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尤其在漳州市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台湾当局控制的金门岛,因此对台宣传就成为《闽南日报》的一大特色。这是漳州新闻媒体得天独厚的长处。《闽南日报》充分发挥对台优势,悉心研究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态势,亲自见证了两岸亲人渴望团聚、台商寻找投资最佳地点和两岸人民同心同德反台独、促三通、盼统一的历史事实,并围绕“天时、地利、人和”做好对台宣传报道,增进了漳台文化、经济交往,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卞玺 《新闻传播》2010,(5):117-117
海峡两岸的闽南文化是由福建闽南人和台湾同胞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海峡两岸的闽南人传承与发展的地域性文化。厦门卫视的节目主要是使用闽南语播报.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的趋同性和相似性所展现出的强大向心力.使得厦门卫视的闽南语频道在对台传播中突显优势,显示出了闯台文化传播交流的强大功能和闽台文化融合的深远意义。厦门卫视的《闽南通》栏目,就是一档弘扬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和民俗特色的优秀栏目.  相似文献   

3.
林兴华 《东南传播》2020,(1):I0005-I0005,F0002,I0001-I0004,F0003,F0004
两岸交流,媒体先行。2019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四十周年,日前,由东南广播公司牵头策划、两岸70家广播媒体参与的"第十四届两岸广播春节联播暨闽台红砖古厝联合采访活动"在闽南和金门举行,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纽带,以两岸红砖古厝建筑群为载体,共同探索两岸媒体融合发展新路,在海峡两岸引发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4.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因此对台宣传就成为《闽南日报》的一大特色。闽南日报充分发挥优势,悉心研究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态势,报道见证了两岸亲人渴望团聚和台商寻找投资最佳地点及两岸人民同心同德反“台独”、促三通、盼统一的事实,《闽南日报》增进了漳台文化、经济交往,为促进祖  相似文献   

5.
两岸合作,媒体先行。媒体是传播两岸善意的币要平台,这要求福建新闻媒体要加强涉台新闻宣传,积极传播善意,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者。作为台胞的重要祖籍地,漳州的新闻媒体更要紧紧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对台优势,迎难而上,主动破题,先行先试,加强涉台新闻宣传,积极推动漳台新闻合作交流,为推动漳州对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为推动两岸...  相似文献   

6.
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一脉相承,是维系两岸同胞亲情的纽带。本文以东南广播公司闽南话节目《阮厝在泉州》为例,阐述闽南文化在对台广播中的重要性,探讨对台广播节目应该如何更好地运用闽南文化,提升对台宣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对台广播中闽南文化要素运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苏闽 《中国广播》2014,(10):84-87
对台广播已走过60个春秋。从空中越过海峡,连接两岸,在实现信息的沟通之外,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两岸情感和文化的交流。有效运用闽南文化要素,唤醒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在实现对台有效传播中起到关键作用。在新时期如何创新运用闽南元素,增强有效传播,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就对台广播中闽南文化的要素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留 《东南传播》2021,(12):46-48
在建设"新型主流媒体"阶段,传统对台新闻媒体面临融合转型的新挑战.福建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打通《海峡新干线》和《今日海峡》两大对台资讯栏目,以两岸"Z世代"为目标受众,以互联网思维优化现有人员和资源的配置,推进新闻媒体纵深融合,孵化出媒体人视频号矩阵"海峡锐评"等新媒体产品,在实现流量变现的同时,也为两岸和平发展营造积极有利的舆论环境,是"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升级建设中的一次宝贵尝试.  相似文献   

9.
《纲鉴纂腋三千字文注》是一部历史类蒙学读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漳州乃至闽南蒙学的发展水平。其书由清代名士高士奇作序,曾任古田教谕的叶二涯为之作跋。该书特点是"循史而述,重在讲史",用韵考究,具有地方方言特色,是研究闽南蒙学和地方文献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0.
在报纸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地方报纸以本地的人文、历史资源为依托,突出本地化特征,牢牢抓住本区域内的核心读者群,无疑是十分关键的生存之道。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揭阳日报》在2003年8月改版时,在原有纯文学、文娱性等版面的基础上,新辟《揭岭风情》专版,着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牌,以此提升地市党报的亲和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增进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向心力是对台传播的根本目标,是对台传播的“道”与“魂”。福建与台湾地区渊源深厚,具有独特的对台优势。主流媒体应善用福建对台资源,打破传播场域区隔,在传播形式上寻求两岸受众最大公约数,讲好融合发展的“闽台一家亲”生动故事,提升对台传播感染力、亲和力。  相似文献   

12.
南安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和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两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台湾同胞中有80%的人讲闽南语.正是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解放以来,南安一直是对台宣传的前沿阵地.作为南安唯一的广播电视媒体,南安广播电视台立足海西,充分发挥“五缘”优势,以郑成功文化为纽带,积极有效做好对台宣传报道工作.本文介绍了南安台做好对台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报道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一、李大钊担任过福建漳州的教育局长吗? 读《陶铸传》(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见该书103页提及陶铸在民主革命时期曾活动于福建漳州一带,并由此重建了中共闽南特委的地下党组织,书中说:“五四时,以漳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方,陈炯明创办《闽星报》、《半月刊》,一度聘请李大钊任教育局长。”这是把李大钊和陈独秀搞混了,因为李大钊根本不曾去过漳州。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发生重大良性转变。然而在2014年底至2015年初却再次出现了有关两岸关系转向何方的讨论和声音。而这个背景正是2014年台湾岛内九合一选举出现新变化。在新形势下,媒体作为两岸沟通的桥梁需要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所说的:"闽南文化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大有文章可做。"当前发展闽南话地方广播有助于提升对台传播工作的效率。同时地方闽南话广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而对当前的闽南话广播进行融合与创新,体现闽南话广播对台传播的功能与特质,无疑是解决当前发展瓶颈的一个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叶亦武 《东南传播》2016,(10):31-32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不断深入是大势所趋,闽南话对台广播如何在融合与创新间,在情感的宣传上,走出一条"可听"的"味道"元素,以情感共鸣拉近台湾同胞的心理距离,体现闽南话对台广播的功能与特质,无疑是闽南话对台广播同仁的思考方向。本文以东山人民广播电台闽南话节目《海峡七彩虹》为例,阐述情感元素在对台广播中的重要性,探讨对台广播节目应该如何更好地运用情感元素,提升对台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舟山晚报自1998年1月起与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联合创办了《千岛文史》专版,并迅速打造成了所登文章主要由读者撰写、极富地方文化特色的品牌栏目,13年来深受读者喜爱。本文以新闻学、传播学的观点分析《千岛文史》专版的办报形式、传播内容与海洋地域特色、由来及影响,分析挖掘本土历史文化对地市报办出地方特色、打造品牌栏目、赢得受众市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2019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这一时期两岸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两岸媒介的互动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信息桥梁作用。本研究认为,40年以来两岸媒介互动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解严"与自我想象的破冰、常态化交流与多样化互动、海峡两岸媒介的深度合作以及融媒体时代的主体言说与个体表达。梳理与分析两岸媒体产业从"冰冻"到融合的历史,有助于读解两岸媒体互动的理论内涵与现实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张垣地理"是《张家口晚报》2010年改版后新推出的一个极具本土特色的副刊版面.它挖掘张家口本土人文地理资源,注重地方文化张扬.无法复制的本土特色张家口是一座沐浴了500多年风雨的塞外古城,积淀了深远的地缘文化.其中的河流、山脉、老街、胡同、人文、景观,无不表现着这种文化的独特.作为一张地市报,独具本土特色的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找准这个"特质"后,2010年新年伊始,《张家口晚报》推出了精心酝酿的"张垣地理".  相似文献   

19.
新闻报道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大厦,文化品位关乎到宣传报道的品质。丰富内涵,提升报道品位是主流媒体不懈的追求。《新晚报》在旅游专刊报道中,以打造品牌专版为目标,以辟建专题系列报道为突破口,着力提升专版文化品位,形成系列报道特色,版面风格耳目一新。一年以来,相继组织了10组专题系列旅游报道,使旅游专刊更富内涵,更具文化品位,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东南早报》是福建泉州晚报社创办的子报,2000年8月15日正式创刊。《东南早报》以"打造闽南主流生活报"为目标,以"服务、鲜活、负责任"为办报宗旨,扎根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主要城市,辐射全省,影响全国,是闽南地区发行量最大的市民生活报。历经10多年努力,《东南早报》逐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