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娃是唐传奇《李娃传》中的主人公,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艺术典型。本文试图以英国小说家福斯特的小说理论去分析李娃这个人物形象,揭示出她的性格中不仅有善良、多情、忠贞的一面。也有狡诈、冷酷、虚伪的另一面,从而说明在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同样存在着圆形人物这样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2.
维吾尔当代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出三种典型样态,即民族语原创小说、维汉翻译小说、汉语原创小说。这三种样态的小说又可按照原创语言将其分为两种类型:民族语原创及其翻译小说、汉语原创小说。论文从创作论的角度分析、比较两大类型(三种样态)小说在描写对象的外面与内面、总体风貌的民族性与先锋性方面的差异,以厘清维吾尔当代短篇小说创作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3.
叶端 《东吴学术》2023,(4):119-125
茹志鹃是当代重要作家,尤以短篇小说创作著名。她的早期小说较多表现革命的理想与热情,以及那个时期朴素、单纯的人性之美;她的后期小说则反映了理想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变调,在新的时代背景中,向更复杂的世界追问。本文通过前期和后期代表作品的对比分析,梳理几种典型的创作题材和小说类型,总结小说的人物、结构和风格特点,从而进一步理解茹志鹃短篇小说创作的历史价值和美学经验。  相似文献   

4.
胡大雷 《柳州师专学报》1995,10(1):44-47,13
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传统作法是多种多样的,而议论则是较为突出的一种。本文即根据中国小说的历史和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结构特点,阐述了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议论作法的生成、始兴、发展、作用,以及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说议论作法的特点,以探讨唐宋小说与蒲松龄创制的议论作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短篇小说作家纷纷转身向后,从中国古典小说传统中汲取养分,极大丰富了短篇小说的叙事技巧和艺术表现方式。另一部分作家则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中的写意小说中取法,使得短篇小说具有典型的本土韵味和行云流水的优雅形式。还有一部分作家依旧执着地从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中采摘营养,并努力地将其融化为自己血肉的一部分,用以丰富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多向度的探索和实践,使新世纪以来的短篇小说呈现出多样化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6.
张德敏 《现代语文》2007,(6):114-114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写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主人公范进是个士人,他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又不停的应试考了二十多次,到了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孔乙己》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作家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几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  相似文献   

7.
南丁小说较早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点和生活现象,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真实的生活感受以及典型的人物形象三个突出的特点。南丁创作的中、短篇小说为河南文学和中国新文学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小说分类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小说类型繁杂。本组笔谈分别选择了按内容分的倡门小说、社会小说,以创作方法论的翻新小说和就篇幅而言的短篇小说四种类型的小说进行研究。《论民初“倡门小说”》着重从内蕴方面考察了“倡门小说”对“狭邪小说”的承继与突破,揭示出潜隐着的近代小说由重“事”的叙述到重“情”的表现的转变轨迹。《论晚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对晚清社会小说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文本细读是其所长。《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通过对1909年前后出现的“翻新小说热”现象的研究,第一次把“翻新小说”上升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饶有新意。《“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短篇小说的崛起》认为“小说界革命”为晚清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晚清短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是过渡性。正是晚清短篇小说作家的多方尝试为“五四”及以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准备了条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李娃是唐传奇《李娃传》中的主人公,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艺术典型。本文试图以英国小说家福斯特的小说理论去分析李娃这个人物形象,揭示出她的性格中不仅有善良、多情、忠贞的一面,也有狡诈、冷酷、虚伪的另一面,从而说明在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同样存在着圆形人物这样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10.
对比:《孔乙己》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安徽潜山二中汪启明鲁迅先生曾这样答复他的朋友刊伏园,在他所作的短篇小说里,他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是《孔乙己》。巴金先生也格外推崇这篇小说。甚至连日本的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一篇不足3000字的短篇小说,为...  相似文献   

11.
叙事是小说最重要的表达方式,而叙事方式的特点则是小说作者个人风格的最直接的彰显。作为一位在理论上完成《中国小说史略》、实践上以30多部中短篇小说垂范的小说家,鲁迅在小说叙事方式上不断探索、创新,从而形成极具个性特征的叙事风格。准确把握鲁迅小说叙事方式简洁、冷峻、从容的特点,对于我们实施鲁迅小说的教学,无疑有着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短篇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载体,通过对故事情节与典型环境的完整描写,塑造出具有鲜活性格的人物形象,以此来反映社会。短篇小说的阅读能力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要求能够在把握人物、情节、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传统教学中教师限于带领学生对课本小说进行讲解,其有很大的思维局限。本文以莫泊桑短篇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为例,尝试带领学生由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同类小说的阅读与学习。  相似文献   

13.
D.H.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是典型的“劳伦斯式小说”,体现了劳伦斯对现代主义小说艺术的探索和追求,涵盖了劳伦斯小说中普遍存在的因素:救世主题、对现代人心理问题的探索、多样化的叙述技巧、独一无二的语体和丰富多彩的意象运用等。  相似文献   

14.
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是从篇幅上相对于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比较而言的一种叙事文学的类型。它以较短的篇幅、不多的人物和相对简单的故事情节,来表达作家对生活的某种认知和想象。短篇小说写作形式是多种多样甚至是无限的。情节是小说发展的基本脉络,对于短篇小说来说,具体的细节可能更为重要。细节的作用就在于它比生活更清楚、更有力、更典型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精彩的细节不仅有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同时也隐含了作家对人物的情感和评价。我们读完一篇小说对人物留下的印象,不止是人物的名字和他的命运,更多的时候,能够记住的恰恰是人物行为和语…  相似文献   

15.
D.H.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是典型的"劳伦斯式小说",体现了劳伦斯对现代主义小说艺术的探索和追求,涵盖了劳伦斯小说中普遍存在的因素:救世主题、对现代人心理问题的探索、多样化的叙述技巧、独一无二的语体和丰富多彩的意象运用等.  相似文献   

16.
成长小说是一种关注年轻人成长过程的文学题材。曼斯菲尔德所著《园会》和福克纳所著《烧马棚》是典型的成长小说。本论文将会比较两部短篇小说主人公成长过程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17.
契诃夫是俄国著名的小说家和剧作家,他的创作尤以短篇小说而著称。在他创作的400多篇小说中,写儿童的小说尽管只占他创作的一小部分,但是从中可以体现出契诃夫的现实主义风格。在作者的笔下,儿童小说常常闪耀着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对人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对儿童心理的深刻  相似文献   

18.
本试图描述晚清时期对“短篇小说”的理解,考察当时短篇小说的状况。在翻译小说的影响下.此时的“短篇小说”已经出现与古代短篇小说分离,逐渐向新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小说历来是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然而,当我们对新时期小说作出全面考察时,发现有相当一些小说(主要是中、短篇)并非尽是因塑造典型人物而成功的。这些小说虽非小说创作的主流,但它们的成功,它们的不同凡响,却十分值得我们重视。它们在向我们频送秋波:小说创作中出现了新的典型观。这些作品并不以刻划性格塑造典型,而是表现出某种典型气氛或典型情绪。我们不妨先以王蒙的《春之声》为例。这篇作品发表于1980年,时值新时期文学创作繁荣的一个高潮期。就短篇小说而言,已经出现了谢惠敏、陈奂生、乔光朴等脍炙人口的艺术典型。王蒙这篇小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的短篇小说是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的过渡形态,但在体式上已经体现出现代小说的特点.清末民初短篇小说在体式上的变革主要有:叙事结构、叙事方法、叙述体制、叙述视角等方面.它在体式变革上最突出的成就是抒情小说的出现.抒情小说改变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构造和艺术功能.清末民初短篇小说还造就了其他一些新型小说体式.在以上诸点上,它完成了古代小说体式向现代小说体式的艺术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