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文章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学术型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了对比分析;从社会认可度、师资、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和学位论文质量等方面提出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相关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0.5+1+0.5"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逐步将硕士研究生教育由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转为以培养专业型研究生为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理论教学、实践实习、论文设计等方面都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很大不同。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是当前紧迫需求。本文探讨了地球化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知识层次和理论水平,同时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2010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1:l的比例,并要求各高校要将全日制专业学位工作看作学位及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去。这表明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目前,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数量和类型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学位人才还相对短缺,因此,专业学位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09年是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第一年,由于起步时间较晚,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日常事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2011年起招收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总体来说,毕业研究生符合培养目标,基本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美中不足的是,对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相对薄弱,主要表现为法律素养类课程过少甚至完全缺失,引导学生从法学视角去分析税收问题做得不够."税"与"法"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也会出现抵触与冲突,促进"税"与"法"之间的融合可以防范税收执法风险.作为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当"讲政治、通财会、精税务、晓法律".建议为其开设法学导论、经济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等课程,从法学院、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聘请专家或公职律师担任兼职教师,同时考虑把税收案例作为融"税""法"于一体的重要教学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设立和实施,推动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文中对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建议通过加大宣传、建立“双导师”负责制、科学设置课程体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及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等培养措施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研究生培养单位为视角,梳理了职业资格认证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衔接现状,力争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全过程,探索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各环节中影响的"职业性"因素,以期提升硕士专业学位研究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瑾  杨骁 《文教资料》2012,(10):133-134,169
2009年以来,国家改革硕士培养模式,从以学术型为主转向以专业型为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在前进中发展。本文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举措。  相似文献   

8.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属于会计学专业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由于出现时间较短,缺乏培养经验,目前的培养模式存在不少缺陷,文章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日益繁荣并向世界开放,我国土木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必将面临新的挑战,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甚至成为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因此,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前土木工程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其为社会培养现代高科技研究型人才,而且更需要培养大量高级管理、技术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如何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这是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又一个挑战(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理工类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近12年硕士毕业生为分析对象,将硕士研究生分为读博与不读博两个层次以及学术型与专业型两类,利用R语言对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和国家科研项目参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相比,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产出成果的年累积量更多;(2)学术成果在读博与不读博层次不同的硕士研究生总体中无显著性差异;(3)硕士研究生是否读博与其学位类型无关。研究成果为创新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自2016年9月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将依据国家要求,实行统一的招生和培养政策。如何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尤其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新形势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需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例,从培养、管理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培养出在信息技术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科技、管理及教育等方面的创新型领军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及技术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12.
在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实践性趋弱是一个普遍现象,具体表现为生源中非师范生占比高,教育实践能力不足;导师偏好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指导能力有限;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同质化培养,论文选题偏离实践。为了走出这个困境,杭州师范大学通过实践和改革,探索出了“全程·融合·协同”的新型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未能形成独立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以外的完备的专业学位培养体系.本文从依托工程背景、强化职业性、适应职业资格认证、形成专业型师资队伍以及实践能力培养基地等方面探索地方工科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日益受到市场青睐,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已成为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渠道。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专业学位认同度低、高校相关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验,从提高专业学位认可度、创新授课方式和培养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可有效提升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是与学术型硕士学位相对应的一种新的研究生教育形式。本文针对化学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以及学位论文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为主转向以培养专业型学位研究生为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质量标准等方面都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一般的职业教育有很大不同.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SUTM,改变了传统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中国职工教育》2014,(10):190-191
全日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培养定位、课程设置、实践能力和培养质量等方面促进二者之间的协调互补,有利于推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业教育还是一片有待开垦的沃土,本文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创业教育,指出了创业教育在全口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最后,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编问卷,对武汉7所“211工程”高校2009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目标定位尚不够明确,很难体现与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差异及特色;课堂教学基本按照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模式运行,教学效果不理想;实践教学环节还没有充分到位,实践教学导师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管理中学生普遍感受到被忽视,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分类培养的教育目标,采用逻辑分析方法和对比分析方法,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制定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与金融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