者发现  相似文献   

8.
试论地方电视时政新闻视角的"三个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蕴泉 《新闻知识》2007,(10):63-64
在新闻传播史上,时政新闻因其显著的政治性、鲜明的导向性、权威性以及丰富的信息性而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备受各媒体重视。近年来,娱乐新闻、体育新闻继续火爆,"民生新闻"、"公共新闻"等在各省市台风起云涌,各台都在抢占收视率和市场份额,这对  相似文献   

9.
刁广冰 《新闻知识》2007,(11):88-89
对于新闻记者与广大通讯员来说,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常常要面对大量的公文材料。那么,如何去消化吸收?如何从公文中"发现"新闻,"淘"出新闻,实现公文与新闻的精彩转换?这里面有高下之分,大有学问。有些人往往能"化平淡为神奇",而有些人却时常"入宝山而空手归"。为此,有必要对二者加以辨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雄 《现代传播》2006,(2):34-37
电视"民生新闻"是地方电视台在现有电视体制、收视环境下追求自身新闻理想的一次策略性突围和成功.但它已经显露出内在的一系列矛盾和悖论,突出表现为"名"与"实"、"新闻的量"与"新闻的质"、"市场意识"与"责任意识"等范畴之间的紧张关系.克服上述紧张关系的唯一出路,既不是该种新闻节目样式的惯性发展,也不是完全否定,而是民生新闻的自我转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类媒体为吸引受众,对相比"硬新闻"更容易被受众喜爱的"软新闻"日益重视.然而,坏的风气随之而来,由于软新闻不像硬新闻那样题材严肃,媒体渐渐模糊了广告和新闻的界限,出现了杂交式文章,不伦不类,受众在不知不觉中被媒体和新闻本身"忽悠"了.  相似文献   

12.
陈奕 《东南传播》2011,(6):118-120
"媒介融合"已成为当前新闻传播界的重要趋势,反映到新闻教育领域,"媒介融合"专业的设置是对这一现状的积极回应.而作为世界上第一所创办"融合新闻"专业的新闻院校,密苏里新闻学院堪称典范.由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该院"融合新闻"专业的全面介绍,为我国新闻教育在媒介融合时代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中经常可以发现,有些新闻稿选题不错,但因不得要领,写得四平八稳,而使作品流于一般,可读性大打折扣.新闻写作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探索新闻特有的写作规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众多新闻精品人手,对其进行深入考察和对比性分析、研究后,发现它们在写作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新闻写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笔者将这些规律简要地概括为"三入三出",即:巧入新出、深入浅出、精入简出.  相似文献   

14.
我们郑重地向广大同行推荐第四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高艾苏写的这篇文章。新闻工作者要发扬好作风 ,多写好作品 ,就应该像高艾苏同志那样 ,努力实践“至人所未至 ,想人所未想” ,追求“不一样” ,从而达到比较高的思想境界和业务境界。虽然高艾苏同志是军事记者 ,但是他在17年的记者生涯中悟出的道理却有着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不一样的尺寸——关于新闻真实度偏差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现代汉语词典中 ,度的解释为“计量长短 ,标准” ,楚国子玉在形容东家之子的美貌时说 :“东家之子 ,增一分则太长 ,减一分则太短 ,著朱则太赤 ,著粉而太白”。其实 ,这反映的是度的概念。楚子玉所表达的是东家之子的美貌 ,其衡量标准就是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新闻也有一个度 ,写作角度、采访角度、报道角度、把关人角度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新闻的真实度 ,也就是衡量新闻真实的尺寸是什么。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在中宣部或新闻出版署的文件中 ,常常强调如实的报道 ,即按照新闻事实的原貌加以报道 ,不允许歪曲和纂改事实 ,不允许编造和杜…  相似文献   

16.
李振 《青年记者》2007,(22):83-84
2007年7月26日,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1860新闻眼》联合全国19家媒体在南京结成了"情感新闻联盟"。这次结盟是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在当今剧烈的新闻竞争中,为了开拓自身发展空间的一次新尝试。  相似文献   

17.
牟国志 《当代传播》2007,(3):118-119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媒体对民生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有的开通了民生热线,有的定期推出"民生在线"等专题、专栏,还有的辟出专版来做民生新闻.但是在关注民生问题的同时,如何把握好新闻报道的"深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喉舌论"是中国现代新闻学理论的三大支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的核心内容。它作为我国新闻传播的指导性理论早已是新闻界的共识,长期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电台、电视台正广泛以"说新闻"方式报道新闻,但"说新闻"目前存在着语言不规范、新闻选材的流俗化、辅助语言的自然主义等问题.新闻从业者对此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让"说新闻"更成熟、更完善.  相似文献   

20.
文体新闻版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版式更能代表读者的阅读潮流,更能体现出一张报纸的版式特色.只有追求"形""视"兼备的版式,才能创出一片天地.如何才能制作"视""形"兼备的文体版面是每个文体新闻编辑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