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为核心的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必须融入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并遵循"互联网+"的发展理念和技术路径。该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1+X证书制度内涵,并基于二者在人才培养方面隐含的质量、标准、开放、融合的价值取向和耦合逻辑,构建了"互联网+1+X"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框架,阐释了其运行逻辑等。在此基础上,该文有侧重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认为应以智慧教育方向为支撑提高职教育人能效、以目标融合互嵌为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多元互动协同为思路创新产教融合机制、以标准互联互通为目标建立国家资历框架、以动态评价管理为手段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等,以期为"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有效落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启动创新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以培养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综合能力为核心,从教学体系、实践平台、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打造"四层次、四阶段、四维度"的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推动科技教育快速有效发展,提升了高校教育创新力。对河南省部分地方高校的调查发现,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制度建设不规范、课程体系不完善,地方高校与"互联网+"国家战略结合较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不合理等问题。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对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亟需进一步加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地方高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体系和"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结构模型,以推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战略背景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强、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国家迫切需要高校外语教育培养出国际化外语人才。本文通过分析国内高等教育外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构建我国"互联网+"背景下的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代表创新2.0推动下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与教育进行跨界融合,将对课程、教学、学习等产生系统性影响,"互联网+教育"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新形势.作为促进教育国际化的基础学科,大学英语与"互联网+"的创新结合将对构建教育新生态、发展高等教育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产生深远影响.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主体观念、信息化能力、专业化建设和实践能力整体落后的问题.通过深入剖析,从践行认知理论、融合信息化技术和提升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入手,探索英语教学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经济提质增效的人才保障,不仅关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成败,而且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问题。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研究提出了高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模式,包括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平台、师资队伍以及评价体系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高校已经基本完成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其主要存在缺少量化考核标准、缺乏第三方反馈和缺失质量文化建设等共性问题。基于系统控制理论将本科专业质量标准设置为给定输入,以培养过程为控制器,以学生为受控对象,以学生知识素质能力为输出,将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具象成为了闭环系统。以此为基础构建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闭环保障体系,形成了"质量监测—问题反馈—过程修正—质量监测"的正向循环,实现了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保障和监控,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我国近12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的量化分析发现,中国特色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聚焦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课程与教学研究、教师成长与教育、德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经验借鉴与本土化、教育信息化与"互联网+"等领域;政策导向与学术导向两大逻辑主线互相作用与有机组合,形成高政策导向-高学术导向逻辑、高政策导向-低学术导向逻辑、低政策导向-低学术导向逻辑、低政策导向-高学术导向逻辑等具体的逻辑演进路径,多类型演进逻辑驱动下的教育科学研究体现着学科进步与实践诉求相互促进、重点聚焦与全局关注齐头并进、时代回应与历史梳理相得益彰的研究特征。  相似文献   

9.
基于标准提升教育质量是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结果导向"的绩效问责是美国运行质量标准的实践策略。结合美国教育质量标准实施情况,其质量标准的问责体系可简化为三个要素:标准、监测、问责,即基于课程的学业标准;专业的管理和监测体系;绩效为本的激励机制。美国在构建及运行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亚全 《教师》2022,(8):114-116
时装技术项目世赛标准是培养服装技能型人才国际化的质量标准,文章提出,树立以世赛标准衡量服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理念,弄清构建世赛标准的国际化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基础,以世赛标准为依托构建高职服装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是造就国际化服装高级技能型人才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