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公共外语课程已经失去作为课程存在的理据。公共外语教学工作量、教师实际数量和教师需求量等方面变化显示,公共外语教师即将成为无外语课程可教的过剩教师。公共外语教师成为过剩教师不止是公共外语教师自己必须认识到和面对的问题,更是相关高校管理层必须认识到和面对的问题。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过剩教师的公共外语教师必须从公共外语向其它课程转移。去外语化,即从外语语言或外语文学学科转向外语语言文学学科之外某种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专门研究和课程教学,是过剩公共外语教师转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公共外语课程绝不仅仅是一个使用工具,而应该发挥出帮助学生获取语言文化和通识性知识以及培养中外交流综合性能力的教育作用.本文试以清华大学为个案,探讨在通识教育的视野下大学公共外语课程的角色、地位以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探讨高职公共外语的课程设置问题。认为高职院校公共外语的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以下三个方面:《课程要求》注重听说能力、强调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的特点,通用英语(EGP)和特殊用途英语(ESP)的发展趋势,以及职业教育注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同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公告外语课程设置为例,论述了高职公共外语必修课和选修课开设的思路和理据以及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的外语学习需求表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大学外语必修课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目前,各校对公共外语选修课普遍不够重视,导致该类课程未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和学生自身方面均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应对公共外语选修课程的设置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和论证;教务部门应加强管理,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课程设置的改革力度,建立多元化的公共外语选修课课程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5.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线上教学成为大学外语公共课程教学正常开展的主要形式.但是线上教学存在互动环节不足、在线教学技术不稳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难以保证,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凸显等问题.因此,为了保障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大学外语公共课程有效线上教学,本文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合理应用多种教学平台、探索线上线下高效互动教学模式、构建学习全过程考试评价体系、拓展线上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促进大学外语公共课程线上教学水平整体提升,指导课堂改革实践、推进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6.
大学公共外语教学改革所涉及的诸多方面给大学公共外语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该文作者通过分析大学公共外语教师在交际教学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焦虑,提出了改进我国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以及消除大学公共外语教师心理焦虑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是高等学校里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从事这门基础课教育的公共外语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大学公共外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公共外语教师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现代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学习者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扮演着主要角色,对于影响公共外语学生学好大学英语的因素的研究也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公共外语学生的学习特点着手,分析影响公共外语学生学好大学英语的原因,帮助学习者认清大学英语的几个要素,以便更好地更有效地进行大学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央电大公共外语课程调查结果的总结分析,对电大外语课程的教学环节、网络课枉、专业英语和其他语种课程设置及考核改革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新一轮电大公共外语的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修性: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等20多年的学习中,外语是唯一始终必修、必考的课程,甚至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两门公共必考科目之一,是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唯一公共必考科目;一些高校实行学士硕士学位与外语四六级挂钩;外语专业学生还必须学习、考试第二外语;中级以上职称晋升还与职称外语考试挂钩。由于具有以上的必修性特点,笔者在此将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称为“外语必修制度”。一、外语必修制度的弊端1.消耗了国民太多的时间、精力一个大学毕业生到底花了多少时间精力学外语?这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