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标的公布,诤歌单元所占比重的增加,诗歌教学提到新的高度。但就高中课而言,诗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多数教师用的是传统诗歌教学常用的以分析代替体验的方法,整节课教师带着学生对诗句进行字义分析,把诗歌的字面意思讲得准确精细,把诗句涉及的语法知识毫无遗漏地一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标的公布,诗歌单元所占比重的增加,诗歌教学提到新的高度。但就高中课而言,诗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多数教师用的是传统诗歌教学常用的以分析代替体验的方法,整节课教师带着学生对诗句进行字义分析,把诗歌的字面意思讲得准确精细,把诗句涉及的语法知识毫无遗漏地一一分析。这样的诗歌教学,除了让学生接受一些支离破碎的语言知识之外,难以得到美的享受。因此,必须改变诗词教学的状况,使课本中的诗成为学生心中的诗。语文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在诗歌教学中要重视“读”,让学生读出诗歌的韵味,领会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唐诗宋词为例,介绍了中国诗词的渊源,并简要分析了中国诗词的艺术特色,发掘了其独特的古典韵味。  相似文献   

4.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小学诗词教育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从对比学习、朗诵和情景再现等方式探讨了如何让学生体会诗词之美。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典诗词具有较为深厚的韵味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同时我国传统古典诗词也是一门艺术语言,通过深刻丰富的艺术表达形式展现精炼的内涵。通过诗词鉴赏,不仅可以让读者更好地领会和了解诗歌的内涵和韵味,还可以让作者进一步对诗词内涵和审美特征进行把握和发展。因此本文将分析和探讨在诗词鉴赏中怎样对作品的独特韵味进行分析和品味,即探讨更加有利于对诗词作品进行了解的方法,本文将结合具体诗词文本从诗词韵味的本质及表现手段说明诗词鉴赏的角度。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谁要领导好教学和教育过程,谁就要精通教学和教育的科学、技巧和艺术。"在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记忆不是简单地把知识堆砌、累积起来,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需要一定技巧和艺术,正所谓"文史不分家"。教师应把历史教学与文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让文学真正为历史课服务。  相似文献   

7.
卢飞 《成才之路》2009,(19):28-29
“大道至简”,语文教学亦是如此,走过了太多的风风雨雨的语文教学,终于期盼到“雨后见晴”的美好景象,但谁知蜂拥而至的却是对课程理念的曲解与泛化及学习方式与教学行为的烦琐和无度.针对这些给语文创味、变味,泛泛而谈的语文课,我们有必要给其搭脉、会诊,运用语文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语文手段解决语文问题,用语文标准评价教学效果,用语文味评价语文素养,使语文课堂真正还原其精彩的、本质的有效课堂。那就是守住“语文味”,让语文教学散发本香,逐渐返璞归真回归语文的特点与功用的圆心上来!如果用具体手段表现的话.可以归纳为:浓浓的语文味意识、简约的教风、聚焦文本重点、外显成效增量。  相似文献   

8.
钱广宏 《语文天地》2009,(12):54-55
古诗词是五彩缤纷的文学殿堂里最耀眼的瑰宝,活跃、开阔、缜密,集思想美、语言美、艺术美、形式美于一体。课堂上,如能恰当地借用诗句来组织教学语言.既可以让学生吸收到诗歌优美的语言.又可以感受人文雨露的滋润并且有利于审美情趣的培养。让语言具有诗歌的意蕴和美感.必能使学生听之悦耳,品之有味,大大提升语言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说:“所渭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也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美读”不仅是感知材料的主要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通过语调的抑扬顿挫、节奏的徐疾与舒缓相间以及平仄押韵复沓手法的运用(有时还需必  相似文献   

10.
理解诗境和诗意的前提首先是理解诗的语言,对“诗词格律”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让诗歌独特的韵律、节奏进入儿童的听觉,通过反复的朗读和吟诵,让儿童体验诗中所蕴含和激荡的情感;而且对“诗词格律”的学习也有助于教师深入掌握诗歌之美,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意、诗境,这对提高儿童的语言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诗词教学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积累,还能够使学生在诗词学习中受到诗词的熏陶,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以及审美情趣,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十分重要,而小学生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只有具备了高度的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诗词阅读,因此,诗词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诗歌的美感首先来自于音律(包括节奏和韵律)。音乐性是诗歌与生俱来的品性,诗歌中语音有规律地停顿造成节奏,其声、韵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而形成韵律,构成网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效果。当诗歌的节奏、韵律与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协调一致,诗中轻松、欢快、沉滞、急促、昂扬、舒缓等节奏的韵律变化.就反映了人的情绪的起伏波动的变化,表现的其实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节律、所以诗歌的音律美绝不是一个纯形式的因素,它是情感内容的有机组成,  相似文献   

13.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其评价的首要标准就是它是否有“韵味”,但是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多走在“韵味”的边缘,那么,什么是语文教学的“韵味”?其缺失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中的“韵味”走在归家的路上?对这一系列问题,本文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我国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而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充满了古诗词的文化魅力,其教学方式也非常吸引人,让人能够自主地代入其中参与古诗词的探究,可谓影响力巨大。为了促使中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分析《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学语文诗词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可启发教师如何更好地进行古诗词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诵古诗、学古诗自古以来都是一件雅事。古诗词对儿小学生的熏陶,一直都被语文教师们所重视。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不单单是教学古诗词的全部,学习古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能够唤起小学生对古诗情趣的热爱,让学生在品读古诗词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古诗词的独特之美,让古诗词熏陶学生们的情操。  相似文献   

16.
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因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成为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习古诗词对于初中生来说意义重大,深入了解古诗词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情操,还能够在写作方面为学生提供素材,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少华 《职教论坛》2001,(10):60-60
江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应创造性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本人在诗词教学中尝试创造性开展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一、吟诵,感受诗词的声韵美。学习诗词是一种音乐美的享受,但若叫学生自己简单背读则美感无从产生。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吟诵具有明显的音乐性,它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成有声的口头语言的表达艺术,是一种再创造的学习活动。叶圣陶先生也曾强调过:“吟诵就是心、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  相似文献   

18.
传统诗词的表达方式与散体文章不全对应.由于诗中没有实质性的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因而可不单立说明一类.于是,我们可以将诗句表达方式分为记叙、描写、抒情、评论四种.传统诗词在表达方式上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弄清其特殊性,对语文教学与研究具有实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宜昌市“双促双发”课题实验的宗旨是:“教师的教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学促进教师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它从一个角度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指导思想。目前,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理念,引起了教学领域里的一场革命,但是,作为学科教学目标,它仍处于初创、实验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本课例试图在探究性学习理念指导下,对语文的研究性学习做一点尝试,以期达到“双促双发”的目的。其具体步骤是:一、发现问题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和文学艺术各个方面,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剖析常识性课文教学策略,然后通过这些策略,既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又要凸显语文韵味,从而发展和完善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