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语文阅读中的必考内容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2017-2023年新高考实用类文本为分析对象,探讨实用类文本阅读在新高考政策实施后命题会呈现出的新变化,从而对其测评趋势进行猜想,为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与学习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标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秉持的整体性原则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突破陈规,用美学视角解构文本本身。针对传记这一高考实用类选考文本,教师可用美学视角来审视,掌握实用类文本阅读要领,开阔文本阅读视野。因此教师立足文本应该顾全设题、审题、答题三方面统筹安排。一、美学审视传记文本设题方向高考实用类文本设题导向:以灵活思辨为基础,强化概  相似文献   

3.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语文学科明确提出要"适度增加学生阅读量",取消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2个模块"二选一"的选考模式,将2个模块均作为必考内容。这进一步提高了对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在简要解读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要求的基础之上,通过探讨高中语文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在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小说题材。2016年起,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题型进行新改革,对小说阅读题的重视大大加重了,由以前的选做题改为必做题。《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可见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的分值不少。但是据统计,学生小说阅读题的整体得分率不超过50%,对学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高考语文命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受到了教师的高度重视,对其内容和试题形式的研究,是当前教师教学中高度重视的内容之一.因此,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实用类文本进行阅读,为学生高考获得更好的成绩提供一定支持,当前有必要分析实用类文本的特点,并且针对性的制定出有效阅读措施.以此保证能够通过不断提升教学...  相似文献   

6.
实用类文本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实用类文本阅读概括类题型一直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学生要做到精准归纳概括,除了整体阅读外,还应特别关注材料的标题或出处,通过归纳段意和文意、锁定关键语句、锁定重复性词语等方法去发现、筛选与整合。学生需审清试题要求,组织好答题语言,做到表述清晰完整,规范答题。  相似文献   

7.
关于"实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里就已经提出了要求:"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关于"论述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提法,最早是在2007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在内容上有了较大改变,将现代文阅读按文本分成了三类——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其中,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出现在选考部分。  相似文献   

8.
作为高考语文阅读题的重要题型,实用类文本已由最初的选考题变为必考题.在文本选择上,实用类文本多以传记、新闻、访谈、报告以及科普文章为主要对象,而在题型设计方面,实用类文本采用选择题与问答题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关键信息获取能力进行综合考查.2020年新高考语文试卷出现以来,实用类文本的考查形式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对学生阅读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2017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由选考改为必考,这一变化影响着整份试卷的试题结构,该部分的考查功能也随之改变。重新认识定位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功能,对基础年段的阅读教学和高三年的备考方向尤其重要。2017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Ⅰ卷显示,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以"非连续性文本"作为阅读文本,注重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分析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实用类文本教学现状分析 考查学生对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能力,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考语文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显示了新课程改革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改革目标和决心。自2007年登上高考舞台以来,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要求逐年提高。首先表现在对阅读速度的要求提高。选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字总量相对文...  相似文献   

11.
<正>高考选考内容是2007年新课标考试大纲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新课标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具体的体现。传记等实用类文本阅读是2007年之后高考新增的选考题。如何提高高考传记阅读的得分率,笔者几年来对高考语文的研究及实践如下:一、把握考点,解读考点在考试大纲中对选考内容中传记等实用类文本阅读相应的能力层级的要求是: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1,(85):47-49
作为一种可以检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理论,SOLO分类理论可满足新高考课程改革的相应要求。文章以高考阅读文本为例,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核心要素,从注重文本分析、重视实际问题情境、加强群文阅读、提升审辩式思维能力几个方面,初步阐释了如何运用SOLO分类理论驱动新高考下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文章阅读和文学阅读是不可或缺的两种阅读能力,是一个合格读者必须兼备的两类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应当提高学生包括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在内的各种文本阅读能力。很多老师更喜欢和重视文学类文本的教学,碰到实用类文本,有时简单处理,一带而过,有时甚至干脆跳过不教。这种做法不符合新课改精神,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实用文阅读教学的意义《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等概念,强调了"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  相似文献   

14.
杨帆 《语文天地》2008,(2):37-39
自2007年开始,高考现代文阅读出现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选考。在这两类文本的选考中,都设置了一个新的考查层级——"探究"。作为一个新出现的、今后必考的考点,其考查形式、备考策略引起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下面结合2007年高考试题对此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自2007年开始,高考现代文阅读出现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选考。在这两类文本的选考中,都设置了一个新的考查层级——"探究"。作为一个新出现的、今后必考的考点,其考查形式、备考策略引起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下面结合2007年高考试题对此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依据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关于实用类文本阅读有以下一段说明:"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7.
冯荆 《广东教育》2010,(7):29-30
笔者有幸参与2010年广东语文高考评卷工作,参与改评的部分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紧凑而严谨的改卷工作使笔者获益匪浅,藉此把个人在评卷场上的心得默记下来以备战2011年广东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相似文献   

18.
文学类文本包括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的文本,一直都是高考语文的考查重点。提升高中生阅读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提高高中生的高考胜算,还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本文将从渗透文化背景知识、组织学生展开阅读探究、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三个角度来分析优化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李文英 《学周刊C版》2023,(4):121-123
在新高考背景下,阅读所占的分值大幅度增加,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新高考改革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实现阅读教学内容的丰富化、阅读教学形式的多元化、阅读教学目标的习惯化、思维化等要求。本文依托新高考的具体要求,对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几点策略:以阅读为核心完善对应的学情搜集和利用工作;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丰富阅读教学的开展形式;注重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情境创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语言知识体系;重视并实施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同时,实施群文阅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