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普通话面临的最大困境是:长期被区隔于标准的普通话言语世界之外,缺乏学习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和心理环境。造成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水平低下的原因是:错过了语言学习的黄金期;缺乏学习普通话的融入性动机;学校为他们提供的普通话教育服务缺乏人文关怀;已有文化传统、强势方言使他们游离于学习普通话的环境之外。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高师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学习障碍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普通话不仅要克服本族语言和汉语地域方言的影响,还要克服语言转换带来的心理影响和文化影响.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需要优化学习者的心理;树立正确的语言观.消除语言自卑心理;掌握双语差异与对应规律,消解畏难心理;正确认识语言学习的特性,消除应试心理.  相似文献   

3.
多年的语音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生说普通话能力的差异,主要是由心理差异造成的。从现象反映.有些学生胆大、敢说.其说普通话的能力就强:有些学生胆小、怕说,其说普通话的能力就相对较差,而胆小、怕说,在小学生中带有普遍性。要提高小学生说普通话的水平.除了把握技术环节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小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通话的教学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至关重要,本文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显示相关具体现象和问题,从心理认同角度出发提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有效教学策略,以此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疆医科大学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学习汉语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多视角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并且提出相应的措施克服预科学生学习汉语的心理障碍,与此同时,有的放矢地为解决学习汉语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普通话表达能力是少数民族预科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他们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针对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普通话表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普通话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敢说”;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想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会说”.同时采用分层教学法开展普通话教学。以切实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普通话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普通话是一门相对枯燥的课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瞢通话的兴趣,是每一个从事普通话教学的人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从消除心理障碍,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普通话的美以及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方面简单论述了如何在普通话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唐敏 《文教资料》2009,(20):61-62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为了把各民族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普通话的推广显得极为重要.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普通话难,难在民族学生以传统民族语言思维习惯来学习普通话,造成师难教、生难学的现象.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改变传统语言思维习惯是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教学的重中之重.另外,从新课改和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育实际而言,应提倡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大学生普通话运用能力的要求日渐提高。在此背景下,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话运用能力亟待加强。本文认为,民族院校要认识到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运用能力的紧迫性,加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运用能力的顶层设计,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还要正确处理普通话与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新疆工作时指出:“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语言的作用十分重要,语言不通,就不能交流。为了加强学习和交流,各个民族要克服相互之间的语言障碍”。因此,对少数民族来说,当今社会,只会说自己的母语,而不通晓汉语言表达是万万不可的。那么作为一所民族寄宿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如何培养藏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让学生树立起汉语言表达的自信藏民族学生说自己的母语时可谓滔滔不绝,运用自如,而一碰到说汉语的场合就显得手足无措,声细如蚊,自信全无。因此,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表达训练时,一定要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变自卑为自信,怯场为坦然,挺胸抬头,目光平视,教师捕捉点滴“闪光”之处给予鼓励和肯定。二、坚持不懈进行普通话训练平时上课严格要求学生使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和回答问题,每学期抽出三到四节课进行普通话专项训练,使学生了解母语与普通话的区别,如“你吃饭了吗?”这句话,学生由于长期受母语的影响,通常会说成“你饭吃了吗?”;“我买了一把茶壶”说成“我茶壶一把买了”,这就要给学生讲明白普通话当中句子成分的顺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另外,少数民族说普通话往往声...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国家把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纳入毕业要求,新的要求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学好语言不仅是交流的需要,还是个人发展的要求。因此,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普通话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教学至关重要。采用问卷、访谈的方法,对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供建议,为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探索高校普通话教学模式和新疆推普教育的施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天真无邪的,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但学生厌学是当今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令教师和家长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只要教师能对症下药,耐心细致地做好厌学心理的辅导,并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就可以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有效矫治其厌学心理。  相似文献   

13.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迁移教学王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应用题教学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难点之一。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两种数量关系的复合,由于复合类型不一,问题情景各异,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为了突破难点,排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我在进行教学时,从抓...  相似文献   

14.
赵敏 《教育教学论坛》2014,(21):122-123
本文肯定了民族地区高校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非师范类普通话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普通话口语的实践练习与如何适应少数民族地区新型人才需求为切入口,提出了应该针对非师范学生制定建构新的教学模式的观点,强调由此不断提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非师范类普通话口语习得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新疆师范大学师范类民汉合班中的维吾尔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访谈等调查方法,分别从普通话能力、普通话在不同场合的使用、普通话程度以及普通话学习环境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该群体的普通话使用现状,并针对目前民族地区高校师范类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普通话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普通话技能类课程的设置在于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技能水平,并由此而促进人际沟通的有效展开。在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开设此类课程是必要的。但在实际训练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思维习惯等因素又制约着训练的效果,要有所改进,就要面向市场需求,着眼于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在仿真的交际环境中,攻破其心理障碍,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在职业素养的层面上体现出语言技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学周刊C版》2015,(31):202-203
基于地理空间视野下云南省不通普通话少数民族儿童的语言使用概况,调查云南省不通普通话少数民族儿童入学前普通话听说能力的现状,客观分析云南省不通普通话少数民族儿童入学前普通话听说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解析导致问题的成因,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语用选择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口语交际中语用选择的语境和心态进行分析,以期正确理解少数民族各种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在多语种环境下更好地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19.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芹 《广西教育》2011,(33):78-79
目前,高职学生就业时出现了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问题,为此,可从心理预防与调适等方面克服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因素质的差别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存在着时间差异;因心理障碍存在着心理难点;因技术动作模糊、动作要领理解的不透彻形成的技术难点。针对以上几个问题并结合几年的教学工作,笔者对如何提高女中学生运动技能,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