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而孔子的思想亦即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因此《论语》的翻译工作,对于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以辜鸿铭和理雅各的英译本为参照蓝本,探索困境所在并提出异化翻译策略优势,旨在为更准确的翻译《论语》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2.
谭蓉蓉 《考试周刊》2011,(22):32-33
本文在回顾经典儒家著作《论语》英译史的基础上,结合李天辰教授提出的《论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分析和比较了具有代表性的理雅各、庞德和辜鸿铭三人的英译本,希望能对《论语》的英译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纽马克为了缩小传统翻译术语的差距,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他认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各有优劣,因此他反对一味推崇交际翻译。他认为在很多情况下语义翻译仍然是适用和必要的。从理雅各的《论语》英译来看,理雅各的语义翻译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能够较好地保留原作的形式、内容、特色和韵味。  相似文献   

4.
论译者身份的多重性——以《论语》译者辜鸿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译者身份着手,以《论语》译者辜鸿铭为个案,分析翻译研究中活动主体译者的身份,旨在进一步认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担当的重要角色,促进翻译研究向纵深推进。在改写论、现代阐释学等多种译论指引下,个案研究证明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具备读者、研究者、作者、改写者、调解者以及文化传播者等多重身份。  相似文献   

5.
基于语料库技术,该研究自行构建一个小型语料库,并利用Antconc4.2.0检索软件对《论语》两个英译本(理雅各和华兹生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该研究专注于词汇和篇章两个层面,旨在探讨翻译目的、译者身份、显化策略以及语言差异对译者风格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两译本的译者风格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在共性方面,两个译本都注重强化译文的衔接性,强调添加连词、人称代词主语等方式。在特性方面,华兹生作为学者型汉学家,词汇丰富度更高,主要采用异化策略来翻译文化负载词,且显化策略在连词使用上更为突出;相对而言,理雅各身份为传教士型汉学家,他的基督教倾向在译文中更为显著,语篇也更为简洁且流畅。  相似文献   

6.
以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的《论语》英译本为中心,梳理了译者通过其翻译活动阐释中国核心的哲学思想。理雅各的翻译活动推动了中西交流过程中的相互包容与融合。他的译本也成为19世纪中西对话的重要媒介,为西方社会理性、客观、科学地看待中国哲学、中国思想,和中国文化架通了桥梁。通过研究《论语》英译有助于中国文化典籍的传播,服务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话语竞争力,反推西方汉学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态度,寻求中外译者的协同交流。  相似文献   

7.
徐俊娥 《海外英语》2015,(3):142-144
辜鸿铭是第一位独立完整地向西方译介儒经的中国人,《论语》英译本为其主要代表作之一。该文采用价值哲学中"价值选择"理论来研究辜氏的翻译活动,拟从价值选择目标、价值选择手段和价值选择结果三个方面对辜氏译经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辜氏采取"以西释中"的翻译策略,从西方读者的知识结构出发,省译专有名词,巧借西方概念,善用名家言论对儒经进行了诠释性翻译。其结果基本达到了翻译目的,不失为成功的翻译。在21世纪的今日,研究辜鸿铭的翻译活动对推动中国典籍走向世界,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辜鸿铭是第一位独立完整地向西方译介儒经的中国人,《论语》英译本为其主要代表作之一。该文采用价值哲学中“价值选择”理论来研究辜氏的翻译活动,拟从价值选择目标、价值选择手段和价值选择结果三个方面对辜氏译经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辜氏采取“以西释中”的翻译策略,从西方读者的知识结构出发,省译专有名词,巧借西方概念,善用名家言论对儒经进行了诠释性翻译。其结果基本达到了翻译目的,不失为成功的翻译。在21世纪的今日,研究辜鸿铭的翻译活动对推动中国典籍走向世界,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郭晓明 《文教资料》2008,(31):30-31
英国的理雅各(James Legge),韦利(Arthur Waley),都是国际上有名的汉学家,他们的<论语>译本是英语世界中最流行的译本.辜鸿铭在翻译上的贡献是把中国儒家经典准确、传神地翻译到西方,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三者翻译中的具体词语选择出发讨论他们翻译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章从《论语》的思想内容和风格形式出发,对比分析了理雅各和韦利两人的英译本,借以研究中国古籍翻译经验和技巧。  相似文献   

11.
典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文本精髓,其翻译不仅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且是构建本土文化身份的有效途径。《论语》作为系统记载孔子言行的唯一著作,集儒家思想之大成,是中国文化身份的强大支柱。译本与译者文化身份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得层见叠出的《论语》复译本时代特色更加鲜明。一方面,价值取向、社会环境等因素决定译者文化身份定位进而影响翻译活动,《论语》译本被赋予的含义与期望同样时移事易。另一方面,《论语》外译在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通过传递文化信息、塑造孔子形象等构建中国文化身份的同时,也获得了从"他者"角度审视自身的能力。本文选取辜鸿铭、刘殿爵两个颇具影响力的《论语》译本,通过比较分析译本与译者文化身份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究文化身份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及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媛 《现代英语》2021,(7):48-50
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模因论则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根据模因论文本运用图式,包括概念词和典故在内的源语模因库准备是理译本模因传播的首要环节,而译本一经完成并发行,姓名模因和"仁"模因便经历了第二阶段——目的语中的模因传播.在该理论指导下分析《论语》的理译本,为今后模因文化的研究和拓展提供了宝贵的...  相似文献   

13.
在《论语》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目的性对其译文风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译者的主体创造性对提高译文质量和读者接受度至关重要;译者的主体限制性为译文设置了底线要求;译者的主体社会性又使译作具有译者社会性的烙印。所有这些,最终导致了《论语》译文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译者目的与译本多样化——以《论语》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影响翻译实践的诸多因素中,翻译目的对翻译结果影响甚大.同一原文,因不同的翻译目的而形成译本的多样化.文章选取<论语>的五个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译者的不同翻译目的如何影响翻译策略以及译者对译入语读者的关照程度,从而最终形成<论语>译本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论语》作为中国文化史及哲学史上最具权威性的文献典籍之一,至今已被译成英语60余次,译者身份多样,既有西方传教士、汉学家、哲学家,也有国内学者。哲学家刘殿爵翻译的《论语》有着其它译本难以企及的销量。本研究立足于刘殿爵《论语》英译本,基于自建平行语料库用Wordsmith5.0软件对译者风格进行数据统计和定性分析,以探讨刘殿爵有别于其他译者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论对翻译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本文以理雅各的《礼记》英译本为例,分析了语义翻译策略在其译本中的具体运用,并指出此译法能很好地保留原文的形式、内容以及风格韵味。同时,为避免因过度忠实原文形式而造成误译,文章还探讨了如何正确适用语义翻译策略,以期为中国古代经典的译者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庞德的<论语>译本脱胎于理雅各的学者型译本却又与之迥然不同.本文仅对比分析两位译者的翻译目的和行文风格,说明两个译本的特色及成因.  相似文献   

18.
旨在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评述辜鸿铭《论语》英译本,目的论将"翻译充分"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以此作为出发点,在翻译纲要的指导下,考察译本的预期功能,译入语受众和译本产生的动机等,从而检验辜氏《论语》英译本是否满足其翻译目的,评价其翻译是否充分,研究的启示在于:该译本是符合其翻译目的,翻译充分的译文,辜氏所运用的各种增补、删除和重排的翻译方法是实现其翻译目的的合理手段;在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今天,译者不但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有深刻和透彻的领悟,而且还应对译入语文化作潜心研究,同时考虑到译本的文本功能,以更适合译入语读者接受和更利于文化传播的方式使得中国的典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传播。  相似文献   

19.
《论语》是中国典籍著作之一,其特殊语言和名言警句对后世文学创作以及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分析译者主体性在韦利英译本《论语》中误译上的体现,得出翻译成败的关键就是看译者主体性能否正确发挥。译者不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了解文化、把握原作者意图,还要考虑到限制译者主体性发挥的主客观因素,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尽可能避免误译,充分再现原文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离婚》一文中,大量使用绍兴方言、詈语,用话语展现人物性格。译者在翻译时,如何处理语言、社会特征以及融于原文语言中的情感?研究姚莘农与斯诺、杨宪益与戴乃迭、威廉·莱尔、蓝诗玲等的译本,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框架下,从译者对原作及原作者的意图、对真理或事实的忠诚、对原语文化的尊重等方面进行考察,期待了解这些译者在处理同一文本时不同的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