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徐金华 《湖南教育》2004,(19):40-40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生除了平淡的重复以外,还能给命运带来机遇或困境,而未来的社会有可能使每个人的生活都变得有声有色、波澜起伏。如何能坦然面对这样的变化,关键是看我们是否有承受挫折和战胜危机的意志。在历史教学中,我根据历史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有意识地  相似文献   

2.
所谓挫折是指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心理学中 ,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 ,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 ,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的情绪反应。中学生受挫后的消极情绪反应主要表现在 :①焦虑。受挫后的个体陷入长期不良情绪的困扰 ,导致生理失调 ,学习成绩下降 ,甚至产生自卑心理。②攻击。受挫后直接攻击他人 ,损毁东西或转向攻击迁怒他人、迁怒自身 ,严重的导致犯罪或自杀。③退缩。受挫后不敢面对现实 ,陷入幻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对他人对学习态度冷漠 ,与同学不合群 ,造成性格孤僻 ,形成心理障碍。④固执。受…  相似文献   

3.
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语言、记忆及思维想象力等发展增快,出现了自我意识,易对外界环境产生好奇心,模仿力强且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挫折,对其进行适当的家庭幼儿挫折教育,有助于幼儿健康心理素质的建构,更好地适应社会化进程;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抗挫折能力。如今在家庭教育中,多数家长对挫折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教育行为与教育意识相违背,因此需要家长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情境,引导幼儿对挫折的正确认知;发挥榜样效应,渗透挫折教育;将挫折教育融于游戏活动中,提高幼儿耐挫能力;帮助幼儿合理运用挫折防卫机制。  相似文献   

4.
历史是一门非常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学科,新课改的展开重视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职能,还强调了学生心理素养的培育,挫折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养,本文解析了历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的关键作用,并且提出了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走进挫折教育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挫折教育应渗透在平时的教育行为中,刻意营造挫折环境是不可取的。挫折教育不应回避教育过程中的惩罚制度,也不拒绝人生观的平凡取向。吃苦、劳动是健全的人格形成所必需的,不能简单的将其理解为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使人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实施挫折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中学生常常在学习、人际、情感、意志方面遭遇挫折。语文渗透挫折教育的途径是:正确认识挫折,培养乐观心态;客观评价自己,调整行动目标;利用多种因素,培养坚强意志;采用合作学习,消解挫折感受;摈弃保护主义,提供受挫机会;开展语文活动,提高抗挫实力;关注家庭教育,拓展抗挫时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学校挫折教育概念涵义与现实案例入手,阐述了"从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并着重阐明了如何实施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教师;学校。对当下中小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将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类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心所在.在体育教学中,适当贯穿挫折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心理表现为消极、胆怯、畏缩的情绪和紧张、漠然的状态.在体育教学中适当贯穿挫折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应对挫折,提高自身素质,磨炼意志,增强心理免疫力,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对社会生活与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家常说:"越挫越勇,挫折往往是通往成功的基石".挫折能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磨砺人的意志.在当前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很少从反面角度向受教育者展现自然界、社会实践中可能且无法避免的困难及如何战胜困难的有效方法.大多数教育者并不是真正的明白挫折教育的真正含义,这也是我真正想通过研究和大家一起探讨分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在社会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各方面所带来的紧张和压力与日俱增。笔者在部分高校做了一次心理问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比较差,这就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痛苦。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挫折教育与心理承受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挫折的普遍性及青少年心理的脆弱性决定了培养青少年耐挫折能力的重要性。面临的各种压力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社会根源;成长的特殊阶段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自身根源;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的缺陷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教育根源。有效建构挫折教育体系需多方努力:国家和政府重视挫折教育、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承受挫折能力、引导正确归因、健全心理咨询、建构网络平台等,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挫折,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试论大学生的心理挫折及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艾裙 《教书育人》2000,(22):39-41
心理挫折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障碍与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的情绪状态。大学生正处于由不成熟趋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大学生的需要内容广泛而多样,且吾不稳定、多变化的趋势。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的多样性、变化性同时导致了动机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处于世纪之交的大学生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种种变革和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一方面希望通过努力达到自我实现,另一方面却因种种原因而遭受挫折,表现出焦虑不安、无所适从、漠不关心甚至愤怒攻击,对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本拟结合心理咨询的实践,分析大学生心理挫折的成因,并探讨如何加强挫折教育,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因为一时的挫折而自甘堕落,葬送了大好的前程。对此,学校和教师都引起了极大的重视,诸多教师都极力研究如何帮助学生战胜挫折。所幸,在众多教师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研究出一种专门针对学生挫折的教学模式 — —挫折教育。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挫折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展开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大学生挫折心理自我调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大学生遭受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因挫折而带来的消极影响,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是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有两方面:一是靠外界环境的教育和影响,一是靠大学生自身的自我调适。关于受挫个体的自我调适,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建设性调适   面对挫折,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在挫折中消沉、徘徊,还是在挫折中拼搏、奋进 ?答案当然是后者,问题是应怎样把握自己。首先,要对挫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挫折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前进的,人们…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在社会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各方面所带来的紧张和压力与日俱增.笔者在部分高校做了一次心理问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比较差,这就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痛苦.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分析学生性格特点,采取不同教育方法;创建良好挫折情境,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注重建立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班级氛围;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确保挫折教育效果。从这几个方面,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挫折教学的措施,并探讨了抗挫折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前,学校教育还未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重知识传授轻心理素质培养的现象仍相当普遍;有的教师缺乏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素养;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形式化、模式化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导致学校挫折教育缺失、学生承挫能力差。  相似文献   

18.
遭受挫折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事情,当代大学生对挫折的容忍力普遍偏低,所以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使他们正确地认识挫折,顽强地克服挫折,将挫折带来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并从中汲取积极的养分,为最终的成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心理学的定义上说,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情绪反应。中学生受挫后的消极情绪反应主要表现在:①焦虑。受挫后的个体陷入长期不良情绪的困扰,导致心理失调,坐立不安,成绩下降,甚至产生自卑心理。②攻击。受挫后直接攻击他人,损毁东西或转向攻击迁怒他人、迁怒自身,严重的导致犯罪或自杀。③退缩。受挫后不敢面对现实,陷入幻想。学习或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对他人对学习态度冷漠,与人不合群,造成性格孤僻,形成心理障碍。④固执。受挫后寻找各种客观理由,一味埋怨或“破罐子破摔”,失去了对未来学习生活的信心和动力。这会给学生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对今天的中学生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有效的挫折防卫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中学历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承受挫折,战胜挫折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挫折是生活的常态,挫折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及问题,在挫折教育途径上作了进一步的探索。文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理论基石;专业课渗透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中坚力量;注重心理教育和挫折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创新形式;不同层次的挫折教育讲座是当代大学生挫折预防的有效途径;耐挫折训练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不可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