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冠娟 《教书育人》2012,(10):27-28
陶行知先生曾讲:"唤起兴味。学生有兴味,就肯定用全部精力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注重培养低年级孩子"说写"兴趣十分重要,"说写"训练应该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教学中只要认真研读教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教学做合一’理论的理解与运用"这一话题,从"走进生活,初尝‘教学做合一’带来的甘甜""激烈争辩,欣赏‘教学做合一’盛开的鲜花""引领练笔,收获‘教学做合一’丰硕的果实"三个方面入手,结合实践,初步总结对学生进行"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相似文献   

3.
"‘云头一具尸’是‘层’,‘士兵头上插羽毛’是‘翠’,‘错错错大错’是‘爽’,‘今日头上写二王’是‘琴’,‘一口咬棵树’是‘困’,‘大牛腰戴帽’是‘牵’,‘山边在起火’是‘灿’。"这是一位语文教师领着孩子编字谜识字。她还编了一些儿歌帮助学生识字,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教"法、丢"时,编成:"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  相似文献   

4.
"高效"与"生本"是同胞兄弟,先有"生本",才有"高效"。语文课堂应该着眼于学生实际,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会等待。本文从"‘等待’在学生吟诵朗读时"、"‘等待’在学生苦思冥想时"、"‘等待’在学生唇枪舌剑时"、"‘等待’在学生练笔评析时"四方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体悟。  相似文献   

5.
"口语交际"这一教学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口语语言和内部语言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在教学"口语交际"中,我们可以采取"看、说、动相结合""情、景、练相结合""教学中‘有收’‘有放’"等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学、爱学,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6.
顾连梅 《家长》2015,(3):21-22
家长应该站在孩子发展的高度,强化孩子的行动力,引导孩子做那些不敢做、不愿做、不易做的事情,在具体行动中发展孩子的行动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晓月是班里最早报到的学生,她的母亲陪着一起来的。一见面,晓月的妈妈就说:"老师,晓月小学时贪玩儿,不知道努力,经过‘小升初’,她懂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课的兴趣教学,可以诱发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在‘曲画、做做、想想、玩玩’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中吸取知识、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启迪美感。 我在教学实践中,自编了一些兴趣教材,将绘画与手工制作合为一体。如:‘土豆印花’做衣、‘木屑喷画’、‘树叶印画’、‘巧制假山’、‘鸡毛画’等。这些教材在教学实践中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所需的材料容易取,学生对这种教材都有一种亲切感,思路相当开阔,学得格外认真、细致,一学就会,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标》强调课堂教学应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设计和实施方式从‘重教’转为‘重学’,由‘强制学生适合教学’转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的‘学’,教学实施要贯彻‘教’为‘学’服务。"积极探索"先学后导,变教为探"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而从根本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拓宽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空间。所谓"先学后导,变教为探",即教师的"教"根据学生的"学"来设计,原则上每一堂课,都必须在学生充分"预学"的基础上展开。"导",体现在教师  相似文献   

9.
杨晓萍 《快乐阅读》2011,(26):97-97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艺术在于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应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情,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对小学生来说毫无感性认识的语言学科,那么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黄四林 《中国德育》2014,(18):66-67
正新学期伊始,有记者做了调查,有八成孩子明确表示,希望能当班干部,哪怕是一名组长或科代表也好。有家长说:"刚开学,我发现儿子回到家老是无精打采的,甚至有时连作业都不愿意做,细问之下,原来他被‘罢官’了。"为了让孩子"当官",有的家长不惜放下身段为孩子"跑官",请客,送礼。有人认为学生想当班干部会导致"名利心太重""唯利是图""滋生权力欲"等不良倾向或行为。其实,这完全是以成人的心态和道德标准来评价孩子的选择,把孩子成  相似文献   

11.
颜兰芳 《考试周刊》2013,(79):131-132
<正>在一篇报道中曾有过这样一段文字:有记者问:"什么是德育?"一位教师说:"德育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一位班主任说:"德育就是善待孩子、欣赏孩子。"校长说:"德育是‘人育’,是对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善的引导。"由此可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成为一个全新的  相似文献   

12.
一、热爱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著名作家冰心讲过:"我只觉得‘师’和‘生’应当是互相尊重相亲相爱的朋友。"因此,要使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就应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交朋友。教师首先要做的是爱他们,关心他们,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做他们信任的朋友,做他们的大哥哥、大姐姐。在教学中,教师应对自己的学生多一份亲切感和信任感,多和学生在一  相似文献   

13.
编辑荐书     
《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钱理群著漓江出版社2012年6月版本书是钱理群第五本讨论中小学教育的书,写于2008至2012年之间,集中表现了作者这样的思考与呼唤:"期待‘真正的教师’,以‘韧性精神与智慧’,在教学第一线进行‘静悄悄的教育变革’,从上好每堂课开始,从帮助每一个孩子开始:这是在当下中国教育大环境没有根本改变之前,每一个有教育责任感的教师,唯一能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国中小学的语文课里,几乎没有写作教学。"王荣生如是说,"中小学的‘作文教学’,主要在两个阶段:一是在写之前指导学生审题,或使学生进入写作的情景,或有构思的激发乃至‘训练’。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怎么写’只有原则性的引导或要求。二是在写之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或展示好的作文,或做提升作文档次的修缮,有时是教师介绍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位小学生家长3年花6万把孩子送进培训机构,培养孩子的情商、财商,以便让孩子"懂得如何做领袖发言,知道‘钱能生钱’,懂得如何展现自己的魅力"。据说,效果非常显著,孩子从一年级起就担任过班长、中队委、大队委,如今还当选为"学生校长"。这则新闻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可以预计,"情商"、"财  相似文献   

16.
《当代教师教育》2016,(3):39-44
"好老师"生长于学生心中。从学生的视角探寻"好老师"的特质,探究"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形象,显得尤其必要。通过对一部分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生活体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建构了教师评价的三个维度,形成了"‘好老师’的形象与人格"、"‘好老师’的课程与教学智慧"、"‘好老师’的师生关系"等"好老师"的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第一角色是‘骗子’——把孩子骗出自信、骗向成功。"这是我在林华民《做一流的教学能手》一书中读到的一句话。是的,自信的孩子才会有强烈的进取心。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爱默生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林华民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节物理课上,他对一位对物理一窍不通的学生说"看着你的解题过程,我就知道你是个读书的料……"我想,此时此刻这位学生的心里会升腾起无限的快乐,他也许会马上觉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课堂",课堂离不开"教师",离不开"学生".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最大的受益者.教与学在精神与理想的指引下,通过课堂这一特殊渠道,使学生获得健康、快乐和成长的幸福.数学是人类生产、生活、科技等一切活动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具性、文化性学科.数学课堂的有效生存和数学教师的灵动睿智是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形成学生会学数学、学好数学的最重要因素.所以,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性思考是"打造‘厚实’的数学课堂是教学的基础,做个‘大气’的数学教师是教学的境界,培育‘个性’的特质学生是教学的理想."  相似文献   

19.
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的评后修改,是习作训练的重要一环。然而,长期以来,这个习作训练环节却普遍存在"弱化"的现象,影响、制约着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必要引入"二次习作",并加强管理与研究,采取"可操作性的‘二次习作’方法"、"自主性的‘二次习作’训练"、"激励性的‘二次习作’评价"和"过程性的‘二次习作’展示"等指导策略,以有效引领学生做好习作评后修改,提升习作质量和能力,促进小学作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想方设法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培养良好习惯,使学生‘好问’;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问’"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质疑,并通过培养学生质疑来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