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双期扫描对胰头癌的应用及影像表现特点,进一步提高对胰头癌CT检查的技术及诊断。资料及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几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胰腺头部癌的CT影像特点及双排螺旋CT双期扫描中的应用;方法:患者仰卧位,采用PROSPEEDAII 1.5秒双排螺旋CT机配合NEMOTO高压注射器及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对患者进行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层厚及层距:7mm螺距:1.5∶1。结果胰头癌中CT平扫显示肿瘤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螺旋双排CT双期增强扫描在动脉期显示肿瘤边缘均出现类似环状强化,门静脉期边缘较为模糊且呈相对低密度。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内外胆管扩张和胰管扩张。结论螺旋双排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头癌检查应用技术更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掌握好良好动态扫描可以更好的观察胰腺病变的密度变化提高CT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对高原颅内结核肉芽肿诊断分析及价值,进一步提高对高原地区脑结核肉芽肿CT影像诊断及认识。方法回顾分析几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脑内结核肉芽肿患者的CT影像特点及临床资料。我院采用PROSPEEDAII1.5秒双排螺旋CT机配合NEMOTO高压注射器及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对患者头颅进行以层厚为4~10mm;层距为4~10mm;采用仰卧轴位进行平扫+增强扫描;必要时需薄层靶扫描。结果脑内多数病例病灶大多位于皮层及皮层下,均出现明显强化呈环状或实性强化。均出现明显水肿现象。结论西藏高原地区为结核多发地区,颅内结核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病变因此在CT影像表现上具有一定特殊性特点了解此病的影像特点有助于本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研究特征扫描(F扫描)超声成像检测技术;研制了复合材料的F扫描超声自动成像检测系统;利用F扫描成像系统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及结合层及层与层胶接和修补层质量的检测进行了研究;采用聚焦探头可检测碳纤维复合材料修补中的分层脱粘等缺陷,对检测结果进行多种形式(C扫描、相位特征和CT)成像。  相似文献   

4.
螺旋CT设备使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具有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现由射出的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之后转为电信号再转为数字信息传入计算机中进行计算和处理,以数字化的形式成像。根据人体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还用利用具有高灵敏度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扫描协助,从而发现人体体内的细小病变。本文就针对螺旋CT故障的原因与维修对策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德吉 《西藏科技》2014,(3):45-46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当中的高压注射器的使用经验及护理体会,提高CT增强扫描的准确率及成功率,减少造影剂的毒副作用。方法对我院放射科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间351例肝脏分期CT增强扫描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1例肝脏分期CT增强病例当中一次性成功310例,通过补救措施后成功35例,失败6例。有11例轻度反应,1例为重度反应,1例为重度反应。结论正确熟练掌握使用高压注射器可以提高CT增强扫描的准确率及成功率,减少造影剂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肾集合管癌是一种罕见的泌尿系肿瘤,笔者在临床中遇到一例,经螺旋CT平扫和增强检查显示出病变的位置、形状、大小、组织密度及与比邻组织的关系,术后两年复查,螺旋CT明确显示了肾集合管癌转移的部位和侵犯范围,螺旋CT对其术前及术后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门静脉造影对现在地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6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门静脉CT血管成像(CTPV)增强检查,分别行门脉期MIP,MPR及VR重建。结果所有患者除有门静脉主干曲张外,胃左静脉曲张40例,胃底静脉曲张30例,食管静脉曲张40例,食管周围静脉曲张20例,腹膜后静脉曲张6例,脐静脉及腹壁静脉曲张5例,5例脾-肾静脉分流,5例胆囊周围静脉曲张,部分4例有门静脉-肝动脉瘘和5例门静脉栓子形成。结论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是门静脉高压患者的重要检查手段,可以明确发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部位,范围,侧支循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18例中,肿瘤位于胃7例,十二指肠1例,空、回肠6例,肠系膜2例,复发2例.病灶最大径为6.5-1 5cm.边界清晰者4例,表现为邻近结构受压推移,良性者1例,交界性3例.结论:MSCT及其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显示病变的特征及其与周围的关系,对GIST的定位、定性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骶髂关节多排螺旋CT扫描,根据图像征象进行分级,并与临床分期对照.结果:本组52例,无0级表现,Ⅰ级7例(13.5%),Ⅱ级22例(42.3%),Ⅲ级15例(28.8%),Ⅳ级8例(15.4%).CT表现为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囊状或毛刷状骨质破坏、骨质疏松,关节间隙正常、增宽、狭窄、消失和积气.结论:多排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细微结构,做出正确的诊断及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导向下用活检枪经皮肝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MSCT引导下用自动活检枪对60例肝脏占位部患者进行穿刺,穿刺成功率100%以手术病理为标准,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100%。60例其中,恶性病变(肝癌56例,转移瘤2),良性病变2(肝脏结核2例)。结论:采用MSCT引导结合活检枪经皮肝穿活检具有定位准确,安全可靠,穿刺成功率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肝包虫疾病中螺旋CT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翔 《西藏科技》2009,(11):41-42
目的:评价肝包虫病检查、诊断中CT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90例肝包虫疾病CT表现,讨论其在肝包虫病检查中的CT应用价值。结论:CT在肝包虫疾病的检查中,对诊断肝包虫病提供了更加直观的影像学证据,凭借其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及无重叠影对肝包虫病的定位、定性诊断、鉴别诊断有着重要意义。现代螺旋CT检查对该病的检查、诊断,甚至成为“金标准”。  相似文献   

12.
徐武  周飞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145-146
CT临床扫描诊断中,针对低位梗阻病例,进行总胆管梗阻部位轴向矢状面和冠状面薄层多向扫描重建,使患者梗阻病变部位呈现清晰的三维立体图像。从而,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及时性,避免因误诊导致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的X线平片、CT扫描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56例腰椎滑脱病人均行X线正侧位及左右斜位摄片、CT定位扫描。对比分析X线平片、CT扫描征象。结果:X线平片在显示腰椎滑脱、狭部裂、小关节增生方面与CT扫描相仿,在显示椎体和椎间盘形态及密度改变、狭部裂隙处骨质改变或纤维组织增生、椎间孔变形和侧隐窝狭窄以及椎管形态方面不及CT扫描。结论:X线平片可明确椎体滑脱、CT扫描对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尤其为手术及术式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索痉挛性脑瘫患儿的诊断与脑电图、头颅CT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人民医院对131例痉挛性脑瘫患儿,采用国际10/20系统电极进行脑电图检查,并用螺旋CT常规颅脑扫描,对比两种扫描结果。结果131例患儿中脑电图异常83例(异常率63.4%),CT异常104例(异常率79.4%),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脑CT异常率高于脑电图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电图和脑CT都是小儿脑性瘫痪中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两者结合具有互相补充的作用,对脑瘫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莉  朱琳 《内江科技》2009,30(8):24-24
目的:分析38例经病理学、X线、CT诊断证实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弥漫性肺癌的X线与CT表现及病理学诊断要点。结论:弥漫性肺癌有相对特征的X线、CT和病理学表现,X线与CT扫描是很好的辅助检查方法,可以很好地诊断本病及其侵犯范围,从而更好的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可重复、稳定的完全急性脊髓损伤(ASCI)动物模型,并对动物神经功能恢复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将27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A/B/C),每组9只,钳夹法构建小鼠T9-T11节段ASCI模型,A组为钳夹2秒,B组为钳夹5秒,C组为钳夹10秒,采用改良组织学与行为学方法对模型动物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进行评价。结果:小鼠胸椎T9-T1节段急性钳夹损伤后,损伤脊髓处出现明显的出血瘢痕,后组织水肿,髓鞘变性,损伤处上下游出现空泡继而形成瘢痕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3组比较在术后后肢运动功能BMS评分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术后组织学评分在脊髓损伤程度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功建立稳定性好、重复性强且具有治疗意义的小鼠脊髓钳夹损伤模型;(钳夹5秒组)具备较好的实验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在5月15日至18日举行的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由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与美国顶尖分子影像科研团队"探索者"联盟携手打造的"史上最强PET-CT"——世界首台全景动态扫描PET-CT"探索者",全球首度亮相。PET-CT又称为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相比于常见的CT、磁共振等医学扫描设备,它能更早更清晰地发现肿瘤。"探索者"拥有2米超大扫描视野,只要一个床位、一个屏气周期,最短仅15秒,就能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及MRI在盆腔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结直肠癌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盆腔结直肠癌,术后组织病理明确TN分期结果,患者术前2~3d接受盆腔CT及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根据影像结果进行术前T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螺旋CT术前T分期评估正确33例,正确率为80.49%,与病理分期结果比较呈中高度一致;MRI评估T分期正确37例,正确率为90.24%,与病理分期结果比较呈高度一致;41例患者N分期明确淋巴结转移18例,CT、MRI评估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MRI均可用于盆腔结直肠癌术前的TN分期,但MRI能够更有效的提高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准确性,可指导临床治疗及手术方案的准确制定。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人造骨骼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三维重建技术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实体化模型的CT图像三维重建方法,对股骨头CT断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建立一个可编辑的三维实体,以便用快速成型技术或其他方法进行人造股骨头的制造和对股骨头的应力分析。其实现过程为:以螺旋CT得到整个股骨头的CT影像图,对图像进行去除软组织元素和噪声点等编辑和处理得到股骨头的边界图,将边界经矢量化处理转换成三维建模CAD软件可接受的文件格式,在CAD系统内建立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20.
李积元 《青海科技》2009,16(6):83-86
对于不同的人体,内部脏器的大小差别比较大,这是对CT图像进行内部脏器分割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之一,为了避免这一问题,一般采用以下方法,以一定患者的CT扫描图像作为基准图像,然后以患者的CT扫描图像作为输入图像,为了与基准图像保持一致,必须对输入图像进行变形处理。为了提高对输入图像进行变形与匹配处理的准确性,本文应用TPS变形方法,对于每个内脏器官形状的控制点的大小、位置和检索范围的精确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