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散文《石湖》是郑振铎晚年创作的一个名篇,它发表于一九五八年一月四日《人民日报》上,被收集在《一九五八散文特写选》内。这篇短短的回忆散文,也许是作者留给我们最后的一批珍贵的文字。因为那年十月十七日,他在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和苏联访问途中,由于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相似文献   

2.
何为同志的《第二次考试》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曾选入一九五六年《散文小品选》,后由作者收入散文专辑《第二次考试》(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九五八年).它和《两姐妹》、《千佛山上的小树》、《白鹭和日光岩》以及作者近年写的《临江楼记》、《风雨夜航图》等,都是优秀的散文,在散文百花坛上较有影响.作者以精巧的构思,美妙的意境,生动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现实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旖旎画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些散文,在读者中广为传诵,颇受喜爱.  相似文献   

3.
何为自从一九三七年六月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第一篇作品以来,其主要收获在散文方面。他的散文结集出版的有《青弋江》(上海万叶书店一九四○年七月)、《第二次考试》(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九五八年)、《织锦集》(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九六二年)和最近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临窗集》。这些散文集反映了何为的文学成就及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是探讨何为四十多年来的散文创作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小说。最新发表在一九五八年二月《延河》上。在不过两千余字的篇幅里,作者通过一个很小的题材———一个铁路建筑工人的家庭,生动地描述了我国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日以继夜修筑宝成铁路的英雄事迹,高度反映了他们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气魄和“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崇高精神,同时也描述了我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对下一代的深刻影响。作品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在一个大雪纷飞、雾气迷茫的冬夜里,铁路建筑工地的一位材料队长趱行在峭壁遮天,江流湍激并被人称做“煮人锅”、“万人坑”的灵官峡里,他耐不住饥寒,想找一个“避风  相似文献   

5.
散文的语言     
贾平凹在西安主办的散文刊物《美文》,它的刊名与它张扬的“大散文”的旗帜,十分耐人寻味。它一方面体现了散文在题材上的日常化,各行各业、无所不包,人人可写,人人有可写;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散文在语言上的考究,文章首先要美 !  从《美文》的名称和它的主张,我们可以看到,它触及到了散文的一大悖论,这就是散文题材的平常化和散文语言处理的精美化与贵族化。   一粒砂里可以看世界,半瓣花上可以说人情。散文的述说范围之广是其它文学样式力所难及的,可以说,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皆可入散文,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无论是巨大…  相似文献   

6.
《太山极顶》的作者杨朔是当代知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以独具风格而著称,是我国文苑里一簇特别秀丽、清新的名花。发表于一九五九年九月的《太山极顶》,则是其中文情并茂的杰作之一。这篇散文,以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为背景,以游览太山为题材,歌颂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和悠久历史,更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三面红旗照耀下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祖国。  相似文献   

7.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发表于1845年,是正在形成中的科学的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必要的和创造性的文献。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不仅广泛地描述了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劳动条件。而且还第一次深入地描述了工人阶级的精神状况和思想生活状况,精辟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有散文诗二十三首,写于一九二四年九月至一九二六年六月,先后在《语丝》上连载。许地山的散文诗集《空山灵雨》有散文诗四十四首,它于一九二二年四月在《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四期上开始连载。这两本出现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低潮  相似文献   

9.
正《淡墨诗散文选》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纳入"当代中国散文名家典藏"出版。《淡墨诗散文选》是一本以"诗散文"为艺术形式的作品集,在艺术形式上当属首创。它标志着一种文体——"诗散文"的诞生。《淡墨诗散文选》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是生命和情感的诗意雕塑,是人生和地域文化的精神坐标。这其中不乏生活的哲理,更有典雅的生活情愫和社会历史诗情画意的丰富内  相似文献   

10.
《又红又专的关键是克服个人主义》一文是冯定同志一九五八年在北京大学全校大会上关于红专问题辩论的总结报告。最初发表在一九五八年六月七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后来又被选入了湖北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九月出版的《社会主义课学习文件汇编》,作为初中和初师三年级学生、高中和中师学生规定的政治教材。这篇文章在广大青年学生  相似文献   

11.
《又红又专的关键是克服个人主义》一文是冯定同志一九五八年在北京大学全校大会上关于红专问题辩论的总结报告。最初发表在一九五八年六月七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后来又被选入了湖北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九月出版的《社会主义课学习文件汇编》,作为初中和初师三年级学生、高中和中师学生规定的政治教材。这编文章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影响是很大的。笔者当时在一  相似文献   

12.
第四编一、试述中国现代散文不同形式的发展脉络。中国现代散文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它是社会政治斗争、文化斗争和散文自身革新的结果。现代散文最早的作品是议论性散文。1918年4月《新青年》最先设立“随感录”专栏,《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也开始设类似专栏,一时“随感录”风靡文坛,形成“随感录”作家群。鲁迅不只自己写杂文,而且还致力发展杂文。在鲁迅影响下,三十年代杂文受到文学界普遍重视,文坛上先后出现了《新语林》《芒种》《杂文》等发表杂文的主要刊物。四十年代,在解放区,杂文的地位被报告文学所取代,而在国统区、沦陷区,它仍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童年》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叙事散文。作者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作品有《竞选州长》、《镀金时代》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文章描述作者14岁时参加一次家庭晚会,在练习演出节目时所演绎的一幕十分有趣而可笑的往事,反映了作者童年快乐  相似文献   

14.
《散文文体论》是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陈剑晖教授的散文评论与研究论文集 ,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 0 0 2年 9月正式出版发行。它是作者近 2 0年散文研究的心血 ,因为他把散文研究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生命形式。80年代初 ,陈剑晖以《秦牧散文的艺术独特性》、《岭南散文风格初探》在《文学评论》发表后 ,相继写了关于黄秋耘、陈残云、紫风、岑桑、苏晨、沈仁康、万振林等作家的 10余篇散文评论 ,为文坛所关注。结集成本书的第二辑“岭南散文论”。 90年代以来 ,他一方面继续散文作家评论 ,论列了梦莉、司马攻、黑孩、戴少华、杨牧、李黎…  相似文献   

15.
心存敬畏     
黄明 《山东教育》2005,(1):20-20
最初喜欢上余秋雨,是在《新华文摘》上读到他的散文《一个王朝的背影》,后来又读了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大呼过瘾;而后又读了他的《文明的碎片》,逐感到一个新的散文时代来临了。自此我对余秋雨一直心存敬畏,以致对自己涂抹的那些“散文”惶然不忍再读。后来我渐渐理解了,我对余秋雨的敬畏,其实是他用敬畏的心情所描述的那些更令我敬畏的中国文化——那山、那水,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游记,发表于一九五八年一月四日《人民日报》。课文通过对石湖的过去、现在和今后建设计划的描述,反映了历史悠久、秀丽富庶的石湖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祖国锦绣山河的喜爱之情及对未来的  相似文献   

17.
著名作家叶圣陶,在文艺创作领域中有过多种样式的实践,并且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中,他写过近百篇散文作品。结集出版的有《剑鞘》(一九二四年,与俞平伯合集)、《脚步集》(一九三○年)、《未厌居习作》(一九三五年)、《西川集》(一九四五年)和《小记十篇》(一九五八年)等五部散文集。此外,也还有些未收进专集的零散篇章。在这近百篇散文作品中,有政论,有杂文,有小  相似文献   

18.
目前,许多《大学语文》课本中都节选了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的前三节。这确实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散文,它以一个残疾人对生命的思考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杂志是专供中学生阅读的一本综合性知识性月刊。它于一九三○年创刊。半个世纪以来,它在广大青年学生当中很有影响,并且受到称赞。它原是开明书店出版的。解放后,开明书店与青年出版社合并,成立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学生》是个有特色有影响的杂志,仍继续出版。一九五八年,《中学生》的程度稍为降低了一点,专供初中学生阅读,改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五八年,茹志鹃发表了短篇小说《百合花》,开始以她的艺术风格在当代文坛上显露头角。一九五九年、一九六○年,文艺界曾对其创作风格展开了热烈讨论,一般认为,它的特点是“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