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流相沉积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孤东油田四区属河流相沉积而成的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本文通过研究非均 质对剩余油在储层分布规律的控制机理,明确此类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确定今后挖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A油田ZJ-1段储层层内韵律性、层间差异性、平面上砂体连续性、层间层内隔夹层的定量评价以厦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研究,揭示了A油田ZJ-1段储层宏观、微观非均质特征,指出该研究区为稳定的海相沉积,砂体广泛分布连通性较好,储层较为均质,由于层间隔层厚度的不稳定分布,其隔挡能力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3.
史家畔油区储层沉积相及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史家畔油区主力油层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长6油层组,沉积体系为三角洲-湖泊相,属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岩性为砂岩-粉砂岩。根据岩性、沉积组构以及电测曲线将其划分为3个微相:分流河道、天然堤和决口扇、分流间湾。区域内构造不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砂体沉积微相影响。砂体的纵向叠置和大量非渗透性隔夹层的发育是层内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性强的主要原因;平面上,砂体呈片状连接,连通性较好,平面非均质性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河流相储集砂体非均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忠元  单华生 《内江科技》2005,(1):27-27,38
河流砂体的研究已成为近几年储层研究的热点。本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河流相储层非均质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冉冉  熊林芳 《内江科技》2006,27(8):129-130
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及测井资料综合解释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延安组延8-10油层组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综合分析认为,引起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是沉积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李理 《今日科苑》2012,(10):114
本文通过对F4储层的特点、层内、平面及层间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关键储层进行了评价,认为F4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和平面非均质性均比较强,需要细化F4储层内的沉积微相研究,深入分析F4储层内每一层砂体包括反映含油能力、储集性能、储层岩石渗透能力、变异系数等影响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的单项参数进行评价赋值,计算各参数权重系数,最后综合得分、定量评价,为后续开发方案的调整给出精细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沉积微相、构造、断层及隔夹层等各种地质因素综合表现出油藏内部的非均质性,影响地下油水的运动规律.本文结合东营洼陷史深100地区沙三中的储层特征,客观地表征了浊积岩储层的平面、纵向、微观非均质性特点,对该种储层剩余油的分布研究提供了地质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艳  雷卞军  王鲜  杨玥 《内江科技》2012,(12):137-138
本文结合区域基本地质特征,充分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测井和试气等资料,对苏里格气田东区召51-统41井区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石盒子组8段、山西组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都十分严重,石盒子组8下亚段砂体最发育,在沿河道方向砂体连续性较好,而在垂直河道方向上河道砂体更叠频繁,连续性较差,致使层间非均质性最严重。  相似文献   

9.
蒋云鹏 《内江科技》2014,(3):106-107,137
本文以DaWB地区Es2段南部缓坡带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区构造背景和沉积背景,依据岩心、测井和室内分析化验资料,系统地研究了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的构成,总结了适合该区的沉积模式,并对各个沉积微相(分支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和席状砂)的形成过程和空间分布位置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为本区进一步勘探和以后的生产挖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焦巧平 《内江科技》2012,(11):123-124
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为曲流河沉积,并细分为7种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研究表明馆上段层内、层间和平面均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研究认为,沉积微相对储层非均质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沉积微相对砂体和油层的展布、孔渗的变化、层内非均质性、夹层和微观孔喉分布上。此研究为埕岛油田调整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的西峰油田,是近几年发现的亿吨级大油田。白马南区是西峰油田目前的主力区块之一,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该区块的主力油层。通过岩芯、录井和测井资料,运用岩石学、测井地质学等理论和方法,对该研究区储层的沉积相类型、岩性、物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利用钻井岩心、测井、矿物成份及综合测试等资料,结合物性、地震数据,对巴喀地区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集层的物源及非均质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巴喀地区八道湾组沉积时期物源来自北部的博格达山;区内储集层的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均很强,其非均质性受沉积相与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共同的影响。层内非均质性上八二段的非均质程度强于八一段;层间非均质性表现为随埋藏深度增加,孔隙度和渗透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平面非均质性上储集层孔隙度存在两个高值区,向四周孔隙度数值逐渐降低;渗透率存在一个高值区,向四周数值也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耿记波 《中国科技纵横》2010,(14):215-215,205
针对非均质圆柱体,介绍了其质心测试基本原理,选用三点支撑方式,建立了平台坐标系和产品坐标系,提出通过旋转90°,两次测量实现质心位置的精确测量,介绍了质心测量仪器的结构设计和测试质心的计算公式,可以实现对非均质圆柱体质心的测量:  相似文献   

14.
三角洲前缘砂体是民丰洼陷有利储层类型,但是由于多物源多期三角洲的汇集造成三角洲前缘储层边界刻画困难。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次研究从波动方正演入手,讨论了与射线追踪方法相比波动方程正演由于信息全面、精度高等特点更适用于地质情况复杂地区,设计了波动方程正演流程。并以民丰洼陷沙三中亚段多物源多期三角洲前缘砂体汇集区为实例建立了井控各向同性均匀地质模型,进行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总结出不同物源多期三角洲前缘砂体叠置时的边界地震反射特征,以及岩性对边界刻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肖勇  周翠苹  李爱军 《内江科技》2011,32(8):132+139-132,139
剩余油分布的描述和预测是老油田调整挖潜的主要课题。本文应用开发地质学方法对濮城油田文51断块区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即在油藏精细描述基础上,利用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测试资料、新钻调整井资料,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因素,归纳剩余油分布类型,指出调整潜力和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杨鹏  朱刚 《内江科技》2011,32(5):11-12
沉积微相对储层非均质性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本文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对文33块沙二下的非均质性进行表征。认为文33块沙二下为间歇性涨缩湖盆中发育的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受沉积微相控制,层内非均质性较强;纵向上多砂层叠加,各层间沉积微相、物性差异大,具有较强的层间非均质性。受沉积微相的影响,储层物性变化大,方向性强,造成了较强的平面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17.
杨海中 《内江科技》2011,32(6):136-136
为研究聚合物驱后残留聚合物的分布规律,利用三维非均质模型,研究聚合物的吸附滞留规律。结果表明,从分布规律来看,由于后续注入水的冲刷,从注入井到采出井,滞留浓度逐渐增加并且由于地下吸附滞留量较大,可以进一步开展地下吸附滞留聚合物再利用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阿拉德油田侏罗系西山窑组油气显示层段丰富,储层具有非常强的层间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和平面非均质性,层间岩性变化快,层内隔夹层发育、粘土矿物含量不均,平面上有效厚度差异大,且储层具有极强水敏、较强盐敏的特性。需要选取优势产能建设层段,制定合理的注采方案,实现储量的有效动用。  相似文献   

19.
以我公司液压机构控制阀中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零件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和制造工艺设计,不断的对渗碳工艺和淬火回火工艺进行摸索,最终成功开发出适合控制阀用零件的非均质金属材料的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是一种典型的由骨料、水泥砂浆和两者之间的界面过渡区组成的三相复合介质.文章采用PFC3D软件,生成了结构上含三维随机骨料、界面过渡区在力学性质上服从Weibull分布的颗粒集合体模型.研究了混凝土中界面过渡区的力学参数的非均质性对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质和损伤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界面过渡区的非均质性对混凝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