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插花艺术活动愈来愈为人们所喜爱。在劳技课中给学生传授插花艺术,能使学生修身养性,陶治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达到美化教室和寝室的目的。但是,目前劳技经费缺少,购买插花工具、容器和鲜花材有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改进插花技术,既不花钱,又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位劳技教师所要考虑的主题。下面我们介绍我校广开思路,以多种形式开好劳技课,融编篮、折纸花和插花为一体的具体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插花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教给学生基本的插花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让学生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但插花并不等于美育,插花是通过立意、选材、造型、色彩来表现美,而美育则要求按照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育人过程,来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作为插花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插花课的美育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现代社会中,为了对人们的餐桌和房间进行装饰,愉悦人们的心情,手工艺鲜花在装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人类悠久的历史过程中,手工艺鲜花艺术出现得很早,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形式下,为了使特色教育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使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推动素质化教育改革,以此作为契机,本文提出了构建茉莉花手工艺品特色课程的实践和研究。一、插花艺术的起源和背景当前手工艺插花在现代装饰中越来越普遍,同鲜花  相似文献   

4.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在进行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时,应用园艺疗法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系列体验活动,如现代礼仪插花、中国传统插花、日式花道、小品花设计与制作、茶席插花制作、盆景式插花制作等,从心理及身体上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释放压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应用园艺疗法时,借鉴遵循亲自然理论、注意力恢复理论、预防操作和辅助治疗理论等设计开发园艺疗养课程。在插花艺术体验活动中,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合理利用植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插花艺术》课程探索构建了“寓工匠精神培育于插花”的中国插花课程教学体系,通过“身教”胜过“言传”、细节训练从清洁开始、精益求精从“对话鲜花”开始等教学方法,以及丰富中国插花艺术第二课堂,建立素养、文化、技艺相结合的课程综合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工匠精神培育环境,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6.
由于插花作品的时间性很强,容易失去观赏价值,因此,目前许多插花爱好者都在研讨这个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在较短的观赏期内,尽量延长插花的寿命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和研究。1影响桶花寿命的生理学基础有关切花保鲜的研究工作开始于50年代,在30多年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鲜花保鲜的目的在于延长切花寿命。插花寿命指的是花卉插入瓶中至失去观赏价值时的时间。影响插花寿命的生理学因素包括水分平衡的调节和植物体的衰老速度。2.1水分平衡和失调植物吸水有主动和被动吸水两种。切花由于从母体上剪取,因而属于被动吸水(蒸…  相似文献   

7.
王霞云 《时代教育》2014,(10):103-104
形式美是美的形式的概括与反映,是插花艺术生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应用形式美原理培养学生花艺创作能力是插花设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形式美的基本要素与基本规律两方面探究了形式美在插花设计教学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校插花艺术教学以多种渠道广泛联系社会实际:联系云南花卉产业,深入鲜花生产销售基地;参加重大的社会活动;加强学习交流,不断提高插花艺术水平;与中小学校挂钩,双重锻炼。课堂教学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成效显著,鼓舞人心,使插花艺术教学走向社会,让插花艺术教学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9.
插花艺术是农业中专园林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园林美术和花卉学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实际的插花制作。文章根据农业中专的培养目标,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改革,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插花艺术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适应社会和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插花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插花艺术概论是城市园林专业的选修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花卉学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实际的插花制作。在教学中根据以技能训练为核心这一教学理念,我们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改革,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插花艺术课程的基本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