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女性哥特小说。传统的女性哥特强调男女的二元对立,以及对父权社会的批判。而后女性主义哥特突破女性哥特对父权的批判,默认男女性别平等。笔者从后女性主义哥特的视角来探讨小说中的男女人物及两性关系。为两性关系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同时赋予了这部经典的女性哥特小说全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说起"人造人",不得不提的一定是弗兰肯斯坦这个名字。由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小说《弗兰肯斯坦》,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这部备受人们瞩目的文学作品后来被多次搬上戏剧舞台和电影银幕,令世人记住了弗兰肯斯坦教授和他亲手创造的"怪物"这两个经典形象,甚至还为英语添加了一个新的单词——Frankenstein,意为"脱离控制的创造物"。  相似文献   

3.
正两个大家族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争斗不休,其中一个家族制造出了科学怪人,被命名为亚当(艾伦·艾克哈特饰)。自此之后,亚当身陷争斗之中无法脱身,因为两个家族都希望能够获得他不死之身的秘密,好为自己建立一支最强的军队。生性善良的亚当,该如何运用自己的超能力,来制止这场因为他的诞生所引发的全面性毁灭战争呢?本片由编剧凯文·纪留克斯的原创绘本小说改编,将一群原本生活在不同文艺作品里的经典怪物集中到了一个故事里。除了《科学怪人》中的弗兰肯斯坦,还有《钟楼怪人》里的卡西莫多,《隐身人》里的隐身人,《吸血鬼》里的德古拉,《化身博士》里的海德先生等等。导演是来自澳大利亚的斯图尔特·贝亚蒂耶,澳美合拍的《我,弗兰肯斯坦》是他进军好莱坞的首部作品。  相似文献   

4.
著名女作家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科幻小说,这已被世人所公认,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女性主义思想却长期被人们所忽视。在当代女性主义思潮日益走向多元化,传统女性主义理论开始失去批判力度的情况下,重新发掘早期的女性作家的文本,结合当前语境对文本进行重新阐释,对于建构和完善女性文学史、支持女性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传统女性主义和第三波女性主义的一些重要理论入手,对《弗兰肯斯坦》展开解读,发掘其中蕴含的女性主义思潮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弗兰肯斯坦》作为哥特小说的代表,以怪物导演暴力凶杀的骇人听闻的事件为主线,用人造人报复社会这一渎神题材为主要内容,震撼了一代代读者的心灵。然而,深究作品的意味,却不难发现在血堤的外表下隐藏着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性关怀.以及因此带来的强烈悲剧意味.本文通过分析作品中三位主要角色形象命运,以及诞生这种形象社会、文化、心理背景揭示《弗》中悲剧意味的形成原因.怪物的命运性悲剧、弗兰肯斯坦的现代普罗米惨斯悲剧、女性的性别悲剧作为本文主要论证的三大方面。也出现在众多文学作品中,成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悲剧.  相似文献   

6.
玛丽·雪莱的传世佳作《弗兰肯斯坦》被文学界认为是最杰出的哥特式浪漫主义小说,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本文试图从该小说的叙述视角、叙述结构以及语言和象征意象的角度解析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19世纪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著名小说《弗兰肯斯坦》不仅是英国最著名的哥特小说之一,也是西方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该作品处处弥漫着恐惧气息:对孤独的恐惧,对知识增长科技进步的恐惧,对生育的恐惧。对这些恐惧的解读有助于我们洞悉作品的内在涵义和种种暗示,并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8.
袁丽红 《文教资料》2009,(18):146-148
<弗兰肯斯坦>作为哥特小说的代表,以怪物导演暴力凶杀的骇人听闻的事件为主线,用人造人报复社会这一渎神题材为主要内容,震撼了一代代读者的心灵.然而,深究作品的意味,却不难发现在血腥的外表下隐藏着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性关怀,以及因此带来的强烈悲剧意味.本文通过分析作品中三位主要角色形象命运,以及诞生这种形象社会、文化、心理背景揭示<弗>中悲剧意味的形成原因.怪物的命运性悲剧、弗兰肯斯坦的现代普罗米修斯悲剧、女性的性别悲剧作为本文主要论证的三大方面,也出现在众多文学作品中,成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悲剧.  相似文献   

9.
《弗兰肯斯坦》的科幻色彩,浪漫气息以及深切的人文关怀,让它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恐怖作品之一。本文试从其多样性的体裁视角来解读这部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杨阳 《学语文》2010,(6):35-36
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在她的著名代表作品《弗兰肯斯坦》(1818)中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作品中的科学怪物在经历了各种不幸并且在刘人类的知识有所掌握且达到心智成熟的时候提出的,即“我是谁?我是什么?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实际上是一个存在主义哲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英国工业革命后,国力空前强盛。在文化艺术领域中,宣扬自由与人性解放的浪漫主义文学席卷欧洲,旗手就是伟大的诗人雪莱与拜伦。与此同时,神秘恐怖的歌特式小说也大行其道。好些女性作家,都是此中高手。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就是其中一位。 1816年的夏天,雪莱夫妇偕诗友拜伦及意大利医生波里多利一起到日内瓦度假。一天傍晚,他们开始讨论一个新科学实验:一个科学家试图用伏打电疗法使尸体重新复活。他们还探讨了把某些动物的各个部位制造出来,装配到一起,赋予其生命的可能性。 晚上,玛丽便“梦见一位脸色苍白的学者,正跪在他…  相似文献   

12.
玛丽·雪莱于1818年出版的《弗兰肯斯坦》从一开始就为众多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所关注。两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学评论界对小说的批评研究广泛而深入,涉及了女性主义等诸多领域,而国内目前的批评大体上沿袭了西方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咖啡色是一种低沉,忧郁,简单的色调,咖啡味更是一种苦涩的味道,这令人难以忘怀,别具风格的色彩和味道同小说《弗兰肯斯坦》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不禁勾起了人们的联想。从咖啡色的故事,咖啡色的关爱,咖啡色的味道和咖啡色的感悟四个方面论述了《弗兰肯斯坦》的内容及所涉及的主题。由此而展开的分析和讨论无不对当代的人们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小说家玛丽·雪莱创作的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科幻题材的小说。玛丽·雪莱因此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在《弗兰肯斯坦》中,作者用哥特式的文学创作方法,讲述了一个科学研究者和他所创造出的"怪物"之间既恐怖又悲伤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几十年里,文学批评家们纷纷把注意力放在了女性作家创作的哥特小说上。自从爱伦.摩厄斯1976年在她的著作中提出"女性哥特"一词之后,众多女性批评家们竞相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女性哥特小说进行了多角度的阐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刘书慧 《海外英语》2013,(19):211-212
《弗兰肯斯坦》主题意蕴具有多义性。如小说表现了人和自然创作物之间矛盾冲突的悲剧,揭示了失控的科技发展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与毁灭,反映了对他者和边缘视角如何介入主流社会的关注。该文试对该作品的这些思想意蕴略加管窥。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中,identity具有的基本含义之一是"身份",它是指某个个人或群体据以确认自己在一个社会里的地位的某些明确的、具有显著特征的依据或尺度,如性别、阶级、种族等。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制造了一个人形怪物,怪物在学习人类语言文化的过程中被语言同化,它希望融入人类,得到人的身份,改变自己的"怪物"身份。通过怪物寻求身份的过程,表明了身份的差异和人类的自我中心意识,玛丽·雪莱以弗兰肯斯坦的毁灭为人类盲目发展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8.
《弗兰肯斯坦》讲述了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利用死尸造人,结果创造了一个面目可憎的怪物,发生了一系列变故后,最终与怪物同归于尽的故事。本文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去研究这部小说,深刻分析小说中蕴含的人与自然的冲突与和谐。  相似文献   

19.
玛丽·雪莱的作品《弗兰肯斯坦》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科幻小说,其中怪物的异化让人感慨万千。为了更好地挖掘怪物的心理,理解人性的复杂,运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关于人心理结构的"三分法"理论来分析怪物,着重追溯其心路历程,即其心理发展所经历的萌芽的超我、疯狂的本我、可怜的自我和绝望的本我四个阶段,指出其最终因超我的无力、本我的强大、自我的失衡而沦为噬血的恶魔;同时,怪物生和死的情形也暗示了其只会是本我的奴隶。  相似文献   

20.
王曦 《考试周刊》2012,(6):24-25
“女性哥特”被阐释为体现以男权为主导的性别身份观对女性个体造成的影响的有效载体。“女性哥特”恐惧的源泉就在于女性对自身性别身份的焦虑,在父权社会受到的禁锢。《弗兰肯斯坦》通过塑造怪物这一形象与男权社会的代表弗兰肯斯坦的斗争,集中体现了这种矛盾。同时,利用“封闭意象”体现了女性所处的现实环境。女性哥特小说是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