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柴达木盆地南缘3个气象台(站)1961~2005年霜冻资料,对霜冻及霜期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柴达木盆地南缘霜冻分布地域性差异大,年内霜冻主要发生在4月和10月,霜冻年际变化呈明显减少趋势,初霜冻日推迟,终霜冻日提前,无霜期延长.  相似文献   

2.
2010年7月5日20∶57~21∶10在格尔木市出现了一次沙尘暴天气。本文利用沙尘暴发生前的天气图资料、格尔木的探空资料以及沙尘暴发生前后格尔木自动站的地面气象资料对这次沙尘暴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起了激发作用;②该地区特殊的地形条件起到了加强作用;③沙尘暴发生前风速迅速增大,为起沙提供了动力条件;④气压和相对湿度在沙尘暴发生前夕和发生的中后期有明显扰动,沙尘暴结束后温度、气压、相对湿度和地面等气象要素有显著突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热力学角度对柴达木盆地南缘气温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选取柴达木盆地南缘的格尔木、小灶火、诺木洪和都兰四站2003~2007年的地面气象资料及中国气象局的T213数值预报、欧洲数值预报产品分析场资料,在用相关稳定筛选法精选因子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历史样本资料长度及各因子间的关系,筛选出最优预报方程的可变因子逐步回归方法制作气温对象精细化预报。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颗粒物监测数据,采用天气学分析、轨迹分析等方法对2021年3月呼和浩特市一次强沙尘暴天气成因及传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3月27日—28日受高空低槽和地面冷锋共同影响,呼和浩特市出现了大风、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天气,严重污染时间长达12 h,主要污染物以粗粒子为主;在严重污染时段,PM10增长速率远大于PM2.5,PM2.5、PM10均呈现单峰型变化趋势,PM2.5峰值出现在22:00,为1 062μg·m-3,PM10于28日01:00出现峰值,为5 037μg·m-3;通过HYSPLIT后向轨迹分析可知,此次强沙尘暴污染源均来自蒙古国。  相似文献   

5.
利用Micaps基本资料,对2012年4月19日一次较强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沙尘暴天气过程属于蒙古冷槽型,强冷空气的堆积及爆发导致沙尘天气的发生,同时涡度平流变化、高空急流的发展也是形成沙尘天气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2003年3胃19日—20日锡林浩特市遭遇到一次由蒙古气旋强烈发展而形成的沙尘暴天气过程,本文应用基本的观测资料、常规图表,从天气掌成因、动力机制、大尺度环流、垂直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表明:地形因素,斜压强迫及高空急流引发的高层等熵位涡下传.使蒙古气旋强烈发展,为沙尘暴提供了动力条件;其垂直结构决定的动量下传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蒙古气旋引发的犬风、沙尘暴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7.
2014年北京地区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雾霾天气过程,时间为10月7日—11日,文章对此次严重雾霾天气过程北京地区的地面PM10和PM2.5变化特征和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严重雾霾期间北京地区PM2.5、PM10浓度较高,最大值分别为300μg/m3和353μg/m3。9日温度为16℃,相对湿度84%,平均位势高度为1 540 gpm~1 560 gpm,平均水平风速1 m/s~2 m/s, Omega为-0.25 pascal/m~0 pascal/m。高温、高压、高相对湿度和低风速有助于二次气溶胶的形成,吸湿性使气溶胶粒子增大,散射能力增强,大气能见度降低,雾霾严重。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相关资料对2009年4月23日包头地区发生的沙尘暴天气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强冷空气活动是本次沙尘暴天气发生的主要原因;造成本次沙尘暴的高空系统是斜压性很强的蒙古横槽及槽后的偏北急流,地面系统是强烈发展的蒙古气旋;从动力机制来看,沙尘暴发生时,由于高层辐合、低层辐散而形成的强烈下沉运动,使得高空偏北急流带的动量下传到地面,中低层波动发展形成的次级环流则使动量下传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地面自动站资料,对2012年4月19日入春以来发生在锡林郭勒盟地区的一次范围最广、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时产生的沙尘暴天气,蒙古冷涡是造成这次强沙尘暴的主要高空系统,地面影响系统为蒙古气旋和冷锋,冷锋过境时,强烈的温度平流作用使得风力加大,垂直运动加强,将地面沙尘输送至高空,冷锋不仅是静力不稳定能量的机制,同时锋区内还存在对称不稳定,有利于垂直运动进一步加强,最终形成沙尘暴。  相似文献   

10.
杨海迪 《大众科技》2022,(10):48-51
文章利用气象高空、地面数据资料和GRAPES_MESO中尺度模式,对2022年3月13日发生在鄂尔多斯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沙尘天气的主要原因是蒙古气旋的强烈发展以及冷锋过境所引起的,在动力因子和热力因子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蒙古气旋发展东移,加之前期气候干燥,降水少,气温明显回升,近地层干燥,地表植被覆盖率低,裸露地表较多,为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丰富的沙源条件。GRAPES_MESO中尺度模式对此次沙尘天气形势预报偏北,但对大风的开始时间和落区预报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1.
罗显发 《青海科技》2010,17(3):39-41
本文对2008年5月2日海西西部地区的茫崖、冷湖出现的特强沙尘暴天气进行了分析,得出:500hPa高空锋区中不断加深的波动是此次特强沙尘暴天气形成的主要影响系统,与高空锋区相伴的高空急流南移,通过高空动量下传增大了近地面层风速,过程前期温度持续升高是此次特强沙尘暴天气产生的又一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巴彦淖尔市近30年来最强的两次大范围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从环流特征、气象要素对比、V-3θ图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两次过程都是出现在初春干旱的气候背景下,受蒙古气旋后部冷锋的影响出现的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大风发生前,θ、θsed、θ_*3条曲线在500 hPa或600 hPa以下与横坐标轴成直角或钝角,存在“顺滚流”和“超低温”;V-3θ图中大气层结干燥且层结极不稳定,不稳定能量只能通过大风来转换。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气候的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累积距平等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近46年(1961~2006年)来的气温、降水和径流量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柴达木盆地气候的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显示:柴达木盆地近46年来气温和降水呈上升、径流量呈减小趋势;气温变幅大,降水、径流量变幅小;气温升高、降水少、蒸发量加大是造成该地区水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乐亭县气象局1965-1994年及滦南县气象局1973-2002年各3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选取对观测环境变化反应敏感的气温、凤速等气象要素,来分析探测环境变化对地面气象要素的影响.通过绘制气象要素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得出一些气象要素与探测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结论是:随着周围障碍物的增多,历年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呈现上升趋势;历年年平均风速和年最大风速≥5m/S的日数逐渐减少.最后针对如何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十四冬多伦地区近五年(2015年~2019年)1月份多种气象要素进行逐小时要素分析,得出,气象要素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5时~16时,最低值出现在05时~08时;08时~10时易出现降雪天气;18时~23时天气较稳定,不利于降雪天气产生;09时~19时风速较大,最大值出现在14时~15时,19时之后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沙尘暴天气过程中风速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强  李江英 《青海科技》2003,10(5):32-34
利用自记风观测记录,分析了沙尘暴产生时的起始风速、风速变化及沙尘暴持续期间的风速特征及规律,为研究、预报青海省沙尘暴天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天气实况资料、平均场资料,对2008年秋季(9月下旬)柴达木盆地出现的连阴雨天气的降水量分布、环流形势、水汽输送、地形抬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和巴尔喀什湖低槽稳定维持相互作用是形成盆地这次连阴雨天气的主要原因;过程前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后部维持SW气流使得盆地西北部有较为充沛的水汽,再加上冷空气和地形抬升的共同作用,盆地西北部地区出现了较历年明显偏多的降水。  相似文献   

18.
2021年3月15日,赤峰市大部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大风沙尘天气,本次过程范围广、强度大。通过应用常规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数据,对此次大风沙尘天气的天气形势及动力热力条件进行分析,发现此次过程中适合的高低空配置、高空强锋区引导蒙古气旋加强南移,是导致此次沙尘天气的主要原因。同时高低空的散度差值在本次沙尘过程中有一定的超前性,在未来的预报工作中可以作为参考,提前预判沙尘天气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的形成过程,是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柴达木盆地地区地壳的演化过程,从较长尺度对柴达木盆地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柴达木盆地经过前第四纪数次构造变动后,祁连山和昆仑山隆起抬升使盆地与共和盆地隔绝,封闭了盆地东部及西南部,其时惟有盆地西北部与塔里木相连,成为柴达木—塔里木古淡水湖;柴达木盆地的雏形始于始新世晚期的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由于阿尔金山在晚更新世初期或中更新世末期隆升,使得阿尔金山不断崛起,至晚更新世初期或中更新世末期距今0.15~0.16MaB.P.之间,使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分野,成为封闭的古湖盆,盆地现代大陆水圈也逐步形成,柴达木盆地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20.
从航空器和气象要素的概念入手,探讨气象要素对于航空器飞行的影响,通过分析具体的气象要素来研讨航空器飞行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