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实施,制造业面临着全面改造升级,社会需要更多新工科创新人才。文章通过分析高职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境,针对高职新工科创新人才建设提出行之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和策略,以期对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产业急需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为切入口,创立高校与政府、产业、企业联合体,成立多个产业学院(班),建立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共同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以学生工程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搭建智能制造专业群,探索与实施不同学科(专业)交叉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多学科融合的柔性化课程体系.系统推进教学组织模式变革与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3.
新工科具有科学的顶层设计、多元的学科背景、联系紧密的相关主体和科学人文的人才培养等意涵。"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新工科构建,需要把握"新工科"与传统工科、其他学科、工科院系以及新工科教育之间的关系,从新工科构建思路、实践探索和人才培养三个层面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一次全面提升,指出高校工科教育必须适应新经济、新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本文重新工业的人才需求特征出发,通过分析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问题,提出了以产教融合为核心,建设多学科、科教并行、创新创业多元渗透的协同育人机制的基本思路,并设计了一个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教学平台原型。  相似文献   

5.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产教融合模式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针对产教融合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逐渐发生转变,现有的育人模式比较单一,产学研合作方没有形成成熟的协同育人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产学研各主体协同性不足,从而导致院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资源群体没有形成成熟的协同育人模式。从产教融合视域出发,对产学研等多元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三维职业能力要求的智能制造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离散型“智能制造专业双循环人才培养体系”和一个从设计、仿真、规划到生产、分析的全流程综合智能制造实训系统,并从学生培养、师资培训等方面与相关企业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可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孙雷 《江苏高教》2021,(1):74-77
新经济需要新工科,立足新兴产业培养新工科人才离不开产教融合。文章从新工科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新要求入手,深入分析了产教融合与新工科人才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找准当前高等教育中不适应新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产教融合培育新工科人才的市场认可、合作共赢、深度融合三项原则,围绕紧密结合学科专业选准合作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共建平台机制、创新思维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以生为本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四个方面探索产教融合培育新工科人才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以现代制造专业群为主体,进行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建设,使之成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的专业集群平台。该创新基地使学生在完成现代制造专业群"课、证、赛"等实训教学环节同时,实现由"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身份的转换,为企业培养"无缝对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节约岗前培训成本和时间,是职业院校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大学产教融合组织创新是“产”与“教”两大主体互动中探索共性诉求和差异性,从而激发并理顺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过程.新工科建设深化是大学产教融合的组织优化过程.南方科技大学案例访谈和文档分析显示,产教融合相关机构通过组织创新适应大学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文化环境,制度企业家应对环境不兼容和收益过低的挑战推进组织创新制度化.产教融...  相似文献   

10.
唐永锋  曹苏群 《教师》2024,(4):111-113
我国新工科建设不仅需要加强对新兴工业领域技术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淮阴工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紧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变革,积极通过校地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多元集聚资源共建产业学院,依托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基地等平台进一步优化学科交叉、前沿技术引入、校企共建的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从而实现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满足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1.
新工科背景下,以地方制药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深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双方互动良好、产教融合有效落实的合作平台,创新育人途径和组织机制,改革评价机制,共同构筑具有应用型特色,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符合新工科发展内涵、产教融合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传统专业亟须通过改造升级以适应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文章分析了传统材料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特点,提出了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等途径,推动实践教学内容的创新、实施模式的改革以及评价体系的完善,并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构建了面向新工科的航空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实践,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李杰 《教育与职业》2021,(15):73-77
协同育人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中仍存在政府统筹功能没有得到切实体现、高校核心地位没有得到巩固强化、企业内在动力没有得到充分调动以及学生的双创热情没有得到有效激发等问题.对此,文章从政府主导、高校主责、企业主体、学生主角四个方面分析了相应策略,为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产教融合新工科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教融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更是高校主动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南京师范大学与南瑞集团合作共建南瑞学院,进行了新工科教学体系的重建、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模式的探索、合作机制的创新,在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的道路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5.
新的科技革命带来相关前沿技术的突破并广泛应用于产业相关领域,从而带来产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新工科的提出正是为了适应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并培养出其所需要的人才。面临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侧之间的矛盾,产教融合提供了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重庆邮电大学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在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打造、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对ICT新工科人才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孙明 《大学教育》2018,(12):42-44
在国家推动创新教育,要求高等院校开展"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根据地方高校在产教融合上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遇到的问题,提出利用BIM引发的建筑技术革命,通过建设土建类专业产教融合平台,探索地方高校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产学研一体化路线,为地方高校其他类似专业在新工科建设这一重要发展转型期,进行产教融合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孙明 《大学教育》2018,(12):42-44
在国家推动创新教育,要求高等院校开展"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根据地方高校在产教融合上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遇到的问题,提出利用BIM引发的建筑技术革命,通过建设土建类专业产教融合平台,探索地方高校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产学研一体化路线,为地方高校其他类似专业在新工科建设这一重要发展转型期,进行产教融合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钟佳 《文教资料》2021,(1):152-153,171
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是未来培养新工科人才,服务于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重要起点。在新工科背景下,不断提高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的能力,是高等学校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高校与企业在教育中分别扮演育人和用人的两端角色,从供需两侧实现对接,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工作。校企间不断加深合作,从师资力量的队伍补充,学生进入企业和企业入驻学校的互联,制订适应行业发展、适应未来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逐步实现校企之间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葛露珊 《大学教育》2023,(12):45-48
数字经济时代,高校、行业企业以“产教融合”的创新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商科人才。文章以山西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调研对象,对新商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发现新商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产教融合合作不够全面深入等问题,继而提出应构建工商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2+1+1”模式并制定相关保障措施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由于地方新工科院校发展中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了师资、基础设施、课程建设等突出问题,而产教融合是解决地方院校新工科建设的重要途径。应从地方新工科教育理念、产教融合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共建校内外创新创业平台等方面对产教融合的模式进行优化、完善与探索。以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机械类专业为例介绍了在专业设置紧扣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从产教融合企业、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产教融合模式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