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教学初中物理“观察水的沸腾”这一学生实验时,曾多次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有许多小汽泡?”,“为什么会发出响声?”等问题.当时,我只能简略地回答说:因水中有气体,烧杯发生了振动.为了能具体而准确地回答这两个问题,我翻阅了有关书籍.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个案1:宁宁是某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学生,每天早上他总是很早到校。他是参加学校田径队的训练,还是负责早自修的小干部?其实一样都不是。宁宁是为了提早来抄袭别人的家庭作业,避开老师的“火眼金睛”而这样辛苦的。问他:“为什么自己不做作业?”宁宁坦率地说:“我上课时没有听懂,题目做不出,只能抄抄别人的,否  相似文献   

3.
窦瑾 《教学月刊》2010,(6):36-38
走进课堂,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两种现象:一种是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相关的知识,都懂了,但教师还是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案,按部就班地在向学生“布道”,结果是学生因兴趣疲劳而“万马齐喑”;另一种是教师的教学内容明显超出学生的实际,学生接受不了,但教师还是自鸣得意地表演着“独角戏”,结果是学生因基础缺乏而“混混沌沌”.出现上述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笑语笑画     
比星星小是什么老师问一个小学生。老师:“用肉眼来看,太阳小还是月亮小?”学生:“月亮小。”老师:“比月亮小的呢?”学生:“星星。”老师:“比星星小的呢?”学生:“比星星小?这个…不知道。”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感情丰富,热情奔放,作文训统一旦激起情感共鸣,何愁写不出好作文? 本学期,我校在高中部各年级开设了音乐欣赏课,学生非常欢迎。如能让学生“歌起而情动”、“情动而辞发”,不是一次很好的作文练习契机吗? 请读下面一组学生因听歌而引起感情共鸣涌出的佳作。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     
今天,是小玲十四岁生日。爸爸又出差了,家里只有奶奶、妈妈和小表妹在为小玲庆祝生日。饭吃了一半,小表妹忽然问小玲:“玲儿姐,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小玲抬头看了看妈妈那张因过度操劳而显得苍老的脸,缓慢而又低沉地  相似文献   

7.
笑一笑     
笑一笑识鸟生物老师:“你能不能指出,这两只鸟哪只是小燕子,哪只是麻雀吗?”学生:“我指不出,但我能说出。”生物老师:“说说看。”学生:“小燕子旁边是麻雀,麻雀旁边是小燕子。”  相似文献   

8.
“老师,我不同意您的说法。”“老师,我有补充。”“老师,我发现书上错了。”……课堂上,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不愿跟着老师备课设定的思路走。是将教案进行到底,还是大大方方地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前进?这是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问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跳出备课设定的思路,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的批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更美丽。  相似文献   

9.
考试是评价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试卷评讲课质量的高低,对于考试的评价和促进功能的充分发挥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单元检测还是综合测试,试卷上反映出的每个学生个体的错误和错因总是不尽相同,甚至是千差万别的.这种错误和错因的“多样性”正是学生发展中的个别“差异性”的直观体现,是教师实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各层次学生发展的绝好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0.
郭辉 《湖北教育》2005,(7):122-122
“郭老师,这次的音乐考试怎样考呀?”“郭老师,这次考试是不是自己选喜欢的歌曲唱?”“这次考试是一个人唱还是几个人唱呀?”“能不能自己给自己打分?”……随着期末的来临,学生们又开始关心音乐考试这个问题,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音乐考试与别的学科考试不一样,学生不能一起同时进行测试,老师一边要听考试学生的演唱,一边要管理其他学生.显得很被动..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以前也变换过很多考试形式,如开音乐会、  相似文献   

11.
牛顿讲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是根据已知的原理和事实.对未知的现象及规律所作出的一种假设性判定。纵观数学发展史。我们发现很多的数学结论都是从猜想开始。然后再设法证明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因过分强调严密的逻辑思维而忽视了对学生猜想思维能力的培养.甚至扼杀学生的猜想思维。正因如此.著名的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大声疾呼:“让我们教会学生猜想吧!”新课程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大胆猜想,甚至可以浮想联翩。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首先,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及其创造精神.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我们曾让学生以《呵!脚手架》为题练写作文。不少学生面面相觑,急得直搓手 写不出。写不出而硬要写 “赶鸭子上架”,那不是练写作文的好办法 也达不到“练一回有一回长进”的目的。学生为什么写不出呢?因为学生对脚手架缺乏确切的了解 和深刻的感受。所以,要使学生写得出 写得好 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脚手架了解确切 感受深刻。  相似文献   

13.
读了为何仍写不出?写了为何还是不会读?读和写都是思维的结果,都离不开人文母题,都有相应的核心词。围绕人文母题,以核心词为载体,引导学生展开“思维风暴”,将让读写融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不少学校主张学生的作业、试卷不打分数.或提出分数关乎学生的“隐私”.不宜公开。为什么呢?说给学生打分数有诸多负而作用.比如可能使学生小好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造成精神负担,等等。总之,有违素质教育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刘虹 《教育导刊》2009,(12):57-58
在中学校园里,潜心名著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少。为应付升学考试,学生大多围绕教科书或教辅资料转,没有时间阅读经典名著。而不少学生因缺乏有效的指导,读不出经典名著的精髓而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反而却热衷于阅读大小书店里言情类的“口袋书”以及网络小说。种种现象表明.学生的阅读取向出现了偏差。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走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部分学校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中小学的音、体、美课因不能参加考试而被视为“小三门”,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长期被语文、数学等“主课”所累,偏重于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大脑超负荷运载。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埋没了学生的创造力及个性的发展。学生们架起一副副眼镜,  相似文献   

17.
酸──这是指教师对于学生的疑难问题、思维困惑只是“启而不发”,让学生的思维意识在自己头脑中发“酵”发“酸”,再让其意识自我形成,自我渲泄,最后达到一种“欲说还休”的境界。例如,在《小摄影师》一文中这样写道:“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课文中产生了悬念:小男孩还会采访高尔基吗?这是每位同学都油然而生的问题,而且答案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及时点拨:“如果你就是这个小摄影师,你会怎么办?来还是不来?什么时候来?”这一点拨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绪引导到这篇颇具悬念和韵味的课文中,学生自发地去读书、…  相似文献   

18.
现状篇 毋庸讳言.如今的学校德育工作太难做了:三令五申教育学生不得吃零食.而学生照吃不误。甚至越吃越猖獗;明文规定学生不能进“三室一厅”.学生还是偷偷摸摸,变着法子去网吧玩游戏,甚至通宵达旦:三番五次教育学生要爱护公物,不破坏公共财产,学生还是置若罔闻.课桌椅、门窗屡有破坏;铁性要求学生考试不能作弊,作业不能抄袭。学生还是屡屡违反。不诚信现象时有发生;明确规定学生不得谈恋爱,而“地下游击队”却如“星星之火.燎原一片”;苦口婆心教育学生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而学生却嗤之以鼻。认为大惊小怪。不合时宜……总之.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老师,我不同意你的说法。”“老师,我有补充。”“老师,我发现书上错了。”……课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老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课上,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不愿跟着老师备课设定的思路走。是将教案进行到底,还是大大方方地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前进?这是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问题。教学实践告诉我,跳出设定,灵活应变,尊重学生,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把学习局限在教室的四堵墙壁里.”要想洞穿四堵墙壁,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教师可因时、因地、因学生、因内容而灵活地巧设作业后的“小尾巴”、课后的“小尾巴”等,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课堂以外、学科以外的更广阔空间,收获意料之外的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