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4 毫秒
1.
梁永涛 《收藏》2012,(8):73-73
“男钱”是中国古代对一种钱币的称谓,为何称“男钱”?查阅文献资料,发现此提法最早源于唐朝杜佑《通典》:“布泉,世谓之男钱,妇人佩之,生男也。”晚唐段成式《戏高侍御七首》之六云:“诈嫌嚼贝磨衣钝,私带男钱压鬓低。”宋代洪遵《泉志》有言:“旧谱日径寸,重四铢,悬针书,文日‘布泉’。  相似文献   

2.
马广志 《收藏》2009,(5):126-127
清末叶德辉所著《古泉杂咏》中有一首“布泉径寸字针悬,鼓铸难忘居摄年,传语深闺消息好,佩来个个是男钱”的诗,读后很是奇怪,钱币难道也有男、女之分?  相似文献   

3.
葛天越 《收藏》2020,(5):44-47
宋仁宗赵祯宝元元年至皇祐六年(1039~1054年)铸行的"皇宋通宝"钱,是继"宋元通宝"后的第二种北宋国号钱。据《文献通考》载:"及改元宝元,仁宗特命以‘皇宋通宝’为文。"唐与昆《制钱通考》曰:"国朝钱文皆用元宝,而冠以年号,及改号‘宝元’,文曰‘宝元元宝’。诏学士议,因请改曰‘丰济元宝’,仁宗特命以‘皇宋通宝’为文。"  相似文献   

4.
戎畋松 《收藏》2021,(3):32-34
在宋代铸钱中,占比最高的就是“元丰”年号钱,其版式繁多,数量巨大,也是宋钱存世最多的品种之一。这种钱是为宋神宗赵顼元丰年间(1078-1085年)所铸。至于“元丰”年号的命名由来,据南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十三·纪年兆祥》载:“熙宁之末将改元。近臣撰三名以进:曰‘平成’,曰‘美成’,曰‘丰亨’。神宗曰:‘成字负戈,美成者,犬羊负戈。亨字为子不成,不若去亨而加元。’遂改元丰。”  相似文献   

5.
史怡 《收藏》2018,(12):10-23
晋《庄子注》记载(明曹昭《新增格古要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之矣;子固非鱼也,予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相似文献   

6.
女子从军,渊源流长,最早可追溯自商、周。我国现存最早的上古时代典籍汇编《尚书·费誓》载:“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祇复之;我商赉汝……无敢寇攘。逾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孔《疏》云:“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也。古人或以妇女从军,故云‘臣、妾逋逃’也。”读此,知商,周军队中曾有女子从军。军中所以使用  相似文献   

7.
孔德 《武当》2007,(3):32-34
【原文】玄天上帝①曰:“《易》曰:‘乾父坤母②。’阴阳之义,昭昭可考。有天地然后有男女,则阴阳之道又不言而喻,则是有天地之不可无男女也明矣。”男受乾坤之变化而成其象,女亦秉乾坤之交泰而有形。凡具此形象者,皆具乾坤之?,而同列于宇宙之间耳。  相似文献   

8.
徐继红 《收藏》2012,(21):76-77
这方瓷枕收藏在河北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枕上画面仙气十足:云雾缥缈之间,松崖洞府,宫门玄然;洞口二人,一道一童,师徒逸立,如有所语;居中一人,指鹿趋奔;画面左侧,林柯阴翳,山崖半掩,被指之鹿回首静立,怡然不惊。两宋《闽中实录》《方舆览胜》和《淳熙三山志》等对榴花洞(在闽县东山)都有以下记载:"唐永泰中,樵者蓝超遇白鹿,逐之,渡水,入石门,始极窄,忽豁然,有鸡、犬、人家。主翁谓之日:‘吾避秦人也,留卿可乎?’超云:‘欲与亲旧诀,乃来。’遂与榴花一枝而出,恍若梦中,既而寻之,不知所在。蔡公襄诗:‘洞里花开无定期,落红曾见逐泉飞。仙人应向青山口,管却春风不与归。’"由此而论,洞口逸立者应是  相似文献   

9.
阅《中国邮史》2011年第1期《或可释朱桐、张正安先生之疑》(下称《释疑》)一文,谈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上海一种特殊形式投递戳(图1),其结论为:"该戳式仅限于邮区区名与所在地局名相同的情况下才镌刻使用,即上海邮区没有必要再在下格再镌刻一‘上海’,才改刻‘用戳部门之工作类别填补之’",并不确切,因为这种戳式仅用于上海邮政管理局局本部。现以笔者所知,在此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0.
舒佑辉 《武当》2013,(5):15-17
有人说,练太极拳"不在气"。其理由是《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有云:"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那么,练太极拳真的"不在气"吗?一、什么是气(一)老子、庄子论气老子在《道德经》中讲:"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婴幼儿不受七情六欲的干扰,可保人之先天"三宝",阳气充沛,生机蓬勃,致柔之极。太极拳修炼有术者,可"老来练得孩儿体"。老子又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宇宙间,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二气。二气交合变化,阴阳消长,阴息阳生,阴阳和合。故庄子曰:"通天之下一气耳。""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见《庄子·知北游》)。"气"是宇宙的本体,就是道。也是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的自然力。人是万物之灵,是宇宙缩影,谓之小天地,"人之  相似文献   

11.
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实行第四次货币改制,废"宝货"制大小诸币而铸造货泉、货布二钱,子母相权。货泉直径一般为2.2-2.5厘米,重约2.8-3.5克。多有内外廓,"货泉"二字作悬针篆,  相似文献   

12.
王永林 《收藏》2012,(7):39-41
曾见某收藏类杂志2011年第1期上有一篇谈论清代中期画家戴熙的文章,名《清代画坛的"后起之秀"——戴熙山水画赏析》(下简称《赏析》),在论及戴熙(1801~1860年)钤于《琴言鹤听图》上的一印"与江南徐河阳郭同名"(图1)时,该文作者说:"据我所知,‘与江南徐河阳郭同名’落款印,在戴熙的画中少见,‘同名’不是说与徐郭这个人名字相同,而是指两人‘同’是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同’在这一年榜上有‘名’。"《赏析》一文作者这样的解释,笔者认为不妥。其实恰恰相反,戴熙此印文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韩文岐 《收藏界》2012,(2):77-77
我收藏的古币中,有一枚钱文为"大泉五十"背"宜泉吉利"钱,此钱为西汉末年新莽朝所铸吉语钱。该钱直径为27毫米,穿径10毫米,厚1.4毫米,重2.3克,钱体为绿锈包裹,包浆熟旧自然,乃开门见山之品。钱文书体为悬针篆,笔法老到,字体清秀美观,铸造精良。不论从形制上、书体上,还是铸造工艺上均体现了新莽朝铸币技艺的精湛高超。  相似文献   

14.
朱浩云 《收藏界》2016,(4):83-88
所谓界画,是指用界笔、直尺相互配合划线的绘画方法。鲁迅曾在《致魏猛克信》里说:"古人之‘铁线描’,在人物虽不用器械,但有屋宇之类,是利用器械的,我看是一枝界尺,还有一枝半圆的木杆,将这靠住毛笔,紧紧捏住,挨了界尺划过去,便既不弯曲,又无粗细了。这种图,谓之‘界画’"。中国的界画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宋元时期,界画已达高峰,它是中国画的一种,主要以描绘山水楼阁为主。几百年来,它已成为中国古典山水画的一种重要形式,并在画史上独立成科。在清初的扬州地区,曾经出现了一批界画大家,专攻亭台楼阁,他们在画坛盛行"四王"山水的环境下独树一  相似文献   

15.
王连根 《收藏》2011,(2):87-87
据史料记载,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掌握西魏权柄的字文泰死后,其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次年正月在堂兄字文护的扶持下,受禅位,正式称天王(孝闵帝),国号周,建都长安(今西安),史称北周。北周历时25年(557~581年),为了发展经济,政府铸行"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三种钱币。此类钱虽然铸时短暂,但形制规范,书体采用玉箸篆,精美绝伦,皮泉界合称"北周三品"。布泉(图1)此钱直径25.8毫米,重3.5克。  相似文献   

16.
黄正明 《收藏界》2011,(12):84-85
贵刊在今年第八期“老董泉苑”栏目中的《千载盛世与“驺虞峙钱”》一文中提到“太平百钱”,董老也载文提及“此钱的形制,钱史风格与‘太平百钱’‘世平百钱’极为接近……”  相似文献   

17.
意在子先     
《围棋天地》2010,(19):20-20
《棋经·斜正篇第九》云:“棋之品甚繁,而弈之者不一……得品之上者……皆沉思而远虑,因形而用权。神游局内,意在子先。图胜于无朕,灭行于未然……《传》曰:‘正而不谲。’其是之谓欤?”  相似文献   

18.
吴彦杰 《武当》2013,(5):52-53
肾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为人体先天之本。对此,中国传统医学与当代西方医学各有不同认识。西方医学认识的肾,只是中国道医学所指肾的显态部分,即解剖学上具泌尿功能的可见之肾,把肾与膀胱、输尿管、尿道称为"泌尿系统"。而传统中医把内肾之窍的外肾定为"生殖系统"。认为泌尿之肾与生殖系统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系统。道医学所指的肾,不但包括解剖学上所指的泌尿之肾,还包括无形有质之肾——命门,即"内肾"。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仙经》曰:是以人未有此身,先生两肾……命门天一生水。《灵枢·本神》云:"生之来,谓之精。"由是可见,肾藏先天之精。《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  相似文献   

19.
经典择抄     
陈流沙 《武当》2004,(1):22-22
《周易本义》序曰:“《易》之为书,卦爻彖象之义备,而天地万物之情见。……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所以《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阴阳,一道也。太极,无极也。万物之生,负阴而抱阳。莫不有太极,莫不有两仪。”《易·系辞上传》第十一章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相似文献   

20.
尚儒彪 《武当》2008,(9):46-47
一、道教房中术的形成与发展 道教房中术是中华古代性科学之结晶,是数千年来道门修士在追求长生不老的同时,不断地探索、收集、研究、整理出来的性学保健术。《中国道教大词典·房中派》条曰:“修炼此方术的流派称为房中派,是道教早期修炼方术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有宗容成、彭祖。”《汉书·艺文志》所载房中术有八,共186卷著作,并评论说:“房中者,性情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人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老,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