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资本是大学生获取竞争资源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提高创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提升社会资本获取能力。社会资本具有资本属性,可以带来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社会资本的取得需要时间、精力、金钱的投入,需要积累,大学生社会资本稀缺。创业教育应培养大学生社会资本意识,提升获取社会资本的能力。大学生在创业中获取社会资本能力应在创业实践中培养,社会资本的积累有一个阶梯性过程,生存型创业项目具有风险小、门槛低、上手快的特点,大学生通过生存型创业项目在寻求、整合创业资源中扩大人脉资源,积累社会资本,提高获取社会资本的能力,提升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是一种能够被投资和利用的社会资源,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有着积极的意义,发挥着减少就业信息不对称、降低就业成本、提高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以及推动自主创业等作用。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本人、高校以及政府都应该认识到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和拓展大学生就业相关的社会资本,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寻求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社会重点。高校社会资本可以在就业工作中发挥减少就业信息的不对称性、增加就业信息的真实性、提升就业签约的效率性、提高学生自主创业可能性的优势,研究如何积累和利用高校社会资本,发挥高校社会资本在就业工作中的连接作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压力倍增。社会资本成为人力资本之外的重要资源,对实现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分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成因以及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正负价值。最后,从三个层面创新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运用策略,即在宏观上,国家健全创业就业机制;在中观上,学校加强对学生社会意识培养,架构信息桥梁;在微观上,个人积累双重资本。  相似文献   

5.
张漾滨 《教师》2008,(24):3-5
由感觉、信念、认知和价值观等隐性资源所构成的情绪资本能为企业带来巨大财富。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情绪资本的培育,并充分培养、挖掘和运用大学生正面创业情绪,尽力规避创业负面情绪,这样才能创造和保持持久的企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女性创业的兴起说明创业应成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加强对女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积极指导她们积累创业资本,为将来创业奠定基础。本文探讨了创业资本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生就业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支持和鼓励大学生成功创业无疑会实现社会和大学生“双赢”。大学生创业不仅需要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支撑,而且需要社会资本的强有力支持。本文在对社会资本概念及内涵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社会资本的现状及其与大学生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并从性别、城乡差异和家庭社会资本的角度探究大学生社会资本对其创业意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全国上下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越发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设计与构建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新热点,科学设计和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落到实处,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议题。文章根据人力资本、实践社会学、马斯洛层次需求等相关理论,提出构建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为中心的"三维资本"式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发展,以保障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9.
女大学生创业过程心理资本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心理问题:自我认知不准,创业意识淡薄;存在畏难心理,创业体验匮乏和依赖心理重,创业心理品质不良。通过开发女大学生的心理资本,预防和调适她们创业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自我认知,帮助她们树立希望、培养乐观心态、提高自我效能感、提升创业韧性,能有效提升她们在就业创业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王莉 《文教资料》2013,(6):134-135
本文通过综述社会资本理论和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信息提供、降低就业成本和创新创业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有益帮助。文章最后从提高存量和优化利用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如何集聚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全国15所不同类别高校2533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技术和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城市和农村两类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差异及其对就业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大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源于家庭(父母)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社会资本的城乡差异对城乡大学生择业有显著影响,具有社会资本优势的城市毕业生更可能在一级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而较少考虑到农村就业,相反,农村学子的农村就业意愿更强;职业选择上,城市学生更倾向成为大学生村官,农村学子则更倾向于农村创业。  相似文献   

12.
《滁州学院学报》2016,(4):64-67
大学生就(创)业心理资本是指大学生在求职、创业过程中的积极情感特征,并成功促进就业、创业的心理资源总和。研究采用公开招募的方式,招募到49名应用技能型院校大学生志愿者,选取其中心理资本水平较低的29名学生作为实验组,进行体验式学习的实验干预,六次共15小时的结构式团体辅导。采用《大学生就(创)业心理资本问卷》、《大学生就业能力量表》为效标,所得数据通过SPSS20.0进行管理。结果发现,接受体验式学习干预方案的实验组就(创)业心理资本水平和就业能力显著提高。体验式学习干预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就(创)业心理资本水平和就业能力,设计合理、针对性强的体验式学习干预方案是应用技能型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谭萍 《教育教学论坛》2014,(33):199-200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一个结构健全的组织,为就业贡献力量已成迫切需要。通过分析共青团在大学生就业创业中的优势、现状以及不足,提出高校共青团组织应从帮助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理念。进行学术科技创新,提供创业辅导,提升就业综合素质。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拓宽就业渠道等几个方面入手发挥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对于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培育创新型人才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主要功能及特点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创业孵化基地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三种资本,不同资本形式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孵化基地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创业孵化基地应重视发挥组织社会资本的功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加丰富有效的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学术界考虑到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学研究中的新兴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例如在降低就业信息不对称、获取就业机会、降低就业成本、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和历史上任何一种新潮流一样,社会资本理论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只要我们努力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扬其长、避其短,就可以使社会资本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择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贫困学生的全面资助体系的欠缺,社会资源和校内资源无法有效对接都直接导致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社会资本如何发挥中间作用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成为当前的关键。本文从社会资本、大学生自身两个方面探讨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并系统阐述了社会资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关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对社会资本相关理论的回溯,按照理论研究展开的逻辑顺序,梳理了"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的相关论域,并做出评析和展望。文章指出,在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研究中,必须厘清相关概念,规范社会资本测量指标,拓宽学术视野,提高该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心理资本的概念,从就业心理资本的角度,结合学生在校期间的人才培养过程,选用一些适当的方式方法,把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及健康发展,为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及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力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当前就业困难、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高校共青团在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共青团应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和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思路,营造氛围,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有效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鹏  鲁扬  吴燕 《教育教学论坛》2014,(24):239-241
在就业压力增大、创业成为大潮的新形势下,水利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能力是其适应今后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也是水利高校大学生积累所必需的社会资本的要素。水利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就业水平,因此,水利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要转变观念,依据政策,加强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