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凡 《科教文汇》2009,(12):145-145
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学习认知情感和情绪、数学认知材料和问题情景及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方式等是中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学生、数学材料、教师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以智 《内江科技》2006,(1):68-68,69
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和掌握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四个特征,把握建构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四条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而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精心启发。那么,如何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情绪饱满,思维活跃,认知活动处于最佳状态,是广大教师感兴趣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数学学习困难,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内容的认知困难。与学生个体认知及情感结构、教师的知识理论结构都有很大关系。为解决这一困难,教师要做到:研究和了解学生;明确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材体系,降低难度、拓农广葭,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数学问题解决是新世纪中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数学问题解决和数学知识的建构都需要问题驱动、都需要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都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都需要教师转交教学方式、都需要体现开放性和反思性、都着眼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把建构主义的观点融入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其主要步骤是创设问题情境、尝试建模求解、师生交流互动、教师集中解惑、学生反思建构、推广应用深化.  相似文献   

6.
胡超 《科教文汇》2008,(27):114-114
数学学习困难,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内容的认知困难。与学生个体认知及情感结构、教师的知识理论结构都有很大关系。为解决这一困难,教师要做到:研究和了解学生;明确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材体系,降低难度、拓农广葭,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灵响 《科教文汇》2008,(16):83-83
在“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和模拟生活情景,把数学知识和问题还原到生活原型、活动情景中,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积累生活中有利于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材料。把数学问题实际化。促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和解决问题,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把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现象与数学知识的实质和数学规律联系起来,增加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使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数学教学活动就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形成更高层次的认知结构。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数学教学活动就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形成更高层次的认知结构。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0.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这个问题已经有许多前辈谈过了,而且谈的很多。但我发现很多都是分析学生,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而我们更应该谈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设计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学中,要创设生活情境,激活数学课堂;要挖掘生活素材,感悟数学内涵;要借助生活经验,探索数学问题;要强化生活应用,体会数学价值。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数学过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育规律、学生认知和心理特点,通过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直接或间接的感受、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数学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张萍 《知识窗》2013,(24):34-34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抓住教学时机,引导学生设疑、质疑、解疑,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顺利地建立数学概念,掌握数学定义、定理和规律。  相似文献   

14.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就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杨景江 《科教文汇》2011,(9):104-104,147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由于初中学生既有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特点,也有渴望走向成熟的特征,因此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11)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识字程度有限,对数学的理解能力也有限。眼观现代科技时代的发展,教育部针对小学数学不断提出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时培养其核心素养。首先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掌握数学的知识。其次是提高其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并且可以根据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出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需要培养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针对以上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思维导图激发学生思维能力、以游戏教学培养学习专注力、以问题情景引导其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小学一、六年级,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差异太大,低年级是刚入学的小学生,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数学科围绕培养学生爱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入学,让学生会正确使用数学语言回答问题,初步感受到与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共同学习数学的氛围。高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体系,各班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努力尝试和实验学生互助式自主合作学习的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真正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探讨中掌握学习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相似文献   

18.
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去大胆地"再创造"数学。  相似文献   

19.
逻辑思维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认知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现状,阐述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与基本原则,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一门抽象思维较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又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学会思考尤其重要。教会学生思考,其实就是要教会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通过数形结合引导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