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结合具体教学实践,阐述了在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优势、可行性和意义,探讨了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中国文化课程与作者所在学院英语专业开设的其他课程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中国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成功,对其他课程的思政建设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学材料的思政内容,运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英语专业课的教学中达到思政育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总目标,深入开展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以“中国近代史”课程思政建设为例,明确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明晰“中国近代史”课程特有的学科优势,构建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创新途径,支撑有效思政教学策略落实。  相似文献   

3.
廖文萌 《海外英语》2022,(13):92-94
立德树人始终是教育之本,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全国的课程思政建设已开展一年,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也进入内容优化和质量提高的新阶段。基于此,该文在厘清世界经济新格局对商务英语课程思政的特殊要求的基础上,以《商务英语阅读》课程为例,探讨基于“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延续的根本,也是滋养文化自信的土壤。只有坚守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继往开来、不断进步。而要继承优秀的文化精神血脉,教育是一条极其有效的途径。因此,教育过程中通过课程思政的不断建设和实践,完成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培养出一代代有社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子,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例,着重探讨传统文化涵养下的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中国近代史”课程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围绕学校各级领导干部与教师合力育人的意识、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合作交流、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协作效果评估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等着力点,从完善学校党委领导的育人组织体系、构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交流制度、建立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制度、确立协作效果评估制度与激励制度4个方面构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6.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自动控制理论课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行课程思政,使专业课飘出思政味,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发挥专业课的育人价值。自动控制理论课团队教师应通过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坚持有机融合和春风化雨的原则,在系统的、科学的知识讲授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展理论传播、思想引领、价值导向、精神塑造和情感激发的教育方式,实现课程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积极落实教育部号召,实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任务,需在保证艺术专业学科内容科学规范的基础上挖掘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以“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为例,重新梳理了教学目标,探索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课程的评价体系保障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从而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顺利达成。  相似文献   

8.
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学人才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在法学专业课程中,巧妙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如何在法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入正确的价值观念,达到显著的育人效果,是急需探讨的问题。"海洋法"作为法学专业的重要特色课程之一,蕴涵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将海洋法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国际法与主权国家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课程观,效果显著的课程思政,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敬业精神。文章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涵义,分析了把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时遇到的问题,并以计算机相关学科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操作系统"为例,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具体实情出发,以航空航天类"工程热力学"布雷顿热力循环的课程思政建设为例开展了探索与实践,分别从参与人员、思政元素、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内涵,提出了完整的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并验证了课程思政的良好育人效果.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加强"工程...  相似文献   

11.
如何挖掘非思政课程中的思政资源来实现“三全育人”,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文章以机械工程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电工学”为例,从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过程设计的改进、课程教学评价的完善四个方面,对“电工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论述和分析,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是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亟须探索、解决的问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是将教学任务的设计、实施与育人目标相结合,使价值塑造寓于知识学习及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之中。本文以课程思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为指导,聚焦教学理念、思政目标、实施路径,探讨基于价值塑造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教学任务设计、思政融合原则及方式,旨在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可参考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要求每门课都行动起来,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网络营销”课程是武汉理工大学的一门在线开放课程,在向一流课程升级改造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将会更好地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而如何达成这个目标,是需要探索的问题。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一流课程建设要求,文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团队、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融入“网络营销”一流课程的建设路径,让“网络营销”一流课程的教学切实助力学生培养,切实发挥好课程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数字课程建设标准不统一、共享率低、共建度低等状况,分析目前数字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评审指标为数字课程建设标准,以课程建设为核心,融入课程思政,打造优质课程学资源,建立数字课程共建共享机平台,提高数字课程质量和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魏影 《黑龙江教育》2023,(12):45-47
“中国史学史”是历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在“中国史学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要达成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形式和课程考核方式3个方面进行教学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增强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6.
“双高”建设新形势下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步育人工作意义重大,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大思政格局的构建。以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步育人存在的问题出发,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主线,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教学协同、健全考核机制三个方面探析高职院校课程育人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是农林高校的重要使命,在推进新农科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林高校公共基础课之一,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力大、重要性强等特点,因此,开展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情况,研究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将课程建设目标融入课程教学过程等情况。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一定成绩和良好效果,也可以为农林院校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背景下,以“发明创造学”课程为例,从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思政育人与素质培养等方面,探讨和实践课程思政与师德师风融合建设的方法和路径。课程建设在课程教材、师资团队、教学系统开发和教学效果评价上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并从组织领导的协调推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进和教学应用系统的开发与优化等层面,提出了课程建设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9.
“过程控制与仪表”是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的一门综合应用课程,也是教育部规定的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领域的核心课程。文章针对课程特点,提出在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自主学习为辅助,整合课程思政学习资源,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并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引领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构建了过程性评价为主总结性评价为辅、教和学相互评价的课程思政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实施为例,对在思政教育施教和受教过程中,教师运用恰如其分的教育方法、手段、载体,通过课堂渠道的“显性”方式和有意识的“隐性”方式,将价值引领、意识形态的教育性因素渗透,融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期充分发挥课程承载的育人功能及职责,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及课内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