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这样”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这样”不是列举助词的结论,兼与童盛强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2.
列举助词“这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例调查的基础上 ,从句法功能、语义内涵和语用特征三个方面对列举助词“这样”进行描写和分析 ,并强调它与指示代词“这样”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列举代词“等”有“列举未尽”、“列举未定”和“列举已尽”三个语义等级,它们之间构成逐步虚化的过程,逐步虚化的过程伴随着主观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同时形式上它们自由隐现的能力也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助词“的”在汉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用法也较复杂,研究“的”的出现条件对于正确使用这一高频率助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其出现的结构要求和语义要求的角度来分析和探讨结构助词“的”的出现条件。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关注《周易》的哲学价值更甚于其语言学价值。而本文分别从《周易》中作为代词的"之"和作为助词的"之"入手进行归纳总结,试图从语法学的角度探讨"之"的语言组成格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论述日语中格助词与副助词在重叠使用时,因承接位置不同,其含义也有相当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宁武方言中的助词"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武方言助词"哩"具有北京话中"了"、"呢"、"啊"等词的主要功能,但与它们又不完全相同。文章分析了宁武方言助词"哩"的几种用法。  相似文献   

8.
河南方言中有一个分布极广、使用频率极高的助词"哩",意义用法比较复杂,既可作结构助词,大致对应于普通话"的/地/得",又可作语气助词,大致对应于普通话中的"呢",还可作时态助词(体标记)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动态、状态的持续.  相似文献   

9.
刘小林 《文教资料》2006,(21):104-105
“这样、那样”最早在宋代产生,经历明代到清代直到现代,从使用频率和范围上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金瓶梅》所在的时代属于其中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本文将要分析的是《金瓶梅》中“这样、那样”的用法,从而考察明代“这样、那样”产生了哪些用法,和之前、以后的用法有哪些区别。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阳谷方言中有一个分布和使用频率极高的助词"哩",意义和用法比较复杂.本文揭示了怂"哩"作为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语气助词和固定格式的功能,以此说明它和普通话中的语法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1.
遵义方言的助词"来"其意义用法与普通话不同."来1"用于句子或先行分句末尾表过去时一动作行为发生并完成于说话之前,同时兼有"归来"的实义,有离开某地实施动作后又回到原地或向原地移动的意思."来2"用于分句或句子末尾,表示先完成某种动作、出现或实现某种情况或者到了某个时间再进行另一动作.  相似文献   

12.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一个老话题.1993年3月24日国家教委就下发<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指示>的文件,1994年11月10日国家教委再次下发<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的文件.  相似文献   

13.
贵阳方言动词体貌的各种格式都是通过动词与动态助词(包括一些词义已经虚化的动词)进行组合而构成的.本文主要讲解贵阳方言动态助词"下[xa31]"与普通话中"下"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在作文中,最让人心动的就是出彩的语言,丰富的内容和整齐的句式,如此一来,事例的列举就担当起这个任务,它就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令人眼前一亮,本文重点探讨了议论文列举的六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永州话中的助词“嘎”和“了”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和分析,并与普通话中的“了”进行对比,认为永州话中的“嘎”和“了”与普通话中的“了1”和“了2”具有对应关系。并探讨了永州话中的“嘎”将被取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从假借字产生的过程和条件出发,结合刘又辛先生“汉字发展三阶段”学说的分析,对假借是用字法还是造字法进行了探究,并与杨薇先生商榷,认为假借是用字法并非造字法。  相似文献   

17.
《歧路灯》中“的”可以用作动态助词,表示动作的完成、实现或持续、进行,动态助词“的”出现于唐代,发展于宋代,元明以后在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中已经萎缩,但在中原官话和汉语其他方言中还有不同程度的保留。  相似文献   

18.
19.
“着”在唐山方言中,除了作表示持续的动态助词外,还可以作表示过去时的时态助词,它表示过去时态,主要用于陈述句和疑问句,通常用于句末,附着于动词性词语。  相似文献   

20.
“魏廷珍就是林如海的原型”一说,在考证中存在片面化、简单化比附倾向。从《红楼梦》文本与史料对照,魏廷珍有些像书中人物林如海,但又有更多的不像。审视林如海出场后的表现,又发现曹雪芹似在用曲笔勾销他与贾家(曹家)的关系。曹雪芹煞费苦心在一个次要人物身上打哑谜,其中必有隐情。魏廷珍即使算得上是林如海的原型,也是个假的,真原型另有人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