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五所幼儿园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幼儿任性现象、家长对幼儿任性行为的教育以及取得的教育效果进行调查,发现一些问题,如家长对幼儿任性行为的态度不够科学,针对家长提出了矫正幼儿任性行为的建议,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素质教育下,对孩子心理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重视。其中,对幼儿任性行为的矫正也越来越成了现今幼儿园教育的重中之重。幼儿的自制力差,生理和心理发展都不够成熟,情绪也不稳定,带有很大的片面性,无论家庭还是学校,不适当的教育方式都有可能引起幼儿的任性行为。如果发现了幼儿的任性行为却不及时制止,会...  相似文献   

3.
杨艳 《学周刊C版》2019,(16):162-162
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要结合其心智发展状况。当前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溺爱子女"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果发现幼儿任性行为不及时制止,会严重影响幼儿道德品质与身心的健康发展。对此,本文将结合个人工作实际,针对幼儿任性行为的矫正工作展开细致化的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针对幼儿任性行为的纠正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幼儿任性行为的诱导原因与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纠正策略,其中包括善于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树立榜样,鼓励幼儿;不要因为溺爱而纵容任性行为以及及时疏导。  相似文献   

5.
《学周刊C版》2016,(25):238-239
处于幼儿期的儿童,心智以及控制力还没有完善,不能理智的支配自己的言行,就会出现任性的行为,任性行为即不受约束的、为所欲为的一种行为。若家长任由儿童的这种任性行为发展下去,不加阻止和劝导,将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良好品质的形成。因此,在幼儿时期,家长们应该及时、正确的对儿童的任性行为加以劝导和改正,保证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向上影响。本文则主要从幼儿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引导幼儿任性行为这两方面,来阐述对矫正幼儿任性行为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任性行为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渐懂事了,大多数孩子的任性行为会被慢慢克服直至消失。但如果幼儿有严重的任性行为,经常被同伴排斥,幼儿就会因此而失去学习与人相处的机会,他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和心理的健康成长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现代社会是合作和共享的时代,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对每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因而对幼儿严重任性行为的教育纠正在现代社会里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纠正幼儿的任性行为,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重视家庭教育,家园密切配合幼儿严重任性行为的形成一般都有明显的家庭娇宠…  相似文献   

7.
顾玲 《早期教育》2000,(8):34-34
幼儿的任性行为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任性是幼儿的一种不正常心理状态的反映.也是他们要挟父母、老师或其他亲人,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8.
冲突性行为是幼儿囤生活中幼儿同伴间常见的、基本的社会现象。本文从幼儿冲突性行为的界定出发,着重阐述了幼儿同伴冲突的行为表现,把幼儿同伴冲突分为消极性冲突、积极性冲突和中性冲突,并在此基础上对幼儿同倬冲突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为解决幼儿的冲突性行为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幼儿争执性行为不仅对个体的健康发展不利,而且阻碍幼儿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也影响教师教育工作的正常实施.如果争执性行为升级,就会变成攻击性行为,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等.幼儿的争执性行为受大众传媒、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及幼儿自身的生物因素等影响.应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正确利用大众传媒对幼儿的影响;减少环境中引发争执性行为的刺激;家固合作共同帮助幼儿改正争执性行为,以提高幼儿的情绪情感认知.  相似文献   

10.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攻击性行为侵犯了别人的利益,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这种行为还可能造成破坏社会秩序、影响社会治安的不良后果,既不利于健全个性心理品质形成,又是日后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潜在影响因素。本文针对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实质,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方面探究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实质,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方面探究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预防和矫正的应对性策略,为家庭和学校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起因,以及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对其社会性发展的影响。通过正确的引导方式,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从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霞  李南 《文教资料》2011,(21):143+223-143,223
本文作者以两个案例引入幼儿攻击性行为,提出了运用游戏的方法科学应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点,原理是:从外部入手,由成人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强制性引导,使幼儿脱离正在或即将进行攻击性行为的环境,从而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缓解幼儿的激动情绪。  相似文献   

13.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既能加深幼儿之间的情感体验,使其在集体中成为受欢迎的人,也能助益孩子的一生。培养的方式有很多,如可以用鼓励和赞许的方法让幼儿融入集体、用集体活动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树立互相帮助的意识,以及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等等。如此,幼儿在今后的社会性行为中才能显露出情,呈现出爱,也才能让他们身心和谐发展,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4.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既能加深幼儿之间的情感体验,使其在集体中成为受欢迎的人,也能助益孩子的一生。培养的方式有很多,如可以用鼓励和赞许的方法让幼儿融入集体、用集体活动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树立互相帮助的意识,以及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等等。如此,幼儿在今后的社会性行为中才能显露出情,呈现出爱,也才能让他们身心和谐发展,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5.
应想 《考试周刊》2014,(85):187-187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分析,指出幼儿家长教育观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尝试提出改善家长教育观念的策略和建议,进一步更新现代农村家长教育观念,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丰力 《早期教育》2000,(1):10-10
课题名称:新时期幼儿社会性行为健康发展的教育研究。课题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庞丽娟。课题内容简介:该课题从为未来公民——幼儿奠定良好整体素质基础的根本目的出发。探讨使幼儿的社会性行为得到健康发展的问题。它主要研究新时期幼儿主要的不良社会性行为与特征;幼儿不良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变化;幼儿不良社会性行为的成因与机制;幼儿不良社会性行为的干预方案与训练;不同地区幼儿的不良社会性行为及家长、教师的态度、观念和行为的比较;社会变化、经济发展与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熊玲 《学前教育》2021,(7):9-11
助人行为是亲社会性行为中重要且突出的部分。3~6岁是幼儿亲社会性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幼儿园集体教学环境和我国传统集体主义社会氛围,从小培养幼儿的助人意识对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做出外在的助人行为,首先需要其能够观察并注意到他人的需要、困难所在,理解他人的感受,继而分析问题,采取不同策略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因此,幼儿助人行为是幼儿的观察能力、共情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8.
游戏中的教师指导和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游戏这一最能体现幼儿社会性行为的活动为场景,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游戏中教师指导和幼儿活动的观察记录,探讨教师指导对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包括社会化语言使用、社会合作协同程度、社会认知能力、亲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妨碍幼儿健康人格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就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章瑜 《孩子天地》2016,(6):234-235
攻击性行为是指主体的需要受挫折时出于敌意对客体实施的伤害性行为。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既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也是新时期对幼儿教育提出的一种现实要求。文章分析了小班幼儿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