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园意识作为生态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凝聚了人类对当下的存在状态、居住环境及自我的独特思考。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清新秀丽,蕴含着深厚的生态家园意识。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为理论框架,通过对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及其三个英译本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来探讨诗人所构建的自然家园、社会家园和精神家园。研究发现,《山居秋暝》及其英译本通过物质过程赋予非生命体参与者以生命特征构建出一个清新灵动的自然家园;通过生命体参与者的言语过程和物质过程构建出一个勤劳和睦的社会家园;通过赋有特殊意境的物理性场所参与者和非人类生命体参与者构建出一个闲静淡雅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具理性的泛滥,当下的城市建设日益缺失了"家园意识"。对此,曾繁仁认为,城市的生态建设中应贯彻三个人本化原则:其一,将城市建设中被排挤出去的自然重新请回到城市中来,并赋予自然以应有的地位;其二,强化"场所意识",努力营造各种有利于人与人交流的场所;其三,保留城市的人文景观,让城市成为每个人的精神依归与栖息之所。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场所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孤立空间,而是通过因缘整体性获得自身统一的处所,它具有空间、时间与情感三个维度.城市场所在空间维度上要强调城市街道、城市节点和城市区域的生态组合,注重空间序列的连续性、意义蕴涵和节奏感;城市场所在时间维度上要注重城市建筑景观的保护与民俗风情的延续;城市场所在情感维度上要给居民以“家园”之感,同时还要丰富城市生活,满足城市居民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生态美学原则为指导,对吴东水乡地区的民间服饰进行分析研究.分别从主体的参与性、主体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人与环境关系的审美视角以及生态存在论中的“家园意识”等角度探讨吴东水乡民间服饰中所包含的生态蕴涵及审美表达,并从现代设计思维的转换、局部细节的运用以及文化价值的开发三个方面阐述其现代产业价值转换实现的可行性模式.  相似文献   

5.
《第三块大陆,最后的故土》是印裔女作家裘帕·拉希莉的小说短篇集《疾病解说者》中的最后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位印裔美国人,先后在印度、英国及美国生活的故事,体现了众多远离家园的人们对于追求幸福生活地渴望、通过解读故事中主人公家园意识地流动与变化,旨在探析家园与文化、家园与归属感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拉希莉对于流散语境下家园意识提供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是环保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从环境创设——让心灵感受环保的存在、一日活动——让心灵感受环保的意义、家园合作——让心灵承载环保而飞翔三个方面,研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7.
当代海南作家林森在作品中展露了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生态愿景。海南人民世代依海而居,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民众对海洋生活环境的归属感逐渐减弱,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显得愈发重要。林森在小说《岛》《海里岸上》《唯水年轻》中对海南海洋生态危机进行了深刻反思,呼吁民众培养对海洋的审美意识、保持对海洋的敬畏之心及建立对海洋的归属感,从而重建海洋家园意识,消除人与海洋潜在的隔阂。运用生态批评理论解读林森相关海洋的小说,探讨其蕴含的海洋生态意识,可以为海南建设海洋强省提供新的思考维度。  相似文献   

8.
生态美学研究在近几年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许多作家的无意识的生态书写成为生态美学视域下研究挖掘的重点。汪曾祺的小说也在无意识中透露出生态美学的观念。从生态美学中的"家园意识"、"生命节律"、"生态同情"三方面去探寻汪曾祺小说中的生态之美。  相似文献   

9.
当今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人类不得不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中的自律与他律的探讨,探索提高人类生态道德意识的有效方法,主张通过人类生态道德意识的提高,构建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家园。  相似文献   

10.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论述了"家园意识"是人们对家园的一种有意识的、热切的关注和表现,它是人类对于自己生命的源头、立足的根基、情感的凭依、心灵的栖息地眷恋的内心表达。在此视角下解读《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使其形象具有了日常生活中人物的真实性。指出猪八戒的"家园意识"是在曾经安定而美好的生活和颠沛流离的取经旅途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中形成的。同时指出家园意识的出现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猪八戒的家园意识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俗小说《马语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和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共同家园的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责任感,女主人公安妮的心路历程正是深层生态学所提倡的"自我实现"的历程。小说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重视人与万物的关系,将人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凸显出深厚的生态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在生态危机的语境中,家园和认同意识对于处于同一地域文化圈的生态保护有着重要作用。澜沧江-湄公河是在这奈河流上世代栖居的人民共同的“象征性财产”(symbolic estate)和跨文化交流的共同场域。生活在这条河流两岸的人民都留下了关于这条河流的记忆和表述,形成了自己的地方性知识和文化景观,很多风俗习惯中都包含原始淳朴的生态意识,自然崇拜和家因意识是保存这条河流和谐生态最主要的文化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原有的环境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只有通过国家、民族和区域问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在寻找和谋求共同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这一流域的生态和文化保护,增强共同的家园意识和认同感,使这条河流及河流上产生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永远保持和谐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周光根 《芜湖师专学报》2003,(2):136-136,F003
本文通过分析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文明意识、参与意识在教学中的渗透,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消费观、实践观,为建设人类美好家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生态美学的基本范畴是生态存在论审美观,而其所遵循的方法则是生态现象学方法.以上两者通过"此在与世界"的在世关系解构了传统认识论的"主客二分"关系与人类中心主义原则,为存在观、生态观与审美观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现象学与生态美学都是通过"直观"悬搁了工具理性的各种观念,产生了生态美学的崭新的"家园意识",是对"无家可归性"、"无机性"与"疏离性"的否弃,走向人与自然统一的"家园性"、"亲密性"、"有机性"与"生命性"等新型的审美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家园意识很强烈,许多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飘零体验、乡土意识、寻根意识等无不在情感深处书写着对家园的孤独诉求。这种诉求表现为三种形式:在家的噩梦、离家的彷徨、归家的尴尬。这体现了中国现代作家们深厚的家园情结。  相似文献   

16.
交往与合作能力已成为未来社会每个人最重要的素质。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幼儿合作意识培养的第一场所,为此,我们用问卷调查法对小班90名家长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家长对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和认识,更有针对性地实行家园结合,共同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环境恶化日趋严重,雾霾现象司空见惯,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在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从幼儿时期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家园和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起到关键作用,如果家园能够积极配合,相互合作,那么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论审美教育中的生态意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类“诗意生存”的本质需要决定人类的生存必然是生态性的。生态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人们的生态意识及生态审美观念的建立。通过生态审美教育,将生态审美意识植入广大的民众及中小学生意识之中,将“经济人”转化为“生态审美人”,是当前保护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急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人“诗意生存”的基础。生态审美意识包括:美在于人与对象的和谐、美存在于生命的过程之中、平衡是生态之美的基础。生态美育的开展离不开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唐初士人张若虚的诗歌《春江花月夜》流传至今,对其旨意,历代主要有家园意识、宇宙意识和自我意识之说。三种说法各有其理却缺乏根基,这个统一的根基就在于生命意识。家园意识、宇宙意识和自我意识是士人生命意识觉醒后三个不同向度的深度显现。  相似文献   

20.
基于顺应时代的历史发展和符合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生态意识的重要性在当今时代和社会语境中愈益凸显。可是,在诸多因素作用下,部分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却十分薄弱甚至严重缺失,这使他们难以承载建构生态文明社会的历史重任。因此,高等教育应自觉承担起培养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责任,促使唤醒大学生的生态良知,强化生态责任感和生态正义感,型塑生态美德,养成自觉践行生态行为的道德自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社会家园和实现人的本真存在的回归与解放,促进社会善和个人善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